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22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1.
目的:观察纳米氧化铜对小白鼠的急性毒性及蓄积毒性,为临床提供依据。方法:1.急性毒性试验:给试验小鼠灌服不同浓度的纳米氧化铜混悬液,观察14 d内小鼠的活动情况及死亡情况,测定小鼠灌胃的LD50,采用改良寇氏公式计算LD50及可信限;2.蓄积毒性试验:依据20 d蓄积毒性试验法设计,取20~22 g小白鼠,共设5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第1组为空白对照组,给试验小鼠灌服不同浓度的纳米氧化铜混悬液分别为28.90(1/20LD50)、57.81(1/10LD50)、115.62(1/5LD50)和298.05(1/2LD50)mg/(kg.bw)剂量,每日灌胃1次,连续灌胃20 d,通过对小白鼠灌服纳米氧化铜进行了蓄积毒性试验。结果:1.急性毒性试验:纳米氧化铜对小白鼠的LD50为578.09 mg/(kg.bw),其95%可信限343.92~971.63 mg/(kg.bw)。2.蓄积毒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0和1/20LD50剂量组小白鼠全部存活,1/2LD50剂量组10只小白鼠全部死亡;1/5LD50剂量组小白鼠死亡5只,存活5只;1/10LD50剂量组小白鼠死亡2只,存活8只。结论:高剂量纳米氧化铜可对小鼠的肾脏、小肠、肝脏等组织器官造成广泛性损伤,并引起严重的淤血、出血等病理变化。依据判定标准,证明纳米氧化铜对小白鼠有中等蓄积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彩超引导下两种真空辅助乳腺旋切系统在乳腺微创外科中的价值。方法:彩超引导下对480例1 194个乳腺病灶进行微创切除,同期对210例374个乳腺病灶进行开放切除,比较术中、术后并发症和手术时间、疤痕长度等。结果:微创组与开放组在出血、皮下血肿、肿瘤残留、皮肤破损、感染方面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复发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微创组手术时间短,疤痕小,同开放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麦默通组与安珂组在术中出血、局部瘀斑、局部血肿及皮肤破损、感染、复发等术中、术后并发症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肿瘤残留方面安珂比麦默通稍高,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采用麦默通或安珂微创旋切系统,优势明显、操作简单、并发症少、美观安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4.
目的:对薄芝糖肽降低乳腺癌术后TE方案化疗的毒副反应及增强化疗患者免疫力进行研究。方法:将80例乳腺浸润导管癌患者随机分成化疗联合薄芝糖肽治疗组和单纯接受化疗组。对比治疗组和单纯化疗组患者化疗前后的生活质量及化疗后胃肠毒性、血液毒性、肝脏毒性;比较治疗前后两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包括CD3+、CD4+、CD8+淋巴细胞和CD4+/CD8+比值)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生活质量较治疗前均有所下降(P<0.05),但治疗组患者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血液毒性、胃肠道毒性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肝脏毒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4+/CD8+比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薄芝糖肽不仅可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轻化疗患者的血液毒性和胃肠道毒性,而且不会增加患者肝功能损害,并可改善化疗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细胞水平免疫。  相似文献   
5.
〔摘 要〕 目的:探讨不同分子分型乳腺癌雄激素受体(AR)的表达差异。方法:收集 2019 年 3 月至 2020 年 9 月 间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 80 例乳腺癌患者的石蜡包埋组织,使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及链霉菌康生物素蛋白 – 过氧化物酶 连结法(SP)对 AR 在不同分子分型中表达进行观察,分析 AR 在不同乳腺癌分子分型中表达特征,分析乳腺癌组织 中 AR 表达与各分子分型乳腺癌预后关系。结果:80 例患者分子分型:管腔上皮 A 型(Luminal A)42 例,管腔上皮 B 型(Luminal B)11 例,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2(HER2)过表达型 10 例,基底细胞样型(Basal–like)9 例,正常 细胞样型(Normal–like)8 例;共有 58 例呈现 AR 阳性,其中又以 Luminal A(80.95 %)、Luminal B(72.73 %)、 Normal–like(75.00 %)分型的阳性比例最高,Basal–like(44.44 %)阳性比例最低。随访截止于 2021 年 9 月或死亡时间, Luminal A、Luminal B、Base–like 与 Normal–like 的 AR 阳性组术后预后不良结局发生率均较阴性组更低,差异具有 统计学意义(P < 0.05)。HER2 过表达型乳腺癌 AR 阳性组术后预后不良结局发生率与阴性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 义(P > 0.05)。结论:AR 在不同分子分型乳腺癌组织中表达存在显著差异,可以为临床分子分型判断及预后不良 结局预测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 化疗常导致患者出现严重的骨髓毒性及免疫功能下降,本研究旨在探究尿多酸肽是否可改善接受TEC(多西他赛十表柔比星十环磷酰胺)方案治疗的乳腺癌患者出现的骨髓毒性及免疫功能不全.方法 选取2013-01-01-2015-06-30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需辅助化疗的乳腺癌患者99例,根据入组标准分为尿多酸肽联合TEC组(观察组)50例和单纯TEC组(对照组)49例.观察组:尿多酸肽注射液300 mL/次,1次/d,化疗前7d给药,化疗当天停用;多西他赛75mg/m2,d1;表柔比星90mg/m2,d1;环磷酰胺500mg/m2,d1.均静脉滴入,每3周为1个周期,共3个周期.对照组化疗方案和周期同观察组.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KPS评分有效率分别为90.00%和78.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300,P=0.014;在体质量上,有效率分别为86.00%和79.5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335,P=0.398.化疗前后观察组患者血常规各计数无明显变化(P>0.05),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常规各计数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化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总骨髓毒性发生率分别为72.00%和81.63%(x2=0.638,P=0.424),Ⅱ度以上骨髓毒性发生率为24.00%和48.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673,P<0.01.化疗后两组淋巴细胞亚群(CD4+、CD8+、CD1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观察组PBMC对MDA-MB-231 (P=0.033)、MDA-MB-453 (P<0.01)细胞株的杀伤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化疗后观察组PB-MC杀伤作用明显增强(P<0.05),而对照组杀伤作用明显下降,P<0.05.结论 乳腺癌患者化疗中联合应用尿酸多肽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减轻化疗所致的骨髓毒性,提高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7.
选取160只约为22 g健康昆明种小白鼠,随机分为4组,雌雄各半,每组设4个重复。1组饲喂基础日粮,2~4组在基础日粮中以纳米氧化铜形式添加铜107.05、321.16和963.49 mg/kg。研究不同剂量纳米氧化铜对小白鼠全血和组织铜、锌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至15 d,与1、2和3组相比,试验4组小白鼠肝脏和胫骨铜含量极显著升高(P<0.01),肾脏铜的含量显著增加(P<0.05),小白鼠肾脏中锌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试验至30 d,与1、2和3组相比,试验4组小白鼠全血和脑铜含量显著提高(P<0.05),肝脏、胫骨和肾脏铜的含量极显著增加(P<0.01)。小白鼠胫骨和肾脏锌的含量显著降低(P<0.05)。由此可见,不同剂量纳米氧化铜对小鼠全血及组织中铜和锌含量有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