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28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篇
肿瘤学   9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高聚生在肿瘤化疗中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高聚生对化疗药所致的骨髓抑制及胃肠反应的影响。方法:将同期收治的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单纯化疗组和高聚生化疗组,分别检测治疗前后外周血象,观察胃肠道反应。结果:单纯化疗组WBC下降明显,与高聚生化疗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明显胃肠道反应发生率较高聚生化疗组发生率高(P<0.01)。结论:高聚生可显著改善肿瘤化疗后骨髓抑制,化疗后白细胞减少,减轻其胃肠道反应。  相似文献   
3.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乳腺癌高位淋巴结转移判别分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易静  苏新良  王润华 《现代预防医学》2008,35(13):2410-2413
[目的]探讨数据挖掘(Data Mining)技术从乳腺癌病例信息中自动提取诊断规则,用于乳腺癌腋窝高位淋巴结转移判别分类诊断研究.[方法]利用重庆医科大学1998-2002年普外科223例手术证实的乳腺癌患者11项指标,建立乳腺癌腋窝高位淋巴结判别分类的3种数据挖掘模型:Logistic模型、卡方自动交互检测(Chi-squared Automatic Interaction Detector, CHAID)决策树模型,径向基函数网络(Radial Basis Functions Network, RBFN)模型.[结果]建立的RBFN判别分类模型的准确率为85.61%,│r-1│为0.0549, RBFN模型所获知识的可靠程度以及对测试集合的准确率明显优于其他两种算法.[结论]RBFN模型可从病例自动提取诊断规则,可应用于乳腺癌腋窝高位淋巴结判别分类的诊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CEUS)增强模式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动态观察184个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CEUS灌注过程,分析CEUS各指标包括造影剂进入结节的快慢、方式、增强强度、达峰时间、造影剂分布是否均匀、边界是否清晰、有否周边环状增强以及结节内造影剂消退快慢。结果:甲状腺良恶性结节增强模式间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01),甲状腺良性结节多表现为同步等增强或高增强及周边环状增强;而恶性结节多表现为慢进快退、向心性、不均匀低增强,其中快退对于诊断甲状腺恶性结节的灵敏度最高(92.2%),向心性、慢进及低增强等造影指标的特异度均较高。结论:CEUS增强模式分析对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造影剂慢进快退、向心性、不均匀低增强有助于甲状腺恶性结节的诊断,而环状增强有助于良性结节的诊断。  相似文献   
5.
目的: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常发生淋巴结转移(lymph node metastases,LNM)。而对于淋巴结清扫(lymph node dissection,LND)范围仍存在争议,本文主要研究 PTC 的 LNM 规律及其影响因素,为 LND 范围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 2010年2月-2013年2月我院收治的 96 例 PTC 患者资料,所有患者均行中央区和颈侧区 LND,标本分区标记送病检,对肿瘤大小,部位及包膜浸润等详细检查。结果:LNM 以Ⅵ区(65.6%)最高,其次为Ⅲ区 59.4%、Ⅱ区 43.8%、Ⅳ区 36.5%,Ⅴ区8.2%。性别(P=0.019)和包膜浸润(P=0.026)是 LNM 的重要影响因素,中央区 LNM 是颈侧区LNM的重要影响因素(P=0.014)。结论:患侧中央区 LNM率高,应行患侧中央区 LND;中央区LNM情况有助于决定是否行颈侧区LND及其清扫范围。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 cN0 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 对侧中央区淋巴结(contralateral central lymph nodes, Cont-CLNs) 转移相关因素,探讨 Cont-CLNs 清扫适应证。  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13 年 6 月至 2015 年 12 月就诊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单侧 PTC 患者 149 例,均已接受甲状腺全切以及预防性 Cont-CLNs 清扫。分析性别、年龄、肿瘤直径、包膜外侵犯、原发灶数目、是否合并甲状腺炎、喉前淋巴结、Ipsi-CLNs 与 Cont-CLNs 转移的关系。  结果  本组患者 Ipsi-CLNs 转移率和 Cont-CLNs 转移率分别为 73.2%和 23.5%,其中性别、年龄、肿瘤直径、原发灶数目、是否合并甲状腺炎与 Cont-CLNs 转移均不相关(P=0.792、 0.097、0.531、0.578、0.269、1.000) ,包膜外侵犯(P=0.017) 、喉前淋巴结转移(P=0.006) 和 Ipsi-CLNs 转移(P<0.001) 与 Cont-CLNs 转移相关。但多因素分析后发现 Ipsi-CLNs 转移数目≥3 枚是 Cont-CLNs 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0) 。  结论  包膜外侵犯、喉前淋巴结和 Ipsi-CLNs 是 Cont-CLNs 的影响因素;当 Ipsi-CLNs 转移数目≥3 枚,且合并喉前淋巴结或包膜外侵犯时,可考虑行 Cont-CLNs 清扫。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甲状腺癌颈清扫术后淋巴漏的预防和处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2015年本科收治的甲状腺癌行颈清扫术患者1 104例,对术后淋巴漏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合国内外文献对淋巴漏患者的预防、治疗方法、治疗效果进行探讨.结果 术后39例(3.5%)患者出现颈部淋巴漏,包括轻度27例,中度3例,重度9例.其中行左侧颈清扫的患者较行右侧颈清扫的患者更易发生淋巴漏.多数患者联合多种保守治疗成功治愈淋巴漏,2例患者因保守治疗失败行手术治疗,其中1例再次手术仍失败后进行创腔内注射铜绿假单胞菌成功治疗淋巴漏.本组患者无感染、严重水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结论 处理甲状腺癌术后淋巴漏重在预防,清扫左侧颈淋巴结时应尤其注意.多数淋巴漏患者可通过持续负压引流、生长抑素泵入等保守治疗治愈,联合使用铜绿假单胞菌创腔内注射可加速淋巴管闭合.少数患者淋巴漏持续时间长,引流量大且保守治疗无效时可采取手术治疗,但再次手术治疗风险大,需谨慎对待.  相似文献   
8.
徐有富  苏新良 《中国肿瘤》2011,20(6):466-468
[目的]探讨与乳腺癌第Ⅲ组淋巴结转移有关的因素,从而明确手术清扫乳腺癌第Ⅲ组淋巴结清扫的适应证。[方法]通过对2002~2009年住院并手术治疗行Ⅰ、Ⅱ、Ⅲ组淋巴结清扫的200例乳腺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建立数据库,SAS统计软件分析处理数据。[结果]第Ⅲ组淋巴结转移的发生率为29.5%。与乳腺癌患者第Ⅲ组淋巴结转移有关的因素为肿瘤大小、肿瘤部位、腋淋巴结状况等。与患者的年龄及月经状况无关。[结论]对于有腋淋巴结转移,肿块位于乳房乳晕区及其内侧的乳腺癌患者应行包括第Ⅲ组淋巴结的腋窝淋巴结完全清扫术。  相似文献   
9.
决策树在乳腺癌高位淋巴结转移判别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决策树(Decision tree)模型从乳腺癌病例信息中自动提取诊断规则,用于乳腺癌腋窝高位淋巴结判别分类诊断研究的计算机辅助诊断系统.方法:利用重庆医科大学1998~2002年普外科223例手术证实的乳腺癌患者11项指标,采用C5算法、CR算法、QUEST算法及(Chi-square automatic interaction detector,CHAID)箅法4种决策树算法,建立了乳腺癌腋窝高位淋巴结判别分类模型.结果:建立的CHAID判别分类模型的准确率为83.79%,CHAID模型所获知识的可靠程度以及对测试集合的准确率明显优于Logistic模型.结论:CHAID模型可从病例自动提取诊断规则,具有较广泛的实用价值,可应用于乳腺癌腋窝高位淋巴结判别分类的诊断.  相似文献   
10.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多方面因素导致面临生育问题的年轻患者明显增多,而临床工作中多数忽略了她们的生育要求。年轻乳腺癌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会出现生育能力下降甚至丧失,选择生育的患者也怀有各种疑虑。本文就乳腺癌治疗对生育能力的影响、保护生育能力的策略、生育与预后的关系、生育时机等多方面加以综述,为年轻乳腺癌患者的生育抉择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