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6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22篇
肿瘤学   13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自1983年6月以来,我科采用经食管床动脉弓上食管、胃后壁吻合,大网膜及纵隔胸膜包盖吻合部的方法,治疗中下段食管癌病人363例,胸内吻合口瘘的发生率为0.28%。本文着重介绍了此种术式的操作方法及预防吻合口瘘的体会。  相似文献   
2.
采用左侧剖胸,胸中上段食食癌切除,行食管胃胸顶吻合术70例,病变长3cm ̄10cm,平均6.2cm,术后无吻合口瘘发生,无1例切缘残留癌细胞,仅1例术后发生乳糜胸,行二次开胸结扎胸导管。全组无手术死亡,均痊愈出院,介绍了手术操作方法和该术式的优点,并提出了需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正>胸腹部严重钝挫伤伤情复杂,若得不到及时正确的诊治,常会危及患者的生命。笔者所在医院2000年01月—2013年08月共收治严重胸腹部钝挫伤31例,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31例。男26例,女5例;年龄1369岁,平均35.6岁。交通伤21例,坠落伤7例,挤压伤3例,全部为胸腹部严重钝挫伤。伤后≤2 h入院9例,伤后269岁,平均35.6岁。交通伤21例,坠落伤7例,挤压伤3例,全部为胸腹部严重钝挫伤。伤后≤2 h入院9例,伤后25 h入  相似文献   
4.
5.
食管、贲门癌术后胸腔或腹腔出血为一严重早期并发症,诊断处理不及时可危及病人生命.我院自1964年3月至1990年3月共行食管、贲门癌切除术783例,并发胸或腹腔出血5例,占0.6%,报告如下:5例均为男性,年龄51岁~65岁.食管癌4例(中段3例,下段1例),贲门癌1例.左侧开胸手术4例,右侧1例.全部以胃代食管,其中主动脉弓上吻合3例,弓下吻合和右胸顶吻合各1例.并发胸腔出血2例,胸腔引流量100~200ml/h;腹腔出血3例,腹腔穿刺抽出不凝固的血性液.胸腔引流液和腹腔穿刺液血红蛋白均在50g/L以上,均有失血性休克表现.经输血、升压药及凝血药物治疗无效.1例腹腔出血  相似文献   
6.
例1:女,43岁。一年前查体时胸透发现右下肺块影。无咳嗽、咯血及外伤史。有时劳累后轻度胸闷不适,多次胸片块影无明显增大。要求手术于1982年2月26日入院。查体:胸廓无畸形,双肺未闻及异常呼吸音,无  相似文献   
7.
中段食管癌切除后不同吻合部位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段食管癌切除后临床上常采用食管胃弓上、超胸顶或颈部吻合术 ,但哪种吻合部位更具有优越性 ,文献报道不多[1] 。 1991年 1月— 1998年 8月 ,我们将 371例中段食管癌患者随机分成 3组 ,左侧剖剖胸中段食管癌切除后分别采用 :食管胃弓上吻合 12 2例 ,食管胃超胸顶吻合 12 5例 ,食管胃颈部吻合 12 4例。以正确评价吻合部位。材料和方法一 研究对象 所有病例病变均位于食管中段 3— 10cm长 ,平均 5 9cm。均行左侧剖胸中段食管癌切除、原食管床内食管胃吻合术 ,均采用手法缝合。其中弓上吻合 12 2例(弓上组 ) ,超胸顶吻合 12 5例 (超胸…  相似文献   
8.
9.
我院自1960年3月以来,经外科治疗82例贲门失弛症中,并发食管癌 3例(3.7%),现报告如下: 例1,男,40岁。诉14年前曾因贲门失弛症行He-ller术,术后仍有间断性吞咽困难,有时呕吐隔夜食物,未行任何治疗。近2月进行性吞咽困难,伴进食后胸骨后刺痛,明显消瘦。X线钡透:食管极度扩张,中段食管有8 cm充盈缺损段,食管下端贲门部呈鸟嘴样狭窄。于1988年6月3日经右胸、上腹切口探查。术中见食管极度扩张,最大径11cm,贲门部显著狭窄。肿瘤位于奇静脉平面下,约8×6×6cm,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