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8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3篇
特种医学   3篇
综合类   1篇
肿瘤学   4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交电子野和光子野衔接区域,一定会有剂量热点和冷点出现,剂量分布不均匀程度与治疗机的物理参数直接相关.本文通过测量了Elekta Precise 治疗机和Elekta Synergy 治疗机X射线和电子线的部分剂量学参数,对正交电子束和X(γ)射线照射野的衔接区域内的剂量分布的不均匀程度进行了定量分析,提出用扩展光子野半影的方法来降低剂量分布的不均匀程度,比较了不同治疗机条件下衔接区域内的剂量分布.结果表明,无论是在未扩展光子野半影的情况下,还是在扩展了光子野半影的情况下,与使用Elekta Precise 治疗机相比,使用光子射野半影较小的Elekta Synergy 治疗机,电子野与光子野衔接区域内的剂量不均匀程度更强.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肿瘤放疗剂量测量中“任务”式教学对培养学生独立实践能力的可行性。方法 将21名放疗剂量测量专业的本科学生随机分成实验组(11人)和对照组(10人)。实验组采用以自主学习、思考和自主设计为主的“任务”式教学,对照组采用以教师指导为主的传统教学。通过加速器电子束吸收剂量的测量案例进行学生实践考核。并采用客观而全面的评分标准对两组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行评分和比较。结果 实验组各实践步骤评分和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两组总分的平均值分别为(90.18±1.97)分和(83.70±3.68)分。结论 “任务”式教学可提高学生独立完成放疗剂量测量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提高临床对鼻部胚胎型横纹肌肉瘤(ERMS)的诊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鼻部ERMS患者的病史资料并复习文献.结果:鼻部ERMS男性多发.Ⅰ期1例,Ⅱ期4例,Ⅲ期7例,Ⅳ期1例.单纯手术治疗2例,手术加放、化疗9例,手术加放疗1例,放疗加化疗1例.2年生存率为69.2%(9/13),3年生存率为30.8%(5/13).结论:鼻部ERMS生长较为隐蔽,对可疑患者应及时做病理活检及免疫组织化学确诊.早期诊断、综合治疗将有利于其预后.手术联合放、化疗是治疗鼻部ERMS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二维半导体矩阵检测直线加速器射野离轴剂量分布特性的准确性。方法:在标准摆位条件下,分别用二维半导体矩阵测量和三维水箱电离室扫描射野的平坦度和对称性。分析对应曲线的偏离度,计算平坦度和对称性等参数,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在80%射野范围内曲线对应各点最大偏离度为1·97%,平均偏离度为-0·54%。射野边缘的偏离度T侧最大为-40·80%,G侧最大为43·30%。除了2个射野平坦度差别较大(分别为-21·72%、41·48%,绝对偏差-0·63%、1·12%)之外,其他射野的平坦度偏差均小于5%,对称性偏差均小于3%。结论:二维半导体矩阵测量的射野离轴剂量分布曲线与电离室扫描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可以用于加速器的射野离轴剂量分布的日常监测。  相似文献   
5.
CT模拟技术是现代精确放射治疗的基础,是肿瘤精确定位及精确剂量计算的基本手段。CT模拟技术有助于提高肿瘤受照射剂量,降低放射治疗并发症,提高肿瘤患者生存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CT模拟技术应用于放射治疗已有30多年的历史,但是在国内开展的时间并不长。殷蔚伯等[1]在2006年全国放疗人员及设备调查报告中统计:截至2006年9月30日,全国952个有放疗单位中仅配有CT模拟机214台,其数量相对我国现有放疗需求而言是不够的,增长潜力巨大。本文主要通过总结本单位4000多例三维治疗病人定位经验,介绍模拟定位技术的实现方法及临床应用。1CT模拟…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ArcCHECK半导体探头特性及在容积调强弧形治疗(VMAT)剂量验证应用。
方法 用PTWRW3型固体水模体对ArcCHECK探头测量固有敏感性、稳定性、剂量响应、剂量率响应、每脉冲剂量响应、射野大小依赖性、角度依赖性,并与PTW31010型0.125 cm3指形电离室测量值或VMAT计划系统计算值比较。随机选取211例已验证过的VMAT计划,分析计划与测量剂量分布的γ通过率差异,两两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
结果 除角度依赖性外ArcCHECK探头其余特性均符合临床验证要求,当射束从探头底部入射时探头响应最小(180°时约为-3.9%),射束从两侧入射时响应最大(255°时约为 7.7%)。113例鼻咽癌、48例宫颈癌和50例直肠癌VMAT计划3 mm3%的γ平均通过率分别为93.5%、95.7%和97.5%,两两比较t=-12.69~-4.88,P均<0.01。
结论ArcCHECK半导体探头进行VMAT剂量验证前需精心校正,计划复杂度是影响VMAT计划验证通过率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加速器机架旋转角度、准直器到位和多叶光栅(MLC)叶片到位等误差对宫颈癌容积旋转调强放疗(VMAT)的剂量学影响。方法 选取10例已行VMAT的宫颈癌计划,提取Pinnacle3 V9.2计划系统(美国Philips公司)中每个临床计划的plan.Trail文件,使用Matlab编写的程序读取并修改每个控制点运行参数,从而模拟加速器运行误差。通过各引入误差的计划与原计划的剂量比较,评估加速器各参数运行误差对VMAT的剂量学影响及主要的影响因素。结果 在引入机架旋转角度误差、准直器到位误差和两侧MLC叶片同向偏移误差中,PTV各剂量限值的最大变化分别为0.16%、0.46%和0.57%,危及器官(OAR)各剂量限值的最大变化分别为0.38%、-1.32%和-0.44%。引入两侧MLC叶片反向或相向运动误差,其幅度为±0.5、±1和±2 mm时,导致PTV各剂量限值变化的最大值分别为2.11%、3.04%和6.03%,各OAR平均剂量变化的最大值分别为2.17%、3.92%和7.97%,且PTV和OAR各剂量限值与MLC反向或相向运动误差呈强线性相关(t=21.201~90.562,P<0.05)。引入各参数实际执行误差值时,PTV和OAR各剂量限值的最大变化分别为0.16%和1.30%,适形指数(CI)和均匀性指数(HI)基本不变。结论 执行宫颈癌VMAT计划时,两侧MLC叶片反向或同向运动误差相比机架旋转角度误差、准直器到位误差和MLC叶片同向偏移误差对VMAT剂量学影响更加显著,因此,应加强对加速器质控尤其MLC叶片到位误差的质量控制以提高放疗的精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在RayStation 4.7计划系统平台上实现基于预测模型和自动优化算法的宫颈癌容积旋转调强(VMAT)全自动计划设计。方法 选取40例宫颈癌VMAT专家计划进行分析,使用主成分回归分析方法建立危及器官的体积剂量直方图(DVH)预测模型,运用IronPython编程语言在RayStation 4.7计划系统平台上实现基于预测模型的宫颈癌VMAT计划的自动创建和自动优化,并通过与手动计划的比较来评估自动计划的质量和效率。另外选取10例专家计划用于验证模型的准确性和自动计划的可行性。结果 10例宫颈癌VMAT计划测试结果显示预测模型能够很好地预测直肠、膀胱和小肠的剂量体积参数;自动计划与专家计划相当,而与原始手动计划相比,靶区的均匀性和适形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膀胱平均V40V50下降4.3%和1.6%,(t=2.75、5.26,P< 0.05),直肠平均V30V40V50下降6.8%、5.8%和2.1%(t=2.26、3.55、5.19,P<0.05),左右股骨头平均剂量分别下降380和322 cGy(t=5.55、7.25,P< 0.05),小肠平均剂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自动计划和手动计划平均用时分别为36和53 min。结论 RayStation计划系统平台上基于IronPython语言并结合预测模型的自动计划程序能够快速高效地完成高质量的宫颈癌VMAT计划。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估非基于先验知识的容积弧形调强治疗(VMAT)自动计划在胃癌放疗中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地收集胃癌术后放疗患者30例。使用基于Python语言开发的自动VMAT计划程序设计胃癌放疗计划。所有目标参数设置和优化基于处方和目标函数值而非历史计划;然后对比自动计划和人工计划的剂量学参数、计划时间。结果:人工计划与自动计划均能满足靶区剂量覆盖。对比人工计划,自动计划的脊髓、小肠和肾脏的吸收剂量均显著降低(P<0.05)。然而,两种计划中十二指肠、肝脏等邻近靶区的危及器官的吸收剂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自动计划的中位计划时间较人工计划减少23.9 min(P<0.05)。结论:对于胃癌,非基于先验知识的自动计划能在满足靶区剂量覆盖的同时显著降低远离靶区的危及器官放疗剂量,提高计划效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脚本寻找乳腺癌保乳术后正向调强放疗计划(fIMRT)中最优的切线野机架角度,以降低危及器官的受量。方法 采用脚本对手动布置切线野的46例(左、右两侧病例分别为26和20例)已治疗的保乳术后正向调强放疗计划进行重新设计,脚本程序由Pinnacle3计划系统内置的脚本功能配合Python语言编写。脚本程序统计保乳术后放疗患者在不同切线野角度下患侧肺V20、健侧乳腺D1和心脏V10等剂量学指数,采用罚分函数计算不同机架角度下各个危及器官的罚分值,以选取最优的切线野角度。结果 对于26例左侧乳腺癌计划,手动和脚本设置切线野患侧肺V20分别为(18.2±3.4)%和(18.1±3.4)%(P>0.05),健侧乳腺D1分别为(249.2±88.4)和(230.4±80.2)cGy(t=2.27,P<0.05),心脏V10分别为(13.7±5.7)%和(13.1±5.7)%(t=2.82,P<0.05)。对于20例右侧乳腺癌计划,患侧肺的V20分别为(19.8±3.8)%和(19.8±3.9)%(P>0.05),健侧乳腺D1分别为(340.0±286.2)和(298.0±239.7)cGy(t=2.53,P<0.05)。结论 与手动相比,脚本能个性化、量化地评估切线野机架角度对乳腺癌危及器官受量的影响,更好地平衡各个危及器官间的受量,进一步提升计划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