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18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空心拉力螺钉内固定治疗Hoffa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空心拉力螺钉内固定治疗Hoffa骨折19例,观察切口、骨折愈合情况及并发症,术后按Letenneur膝关节评分标准评定膝关节功能。结果 19例获得随访12~23个月,骨折均愈合,无并发症发生;末次随访时功能恢复情况按Letenneur膝关节评分标准:优9例,良7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84.21%。结论空心拉力螺钉内固定治疗Hoffa骨折临床疗效满意,适合于所有类型的Hoffa骨折。  相似文献   
2.
3.
选择某矿区自建矿以来具有1年以上粉尘接触史的工人,采用寿命表法预测迄今未患煤工尘肺的接尘工人今后若干年内可能发病的人数。结果1960年前、1960~1965年、1965~1970年、1970~1975年和1975年以后5个不同年代参加接尘作业工人煤工尘肺预期发病人数分别约7、2、2、4和5人,共约20人;今后20年内的可能发病人数约18人,占全部预期发病人数的84.6%。1960年前参加接尘作业的工人今后可能发病的人数占预期发病总人数的33.8%。预测煤工尘肺新发病例数主要集中在今后的20年内,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发病人数逐渐减少。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 FTS)理念对经肾上盏入路经皮肾镜取石术( PCNL)围手术期护理的有效性。方法选择2011年11月-2013年12月在某院接受PCNL术的76例肾结石( KS)患者,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8例,干预组患者接受FTS模式护理干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统计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治疗费用、生活活动量表BI指数及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在护理结束后对患者进行护理满意度调查。结果干预组住院时间、治疗费用和BI指数得分分别为(8.8±2.3)d,(10980.6±966.3)元和(84.6±9.4)分,优于对照组的(12.4±3.0)d,(14315.3±1537.3)元和(68.9±7.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4.682,9.473,6.741;P<0.05)。干预组发生术后发热2例,术后疼痛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0.5%;对照组严重出血4例,术后发热6例,术后疼痛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31.6%,干预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67,P<0.05)。干预组患者满意率为94.7%,高于对照组的7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45,P<0.05)。结论 KS患者经肾上盏入路PCNL围手术期采用FTS护理模式能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且得到患者认可,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5.
分期后前路手术治疗合并多发伤的严重胸腰椎骨折脱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合并多发伤的严重胸腰椎骨折脱位的手术时机和方式.方法 对31例合并多发伤的严重胸腰椎骨折脱位患者的手术时机和手术方式作回顾性分析.本组均为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合并脱位.17例在伤后6 h内,14例在伤后6~24 h内行后路复位椎弓根内固定术,首次手术后7~23 d,行二期侧前方入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结果 27例获6~26个月随访,术后椎体高度平均恢复到92%,复查椎管内无骨块和椎间盘组织残留,神经功能不全损伤者有不同程度的恢复.结论 对合并多发伤的严重胸腰椎骨折脱位经术前评估后采用急诊后路复位椎弓根螺钉内固定,二期前路减压支撑植骨内固定,手术安全,有利于多发伤的救治,降低并发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术前康复教育在全髋关节置换(totalhiparthroplasty,THA)中的意义。方法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我科行THA的患者87例,分为实验组45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护理,实验组给予常规治疗护理外,术前由手术医师和专科护士采用图片和影像资料结合实际练习,教育患者预先掌握功能锻炼方法。记录术后两组完成主动规范功能锻炼时间、肢体周径增量值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并比较两组各指标组间及组内的差异。结果实验组首次主动完成踝泵锻炼时间、股四头肌等长收缩时间、直腿抬高时间分别为(4.62±2.39) h、(13.33±5.88) h、(23.67±6.01) h,分别少于对照组(6.12±2.93) h、(16.02±5.89) h、(27.95±7.85) h,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下肢周径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在术后第1天下肢周径增量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但两组术后第2、3、5、7天下肢周径增量值均逐渐减少,实验组分别为(3.76±0.75) cm、(3.68±0.56) cm、(3.46±0.53) cm、(3.17±0.36) cm,分别小于对照组(4.03±0.55) cm、(3.92±0.51) cm、(3.71±0.59) cm、(3.48±0.36) c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实验组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 deep vein thrombosis,DVT )1例、感染1例,对照组术后并发下肢DVT 5例、假体脱位1例、感染5例,且实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5%明显低于对照组2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康复教育可使THA患者预先掌握功能锻炼的方法、术后早期主动规范康复锻炼,明显减少首次主动规范功能锻炼的时间、减轻患肢肿胀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采用钢丝捆扎带内固定治疗下胫腓联合损伤的疗效.方法 通过钢丝捆扎带内固定治疗下胫腓联合损伤7例,应用改良的Baird和Jackson评分系统对其术后疗效进行评定.结果 本组获随访平均7.3个月,疗效评定结果:优6例,良1例.结论 采用钢丝捆扎带内固定治疗下胫腓联合损伤是一项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和股骨近端锁定加压钢板(PFLCP)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合并髋内翻畸形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59例股骨转子间骨折合并髋内翻畸形患者,采用PFNA内固定治疗29例,PFLCP治疗30例。所有患者术后6h开始不负重下患肢功能锻炼。比较两组患者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评分、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完全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Park-Palmer评分和颈干角丢失的差异。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10~18个月随访,平均13.2个月。两组手术时间和末次随访时Park-Palmer评分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FLCP组与PFNA组比较术中出血量多,完全负重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延长,颈干角丢失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PFNA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术中出血少,允许患者早期负重,骨折愈合时间短,可考虑作为治疗首选。但对于转子间粉碎性骨折伴骨质疏松严重(有内固定切割、髋内翻高风险)、股骨髓腔狭小和转子冠状面劈裂患者,优先考虑PFLCP治疗,以降低术后髋内翻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血小板反应素-1(trombospondin-1,TSP-1)功能片段对肺巨噬细胞分泌的非活化形式的转化生长因子(TGF)-β1(latent-TGF-β1,L-TGF-β1)活化的抑制作用.方法 对大鼠肺纤维化模型进行肺泡灌洗,取肺巨噬细胞,用TSP-1功能片段进行孵育.实验分为对照组、单纯博莱霉素组、TPSR2-3/TSP-1GS3、融合蛋白组、GST蛋白组、CSVTCG功能肽段组、GDVTEN对照肽段组和CD36抗体组.采用双重免疫荧光标记法观察TGF,-β1与CD36共定位;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测定肺巨噬细胞培养上清液中总TGF-β1和活化TGF-β1的量.结果 TSP-1功能片段各组及CD36抗体组的TGF-β1与CD36共定位的阳性荧光颗粒明显少于单纯博莱霉素组及各对照组.TSR2-3/TSP-1GST融合蛋白组活化TGF-β1含量为(14.82±4.68)pg/ml、CSVTCG功能肽段组为(10.28±.3.65)pg/ml,明显低于单纯博莱霉素组和相应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SR2-3/TSP-1GST融合蛋白组和CSVTCG功能肽段组的活化TGF-β1占总TGF-β1的百分比均明显低于单纯博莱霉素组及各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总TGF-β1的量无明显差异.结论 TSP-1功能片段通过抑制L-TGF-β1/TSP-1蛋白复合物与CD36的结合进而阻抑L-TGF-β1的活化.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血小板反应素-1的Ⅰ型重复序列(type Ⅰ)功能肽段对小鼠肺纤维化的抑制作用.方法 将小鼠随机分为6组,麻醉后采用暴露式气管内注入法给药,分别为对照组(生理盐水),模型组(1 mg/kg博莱霉素),type Ⅰ功能肽段低、高剂量组(1 mg/kg博莱霉素+100/200μgCSVTCG功能肽段),对照肽段低、高剂量组(1 mg/kg博莱霉素+100/200μgGDVTEN对照肽段).分别于不同处理后第7、14、21大处死动物,HE、VG染色进行肺组织病婵形态学观察,测定肺组织中羟脯氨酸含量.结果 不同处理后第14天type Ⅰ功能肽段低,高剂量组羟脯氨酸含量分别为(295.43±47.02)和(282.67±33.48)μg/g,与对照肽段低、高剂量组比较,羟脯氨酸含量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21天type Ⅰ功能肽段低、高剂量组羟脯氨酸含量分别为(365.83±60.14)和(363.29±27.15)μg/g,与模型组、对照肽段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比较,羟脯氨酸含量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ype Ⅰ功能肽段对小鼠肺纤维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