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2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明确神经纤毛蛋白质1(NRP-1)在肝细胞癌(HCC)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151例HCC组织和89例正常肝组织标本,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其中NRP-1蛋白的表达情况.单因素及多因素统计分析NRP-1表达与HCC患者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并以生存分析比较不同NRP-1表达水平患者的生存情况.结果 失访或随访期间因非HCC疾病死亡的病例共11例,最终进入研究的有效病例为140例.NRP-1在HCC组织和正常肝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5.00%、35.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8.843,P<0.001).按照NRP-1的表达水平,将140例HCC患者分为阴性表达组49例,阳性表达组91例.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NRP-1在HCC中的表达与肿瘤数目(x22=8.025,P=0.005)、TNM分期(x2=26.467,P <0.001)、分化程度(x2=15.296,P <0.001)、门脉侵袭(x2=9.054,P=0.003)以及肝静脉侵袭(x2=5.928,P=0.015)有关.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TNM分期(OR=1.392,95% CI为1.121 ~1.730,x2=8.950,P=0.003)、分化程度(OR=1.469,95% CI为1.102 ~1.958,x2 =6.862,P =0.009)、门脉侵袭(OR=1.829,95% CI为1.157 ~ 2.893,x2=6.665,P=0.010)及肝静脉侵袭(OR =2.161,95% CI为1.172 ~3.987,x2=6.084,P=0.014)是NRP-1表达的影响因素.NRP-1阴性组HCC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显著长于阳性组患者(44个月∶23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1.922,P<0.001).结论 NRP-1在HCC组织中呈过表达趋势,与HCC的恶性程度密切相关,其表达增高提示患者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2.
3.
结肠癌肝转移是临床治疗难题,研究发现,肿瘤细胞转移至肝脏前,通过释放相关细胞因子在肝脏内部形成转移前微环境,从而利于循环肿瘤细胞在肝脏定植。转移前微环境的形成主要与结肠原发癌、肝脏局部微环境以及机体免疫状况相关,其中涉及多种机制,包括肿瘤分泌外泌体、细胞因子、肿瘤上皮间质转化、肝脏细胞外基质重塑等。研究结肠癌肝转移前微环境形成机制,将有助于结肠癌肝转移的早诊早治以及降低肝转移发生、改善患者预后。本文就结肠癌肝转移前微环境的形成及相关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异种移植手术前后移植肝内差异表达基因的变化,并且进行筛选及验证。方法以α-1, 3-半乳糖苷转移酶基因敲除(GTKO)小型猪为供体、藏酋猴为受体,完成4例异种脾窝辅助性肝移植手术。于供肝修整时切取适量术前标本,于移植肝开放血流后48小时以肝穿刺活检获得术后标本。对手术前后的移植肝标本进行miRNAs和mRNAs的高通量芯片分析,筛选出关键的差异表达miRNAs和m RNAs,并进行实时定量PCR及Western Blot实验验证。结果与术前相比,有165个miRNAs在术后出现差异表达,其中上调分子112个,下调分子53个。筛选并验证mi-23b等12个出现显著差异表达的miRNAs,除miR-150和miR-126-3p外,其他miRNAs的表达变化情况与miRNAs芯片结果基本相符。与术前相比,有2 035个mRNAs在术后出现显著差异表达,其中922个表达上调、1 113个表达下调,筛选IGFBP6、CDK2AP1、TNFAIP6、FⅦ、NKG2D等5个生物学功能与肝脏移植密切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进行m RNA和蛋白水平验证。除NKG2D外,其他4个基因的蛋白水平表达变化与mRNA水平变化基本一致(均P <0.05),但CDK2AP1的蛋白变化幅度较小,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73)。结论异种肝移植术后移植肝的miRNAs和mRNAs表达出现较大变化,这些差异表达基因可能与免疫损伤及凝血功能障碍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前,同种移植面临供体器官严重短缺问题,使用动物器官桥接或替代人类器官的异种移植,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可行手段,也是移植研究的热点~([1])。目前,异种肾移植的受体最长存活时间达到90 d,异种异位心脏移植的供体器官存活长达945 d,微囊化胰岛细胞在受体体内存活830 d,并在临床试验中被证实可有效调节受体血糖~([2])。但是,异种肝移植受体最长存活时间仅为15 d,其面临的主要  相似文献   
6.
肝细胞肝癌(HCC)是我国发病率较高的恶性肿瘤,骨骼是HCC常见的肝外转移部位。HCC骨转移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生命质量且缩短生存时间,但其发生机制尚未完全明确。文章从HCC骨转移的临床特征、发生机制、预后影响因素及诊疗进展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诊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智能医学影像识别是基于人工智能技术,对X线片、计算机断层扫描、磁共振成像等常用医学影像学技术扫描图像和手术视频进行分析处理的过程,其发展方向主要包括智能影像诊断、影像三维重建与配准、智能手术视频解析等。智能影像诊断和影像三维重建与配准可提高影像识别的效率和质量,为疾病诊断和治疗提供帮助;智能手术视频解析可帮助外科医师学习、理解外科手术,并进一步指导手术过程。目前,对该领域的研究已取得一定的进展,正在逐步走向临床应用。本文就智能医学影像识别取得的进展进行总结,并对该领域的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进行5G网络下远程机器人手术可行性分析。 方法将国产康多机器人主、从系统分开,物理空间隔离50 km,借助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和中国联通共同研发的5G网络互联,主刀医师远程无线控制床旁操作系统进行动物实验,测试远程手术稳定性和安全性相关指标。 结果2018年12月18日,动物实验在福建省福州市顺利完成。主刀医师远程控制2个机械臂(双极电凝和电凝钩)和镜头臂,顺利完成猪的肝脏楔形切除,切除范围约2 cm×2 cm×3 cm。整个动物实验耗时约60 min,出血约5 ml,术中高清3D影像及声音传输即时、稳定,床旁机械臂操作平顺、灵活,主、从跟踪性好,无误操作产生,主、从映射模型正确。移动执行器末端运动指令到机器人臂末端运动平均延误时间<150 ms。整个实验过程机器人系统未出现软件、硬件不良状况。 结论本次动物实验是国际上5G远程手术的首次尝试,结果初步验证了5G远程国产机器人手术技术可行,远程手术的应用将有效解决目前医疗资源供需不平衡的矛盾,实现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缩小分级诊疗差距,有效降低医疗开支,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对战时医疗救援更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HBx)是乙型肝炎病毒X基因(HBX)将自身DNA整合至人基因组,进而合成的多功能蛋白。HBX基因的表达受肝细胞免疫、微环境和机体免疫的监视和调控,其表达的蛋白也可通过激活肝星状细胞、参与机体免疫调节、调控炎性细胞因子和诱导细胞外基质重塑等参与肝细胞癌(HCC)抑制性免疫微环境的形成。HBx与免疫微环境的相互作用是影响乙肝病毒相关肝细胞癌(HBV-HCC)发生、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深入研究HBx与免疫微环境相互作用机制,探索促进HBV-HCC抑制性免疫微环境形成的机制,有助于开发新型抗HCC药物,改善患者预后。本文就HBx与HBV-HCC免疫微环境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肾上腺皮质癌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报道我科近期收治的1例肾上腺皮质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检索中国知网、PubMed等数据库,进行文献回顾,对该病的临床特征及诊断要点、治疗方法及最新的研究进展进行归纳总结。结果:本例患者以腹痛为首发临床表现,影像学提示肾上腺肿瘤,行腹腔镜切除,术后20天查PET/CT提示多发转移,给予依托泊苷+顺铂化疗4周期后进展,遂应用吉西他滨联合卡培他滨化疗1周期,出现脑转移后行放疗。结论:肾上腺皮质癌是一种罕见的泌尿系恶性肿瘤,且预后差。诊断应结合临床表现、肾上腺皮质激素水平、影像学检查及病理结果。治疗方面首推多学科会诊(MDT),早期患者首选手术,术后需根据疾病分期、分级选择辅助治疗,复发转移的患者可给予化疗、放疗、米托坦、免疫治疗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