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4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血清乳酸脱氢酶对急性白血病预后价值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乳酸脱氢酶 (LDH)是一种糖酵解酶 ,广泛存在于人体组织中 ,如心、肝、肾、骨骼肌等 ,肿瘤组织中含量较丰富 ,尤以急性白血病 (AL)、淋巴瘤患者血清LDH增高明显 ,LDH 的测定对白血病、淋巴瘤的预后有重要意义[1,2 ] 。本文检测了从 1996年 8月~ 2 0 0 1年 1月的 2 5例AL复发患者化疗前、缓解后及复发时的LDH的动态变化 ,并检测了另外 13例存活时间大于 2年且一直未复发的AL患者的化疗前LDH水平 ,对其疗效及预后进行了分析比较 ,以探讨血清LDH在AL诊断、疗效及预后方面的意义。1 材料和方法1 1 对象  38例A…  相似文献   
2.
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自然生存期3~5年,急变后生存期6~12个月,急变为一种细胞类型,我院血液科收治1例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生存10年余,相继发生急粒、急淋变。急粒变后生存8年余,急淋变后1个月内死亡。 患者,男,39岁,1984年10月出现头晕、疲乏无力,并发现左侧腹部肿块来院检查,脾脏肋下8cm,血常规:WBC83×10~/L,中性分叶核0.21,中幼粒0.08,晚幼粒0.22,杆状核0.33,L 0.10,Hb110g/L,BPC280×10~9/L。骨髓增生极度活跃,粒红比45∶1,粒系极度增生,原粒0.005,早幼粒0.08,中幼粒0.22,晚幼粒0.26,杆状核0.265,分叶核0.07,红系、淋巴系增生受抑,巨核细胞全片30只。诊断: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慢性期。给马利兰治疗,体力基本恢复,脾脏回缩,门诊不定期检查,白细胞<15×10~9/L时停服马利兰。1986年10月病人再次出现头晕、疲乏无力和脾脏肿大,血常规:WBC2.9×10~9/L,N0.46,L 0.32,M 0.06,E 0.02,B 0.04,幼稚细胞  相似文献   
3.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误诊为风湿病9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白血病多以贫血、出血、发热及肝、脾、淋巴结肿大为首发症状 ,有时伴有骨及关节痛 ,而以骨、关节痛为首发症状者往往被误诊为风湿病。我院 1988~ 1999年共有 9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被误诊为风湿病 ,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男 6例 ,女 3例 ;年龄 10~ 2 3岁 ,平均 14.9岁。误诊时间 1~ 6月 ,平均 3月。其中误诊为风湿热 6例 ,类风湿性关节炎 2例 ,少儿生长痛 1例。1.2 确诊时部分体征及实验室检查 见表 1。表 1  9例白血病患者临床资料病例序号年龄性别肝、脾、淋巴结肿大 WBC(× 10 9/L) Hb(g/L) BPC(× 10 9/L…  相似文献   
4.
现将我院成人急性白血病生存 10 a以上的 15例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 10例 ,女 5例。年龄 16~ 5 8岁 ,其中16~ 4 0岁 12例 ,>4 0岁 3例。平均年龄 2 7.3岁。类型 :按 FAB分型 ,M1 1例 ,M2 4例 ,M33例 ,M53例 ,L1 1例 ,L2 1例 ,L32例。WBC(2 .2~ 92 )× 10 9/ L,平均 11.4 4× 10 9/ L。 Hb4 5~ 90 g/ L,平均 6 9.6 g/ L。PL T2 0~ 10 0× 10 9/ L,平均 4 2 .9× 10 9/ L。脑脊液检查 ,确诊后即做脑脊液检查 ,同时鞘内注射甲氨蝶呤 10mg,氟美松 5 mg。以后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 (AML) ,6~ 8周1次 ,做 …  相似文献   
5.
患者 ,男 ,49岁。因发热、乏力、烦渴、多饮 1 0余天 ,于 2 0 0 1年 9月 1 8日入院。 1 0余天前出现无诱因发热 ,体温达 3 9°C以上 ,伴乏力、消瘦 ,无咽痛、咳嗽、腹痛、腹泻等症状 ,同时出现烦渴、多饮、喜冷食。每日饮水量约 3 5 0 0 0ml,约每小时排尿一次 ,尿量多 ,总尿量与饮水量相仿。无出血征象 ,无头部外伤史 ,家族中无类似病史。体检 :T 3 9.5℃ ,贫血貌 ,精神不振 ,口唇干 ,皮肤无出血点 ,浅表淋巴结不大。胸骨无压痛 ,心肺听诊无异常。肝脾肋下未触及 ,肾区无叩痛。下肢无浮肿 ,无神经系统阳性体征。实验室检查 :血象WBC …  相似文献   
6.
病人,男.27岁。因皮肤瘀斑伴双下肢肿胀3d入院。既往有四肢皮肤扁平疣病史11年,曾服用泼尼松及中药治疗。病人于入院3d前晨起时出现左侧小腿抽筋,活动后亦无缓解,后皮肤出现瘀点,轻微碰撞后即出现大片瘀斑.且出现乏力、头晕、双下肢肿胀,无鼻出血、牙龈出血,无血尿、黑便,无发热、骨关节疼痛,在当地医院静滴诺氟沙星3d后皮肤瘀斑未见明显好转。  相似文献   
7.
<正>中药狗舌草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分布,除了具有解痉、抗溃疡作用之外,对白血病细胞、恶性网状细胞肉瘤及皮肤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其化学成分为生物碱。此前对狗舌草生物碱成分分析,对狗舌草化学成分及其抗淋巴性白血病效果进行试验,证实狗舌草提取物诱导白血病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对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符合诊断标准的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分成两组。治疗组 19例 ,采用中药联合雄性激素康力龙等治疗 ,对照组 17例单用雄性激素康力龙等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78.9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 5 7.5 3%。治疗组临床相关检验治疗前后对比均有显著差异 (P<0 .0 5 )。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同种反应性自然杀伤(NK)细胞对小鼠单倍体骨髓移植(BMT)后T细胞重建的可能影响。方法以(C57BL/6×BALB/c)BCF1(H-2d/b)为供鼠,BALB/c(H-2d)为受鼠,鼠龄6~8周,体质量16~20 g。建立小鼠单倍体BMT模型。根据移植物不同将实验分为单纯BMT组、非同种反应性NK(non-alloNK)细胞组、同种反应性NK(allo-NK)细胞组,移植后不同时间点以外周血CD3e的表达、外周血血清白细胞介素4(IL-4)、干扰素(IFN-γ)浓度等指标评价同种反应性NK细胞对T细胞重建的可能影响。结果移植后+10 d受鼠外周血CD3e的表达allo-NK组较non-alloNK组显著增高,分别为(16.58±5.77)%、(8.64±3.6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0 d时allo-NK组IL-4的浓度显著低于单纯BMT组,分别为(9.73±2.08)pg/mL、(12.44±1.57)pg/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non-alloNK组IFN-γ的浓度显著高于单纯BMT组,分别为(98.78±33.07)pg/mL、(52.15±18.87)pg/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同种反应性NK细胞用于单倍体BMT小鼠,可能促进T细胞的重建,体内诱导Th1免疫反应的偏移。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中移植物和移植后1个月患者外周血NK细胞和T细胞上4种抑制型受体(CD158a、CD158b、NKB1及CD94/NKG2A)的表达对造血重建及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的影响.方法:对29例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者进行研究,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移植物和移植后1个月患者外周血中NK细胞及T细胞上4种抑制型受体的表达,分析其对造血重建及aGVHD的影响.结果:移植物中NK细胞上CD158a、NKB1、CD94/NKG2A的表达在Ⅱ~Ⅳ度aGVHD组分别为(4.36±4.54)%、(1.37土3.24)%和(9.56±8.98)%,明显高于0~Ⅰ度aGVHD组的(0.52±0.51)%、(0.56±0.97)%和(1.85±1.71)%,P值均<0.05;而CD8+T细胞上CD94/NKG2A的表达在0~Ⅰ度aGVHD组明显高于Ⅱ~Ⅳ度aGVHD组,分别为(25.67±14.66)%和(11.80±8.09)%,P<0.05.结论:Allo-HSCT移植物中NK细胞高表达CD158a、NKB1和CD94/NKG2A时可能增加Ⅱ~Ⅳ度aGVHD的发生率,而CD8+T细胞上高表达CD94/NKG2A可能降低Ⅱ~Ⅳ度aGVHD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