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外科学   9篇
肿瘤学   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跨膜蛋白MS4A8B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140例临床局限性前列腺癌行前列腺癌根治术样本的组织微阵列芯片上的MS4A8B,并将MS4A8B与增殖指数(PC—NA)和凋亡指数(TUNEL)进行相关性分析,将患者的年龄、PSA水平、Gleason评分及生化复发等临床病理特征与MS4ASB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良性组织、癌旁组织、前列腺上皮内瘤变、前列腺原发癌和前列腺转移淋巴结的MS4A8B蛋白表达分别为0%、1.94%、5.92%、62.6%和70.4%。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表明前列腺癌组织高表达患者较低表达患者无生化复发生存时间(RFS)明显缩短(P〈O.05);进一步研究发现MS4A8B蛋白表达与患者Gleason评分、增殖指数呈正相关(Spearman分析)(P〈O.001)。结论:MS4A8B的表达与前列腺癌根治术后生化复发和转移相关,并在前列腺癌进展中扮演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2.
背景与目的: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与肾细胞癌(renal cell carcinoma,RCC)的发生、发展有何联系尚无相关研究。该研究拟探究MS与RCC发生率及恶性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入组398例RCC患者(透明细胞癌350例,XP11.2易位RCC 5例,乳头状RCC 16例,嫌色细胞癌27例)。160名健康体检者及32例良性肾肿瘤患者(血管平滑肌脂肪瘤21例,嗜酸细胞腺瘤8例,后肾腺瘤3例)作为对照组,计算不同人群MS的患病率,比较MS对RCC发生率及恶性程度的影响。结果:透明细胞癌患者相对于正常人群血压、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和腰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透明细胞癌的患者同时发生MS的概率为48%、乳头状细胞癌为33%、嫌色细胞癌为26%、XP11.2易位RCC为0%、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为17%,而正常体检者发生MS的概率为25%。该研究人群中,MS患者同时患透明细胞癌的概率远高于非MS的患者,而这种差异并未在其他恶性肿瘤中明确体现。病理级别较高的透明细胞癌患者MS发生率较低。结论:MS患者更易发生RCC尤其是肾透明细胞癌。高Furhman分级的患者合并MS的可能性下降,提示对于高分级的患者,RCC的发生可能与代谢性因素无关。  相似文献   
3.
前列腺癌是欧美国家最常见的男性泌尿生殖系统恶性肿瘤。近年来,我国前列腺癌的发病率明显升高。肿瘤转移是导致多数前列腺癌患者治疗失败的重要原因,而肿瘤细胞进入外周血循环系统是远处器官转移的先决条件。外周血中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CTC)因能反映患者个体的肿瘤特征,且较易获得而受到众多学者的关注。本文就CTC的检测方法以及CTC计数和分子标志物在前列腺癌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背景与目的:多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抑制剂[inhibitors of poly (ADP-ribose) polymerase,PARPi]已被多项临床试验证实能使同源重组修复(homologous recombination repair,HRR)基因突变的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metastatic castration-resistant prostate cancer,mCRPC)患者生存获益。氟唑帕利作为新型PARPi,已获批用于卵巢癌、输卵管癌及腹膜癌的治疗,但尚未见在前列腺癌中的研究报道。初步评价氟唑帕利治疗前列腺癌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1日—2021年2月1日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等全国9家医院接受氟唑帕利单药或联合治疗的13例mCRPC患者的临床资料。基因突变数据、生存数据、不良反应等通过门诊随访或电话随访获得。结果:13例患者中,3例行氟唑帕利单药治疗,8例行氟唑帕利联合阿比特龙治疗,2例行氟唑帕利联合雄激素受体拮抗剂SHR3680治疗。单药治疗的3例患者均携带HRR基因突变,且均见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specific antigen,PSA)下降,其中2例(66.7%)患者的PSA下降50%以上。氟唑帕利联合阿比特龙治疗的8例患者前期均已阿比特龙耐药,基因检测结果显示,2例患者未携带HRR致病突变,1例患者未接受基因检测,8例患者中仅1例未携带HRR突变的患者接受联合治疗后PSA升高,其余7例(87.5%)患者的PSA下降,3例(37.5%)患者PSA下降50%以上,2例(25.0%)患者PSA下降90%以上。氟唑帕利联合SHR3680治疗的2例患者前期均已阿比特龙及多西他赛耐药,1例患者未接受基因检测且无PSA应答,另1例患者未检测出DNA损伤修复(DNA damage repair,DDR)基因突变但PSA下降50%以上。同时,61.5%(8/13)的患者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主要不良反应为贫血、关节疼痛、食欲下降及乏力;23.1%(3/13)的患者出现了3级贫血,其中1例患者因3级贫血而停止治疗。结论:氟唑帕利单药或联合治疗方案,在mCRPC患者中均显示出一定的疗效和可接受的不良反应,但仍需更大样本量前瞻性临床研究的证实。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化疗前PSA倍增时间(PSADT)对接受多西他赛化疗的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mCRPC)患者总生存期(OS)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1月~2011年9月接受多西他赛化疗的115例mCRPC患者资料。115例患者均有骨转移,其中16例患者伴有内脏器官转移。115例随访45(2~74)个月,对可能影响化疗疗效的因素进行单因素生存分析,并对其中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进行多因素分析。生存函数分析运用Kapian-Meier法,采用Log-rank法进行显著性检验。结果:至随访截止日期,115例中87例死亡,28例生存。接受多西他赛化疗1~16个疗程,平均6个疗程。全组患者中位OS为(17.0±1.9)个月。单因素生存分析显示:化疗前基线PSA值、化疗前PSADT、基线血红蛋白(Hb)浓度、ECOG评分、激素敏感时间及化疗周期数与mCRPC患者多西他赛化疗后OS相关。化疗前PSADT<46.3d和PSADT≥46.3d组中位OS分别为(14.0±2.1)个月和(23.0±2.2)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化疗前PSADT、基线Hb浓度、激素敏感时间及化疗周期数为mCRPC患者多西他赛化疗后OS的独立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估经腹膜外入路的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的手术技巧、并发症情况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0年1月至2013年9月间,在我院行腹膜外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治疗的106例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全组患者术前均无远处转移,术后均在门诊随访,由术者指导盆底肌锻炼,促进控尿功能恢复。结果患者年龄55~77岁,平均65岁。术前PSA3.2~55.8ng/mL。手术时间105~390min,时间长于240min的6例患者均发生在本组最初20例中。3例(2.8%)转开放手术,4例(3.8%)术中在腔镜下留置了输尿管支架管。术后早期并发症包括吻合口漏15例,闭孔神经麻痹1例,淋巴瘘3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1例,均保守治疗治愈。75例(70.8%)术后3个月内恢复控尿功能,余者在3个月至1年时恢复控尿功能。结论腹膜外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的手术操作较复杂,但经过20例以上的操作,就可以掌握其关键技术,可获得和开放手术相似的肿瘤学控制率和术后控尿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联合血小板(NLR-PLT)评分系统在舒尼替尼治疗的转移性肾细胞癌患者中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2014年2月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接受舒尼替尼治疗的161例转移性肾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NLR-PLT评分,分析炎症指标和总生存时间的相关性。用一致性指数(C-index)评价预测效能。结果: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结果示NLR-PLT评分与总生存时间相关(P0.01)。经年龄、性别和MSKCC危险度分层校正后的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NLR-PLT评分1分(HR=2.64,95%CI=1.17~2.97,P=0.008)和2分(HR=2.91,95%CI=1.40~5.67,P=0.004)是生存预后的独立预测因子。该多因素模型的一致性指数为0.699。结论:炎症指标NLR-PLT评分能准确地判断舒尼替尼靶向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metastatic castration-resistant prostate cancer,mCRPC)患者多西他赛化疗后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的影响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1月至2011年9月接受多西他赛化疗的115例mCRPC患者的临床资料.确诊年龄49~81岁,中位数为65岁.确诊时PSA值2.9~4000.0μg/L,中位数为100.0μg/L.Gleason评分≤7分26例,≥8分89例.化疗时年龄51~82岁,中位数为68岁.化疗前基线PSA值0.8~4066.4μg/L,中位数为90.5μg/L.基线血红蛋白(Hb)浓度68~150 g/L,中位数为121 g/L.基线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浓度为33~1083 U/L,中位数为110 U/L.激素敏感时间2~114个月,中位数为23个月.115例均有骨转移,其中16例伴有内脏器官转移.接受多西他赛化疗1~16个周期,平均6个周期.患者均进行随访,对可能影响化疗疗效的因素进行单因素生存分析,并将其中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纳入多因素分析.生存函数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采用Logrank法进行显著性检验. 结果 本组115例随访2~74个月,中位时间为45个月.87例死亡,28例生存.中位OS为(17.0±1.9)个月.单因素生存分析结果显示,化疗前PSA值、基线Hb浓度、ALP浓度、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浓度、谷氨酰转肽酶(gamma-glutamyl transpeptidase,GGT)浓度、ECOG评分、激素敏感时间及化疗周期数与OS相关(P<0.05).Cox模型多因素分析显示,基线ALP≥110 U/L、Hb<110 g/L、激素敏感时间<23个月及化疗周期数<6个是较短OS的独立预后因素(P<0.05). 结论 化疗前基线ALP浓度、Hb浓度、激素敏感时间及化疗周期数是mCRPC患者多西他赛化疗后OS的独立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肿瘤解剖部位与阴茎鳞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及其对肿瘤特异性生存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2009年间美国“检测、流行病学和最终结果(SEER)”数据库中记录的1959例阴茎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地理区域、确诊年龄、种族、婚姻状况、肿瘤解剖部位、肿瘤分级、SEER分期及阴茎癌特异性生存情况等。根据肿瘤解剖部位对患者进行分组,采用Х^2检验比较各组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运用Cox回归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生存分析。对生存函数的估计采用Kaplarr Meier法,并用Log-rank法对结果进行显著性检验。结果本组患者确诊时中位年龄68(21~106)岁,中位随访时间32(0~256)个月,至随访截止日期全组共有369例(18.8%)患者死于阴茎鳞癌。与肿瘤仅发生于包皮部位的患者相比,发生于其他部位的肿瘤分期较晚(P〈0.001)且分化较差(P=0.001)。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分级(P〈0.001)、SEER分期(P〈0.001)及解剖部位(P=0.026)均为阴茎鳞癌特异性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此外,肿瘤侵犯包皮以外部位的患者其长期的肿瘤特异性生存率明显降低。结论肿瘤解剖部位可能为阴茎鳞癌特异性生存的预后因素,肿瘤发生于龟头、阴茎体部或累及多个部位的患者死于阴茎癌的风险显著高于肿瘤仅发生于包皮部位者。  相似文献   
10.
背景与目的:在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radical prostatectomy,RP)组织标本中,应用病理大切片技术可以全面观察组织,其在病理诊断、形态学研究方面拥有独特的优势。但是由于制作技术、设备限制、工作量较大等原因,目前在临床上尚未常规开展。本研究通过比较RP后行常规切片及病理大切片患者的临床及病理变量,评价RP后病理大切片技术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选择2012年12月-2014年2月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行RP后做病理大切片的229例前列腺癌患者作为研究组,同时选取2010年1月-2012年6月行RP后做常规病理切片的393例前列腺癌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包括两组患者年龄,术前PSA值,术前是否接受新辅助内分泌治疗,前列腺癌确诊方式,确诊时Gleason评分、临床分期,RP后Gleason评分、病理分期、手术切缘、前列腺包膜外侵犯、精囊侵犯、术后盆腔淋巴结转移等变量。结果:两组患者术前临床及病理变量:RP后病理Gleason评分、病理分期、前列腺包膜外侵犯情况、术后盆腔淋巴结转移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研究组患者手术切缘及精囊侵犯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6.2% vs 17.6%,P=0.010;23.1% vs 17.0%,P=0.025)。结论:应用病理大切片技术可明显提高前列腺标本切缘阳性及精囊侵犯的阳性检出率,因此病理大切片技术值得在前列腺癌病理诊断中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