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1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介绍氧化新喹对O_s-732细胞系的体外实脸结果,并以扫描及透射电镜的细胞计量学测算超微结构变化及意义的探讨。当药物浓度达30μg/ml时,对细胞毒性显著,细胞在48小时相继死亡。扫描电镜观察,药物达0.5μg/ml时肿瘤细胞微绒毛大部消失,5~20μg/ml则细胞皱缩碎裂成不规则团块。透射电镜见到核质溶解、线粒体水肿、嵴消失,脆质溶解成空泡、溶酶体增多自溶灭亡。细胞计量学测算溶酶体增大3.3倍导致自溶为本品抑瘤杀伤机理。  相似文献   
2.
过敏性支气管哮喘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血清免疫球蛋白及白细胞介素-2测定王丹琪,张冰,夏国光,赵斌,王艳霞,袁润英,王红霞,相东对60例哮喘患者及30例健康人外周血T细胞亚群、免疫球蛋白及白细胞介素-2(IL-2)活性进行了测定,分析其在哮喘发病过程中...  相似文献   
3.
1α,25二羟基维生素D_3在体外可诱导HL-60细胞向单核/巨噬样细胞发展。在形态上,核/质比例减少,核仁减少,细胞变得不规则并伸出伪足;在细胞化学方面,细胞对NBT还原能力增强,α萘酚醋酸酯酶和酸性磷酸酶阳性率明显增加,细胞周期的变化是:二倍体细胞明显增多,G_0+G_1期增加和S期减少。表明在1α,25(OH)_2D_3作用下,HL-60细胞向成熟分化,细胞DNA合成受抑制。  相似文献   
4.
湿润烧伤膏在临床应用以来,对其疗效评价不一。为此我们对其临床治疗效果、抑菌作用及对烫伤后大鼠产生 IL-2能力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应用湿润膏治疗烧伤创面,局部感染重,愈合时间延长,愈合后瘢痕增生,造成功能障碍及外观毁损;②治疗费用昂贵,无改善伤后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亦无抗菌作用。  相似文献   
5.
1a,25双羟维生素D3对成骨样细胞增殖与分化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同位素掺入.细胞周期、细胞化学和扫描电镜等方法观察了1a,25双羟维生素D3[1.25(0H)2D3]对人及大鼠成骨样细胞OS-732和ROSl7/2.8增殖及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1,25(OH)2D2对0S-732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呈明显的时效和量效关系。在给10^7mol/L的1.25(OH)2D3后第4和第6天,对0S-732细胞生长的抑制率分别为40%和60%;对DNA.RNA和蛋白质合成的抑制作用分别为59%,4l%和22%。流式细胞计测定结果表明:1.25(0H)2D3使DNA合成受阻;扫描电镜显示:1,25(OH)2D3有抑制ROSl7/2.8细胞表面徽绒毛的作用。此外,细胞化学染色表明:该激素有增加成骨样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和促进骨形态形成蛋白合成的作用,即刺激骨形成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1,25双羟维生素D3对成骨样细胞骨架和基因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薛延  袁润英  相东 《解剖学报》1998,29(1):67-71,I012
用荧光免疫法研究了1,25双羟基维生素D3对大鼠成骨样细胞(ROS17/2.8)细胞骨架的影响和用斑点杂交技术研究了1,25(OH)2D3对人成骨样细胞(OS-732)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0^-7mol/L1,25(OH)2D3连续作用4d后,大鼠ROS17/2.8细胞的微管蛋白和波形纤维蛋白明显改善,纤粘蛋白荧光明显增强。而在1,25(OH)2D3作用前后OS-732细胞c-myc和m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严重烧伤延迟复苏血清粒缅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的变化规律及其与感染发生、发展、预后的关系。采用大鼠30%TBSAⅢ度烧伤模型,动态观察了大鼠在立即复苏与延迟复苏两种条件下,外周血白细胞数量,血清(G-CSF)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中性粒细胞吞噬功能;采用大鼠30%TBSAⅢ度烧伤延迟复苏合并早期创面感染模型,动态观察应用重组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对改善大鼠存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延迟复苏组动物血清 G-CSF 峰值后移,血清 G-CSF 含量,中性粒细胞吞噬功能,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均低于立即复苏组。死亡组动物表现为低血清 G-CSF,高血清 TNF-α。应用 rhOM-CSF 能够改善严重烧伤延迟复苏伴早期创面感染大鼠的存活率。提示:严重烧伤后延迟复苏并发创面脓毒症的发生与机体 G-CSF 产生减少有关,GM-CSF 应用为其开辟了一条新的治疗途径。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严重烧伤延迟复苏血清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的变化规律及其与感染发生、发展、预后的关系,采用大鼠30%TBSAⅢ度烧伤模型,动态观察了大鼠在立即复苏与延迟复苏两种条件下,外周血白细胞数量,血清(G-CSF)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中性粒细胞吞噬功能;采用大鼠30%TBSAⅢ度烧伤延迟复苏合并早期创面感染模型,动态观察应用重组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对改善大鼠存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延迟复苏组动物血清G-CSF峰值后移,血清G-CSF含量,中性粒细胞吞噬功能,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均低于立即复苏组。死亡组动物表现为低血清G-CSF,高血清TNF-α。应用rhGM-CSF能够改善严重烧伤延迟复苏伴早期创面感染大鼠的存活率。提示:严重烧伤后延迟复苏并发创面脓毒症的发生与机体G-CSF产生减少有关,GM-CSF应用为其开辟了一条新的治疗途径。  相似文献   
9.
胸腺移植前后肿瘤患者IL-2水平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对45例肿瘤患者的IL-2活性及胸腺移植前后IL-2活性的变化进行了探讨.病理诊断为癌症的住院病人20例.术后第2天皮下移植胎儿胸腺.分别于移植前、后1个月,3个月,6个月静脉  相似文献   
10.
手术治疗儿童臀肌筋膜挛缩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手术治疗儿童臀肌筋膜挛缩症14例。年龄4~12岁,均有臀肌反复注射药物史,注射药物最多为青霉素,其次为链霉素、庆大霉素等。本文就其手术方式、术后处理及康复进行了研究,认为重症病例病变范围广泛,臀大肌、臀中肌、臀小肌甚至髋关节外旋肌群和关节囊均可受累。强调术中将挛缩组织及纤维变性条索彻底切除和松解。术后细致处理与保持两下肢并拢屈髋、屈膝90°位固定,以及早期主动行功能锻炼是取得优良效果的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