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3篇
肿瘤学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分析31例以肢体骨损害为首发症状的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的临床资料,股骨损害率最高(54.8%);股骨骨折率76.5%,其次为肱骨.骨髓穿刺阳性率80.6%,17例病变部位骨活检病理诊断为浆细胞瘤,骨活检与骨髓穿刺阳性符合率64.7%.13例骨折患者行手术加化疗,病情均缓解.用双磷酸盐治疗者较单纯化疗者的平均骨痛缓解时间缩短,骨病新发事件少.提示肢体骨损害为首发症状的MM患者股骨损害率最高,骨组织穿刺病理学检查可提高其诊断率;双磷酸盐加常规化疗可延缓骨病发展,手术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PD)在多发性骨髓瘤(MM)中的应用。方法 2008年2月至2010年4月北京积水潭医院36例MM患者接受PD治疗。以同期46例VADT化疗的MM患者做为对照。分析病情转归及不良反应。结果 (1)PD用于初治和复发和(或)难治MM患者疗效均显著。初治组治疗有效率85.7%(18/21);复发和(或)难治组的有效率为80.0%(12/15);总有效率为83.3%(30/36)。PD与VADT治疗初治MM的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5.7%对78.1%,P=0.740),PD治疗复发和(或)难治MM的有效率明显高于VADT组(80.0%对42.9%,P=0.039)。PD起效快,治疗有效的患者均在1个疗程后达PR;63.9%患者在3个疗程内达到VGPR以上缓解,优于VADT组的30.4%。(2)PD不良反应主要有乏力、周围神经病变及血小板减少等。PD治疗初治MM较复发和(或)难治MM不良反应小,耐受性好,更能坚持长期化疗以获得最大缓解。(3)PD治疗的MM患者骨痛缓解快,全身骨密度增高较VADT组更显著[(1.138±0.102)g/cm2对(1.053±0.137)g/cm2,P=0.039)]。结论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治疗MM缓解率高,可首选用于治疗初治及复发和(或)难治MM。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医院真菌感染的特点和危险因素。方法对2000年4月-2010年4月219例MM患者医院真菌感染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8例患者发生74例次医院真菌感染,感染率为26.5%,例次感染率为33.8%;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占91.9%;医院真菌感染呈逐渐上升的趋势;ECOG评分、侵入性操作、联合抗菌治疗、中性粒细胞缺乏是MM医院感染的易感因素;共检出74株真菌,白色假丝酵母菌占52.7%,光滑假丝酵母菌占20.3%,克柔假丝酵母菌占9.5%,热带假丝酵母菌占8.1%,近平滑假丝酵母菌占4.0%,烟曲霉菌占5.4%;氟康唑、伊曲康唑的敏感性降低,伏立康唑敏感性高。结论 MM患者医院真菌感染率增高,改善患者一般状况、减少侵入性操作、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及对原发病的有效治疗,对预防医院真菌感染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刘蕾  白砚霞 《临床荟萃》2009,24(8):734-736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血液系统常见恶性肿瘤,近年来一种名为硼替佐米(万珂,简称PS-341)的药物出现在该病的治疗中。本研究旨在探讨硼替佐米相关临床研究,评价其在MM治疗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李银水  白砚霞 《北京医学》1995,17(6):332-334
分析多发性骨髓瘤35例,年龄多大于55岁。首发症状以骨痛多见,免疫分型以IgG为主,均存在骨质疏松、溶骨性改变,颅骨多见。病理性骨折多见于腰椎。采用改良M2方案化疗,83.9%达缓解。死亡24例,主要死于肾功能衰竭,平均生存期44.8个月。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腰椎定量CT(QCT)与双能X线吸收测定仪(DXA)测量骨密度(BMD)的结果,探讨QCT对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继发骨质疏松的评估价值。资料与方法 67例骨髓瘤患者分别行腰椎QCT与DXA骨密度检测,比较2种方法对骨质疏松的检出率,并经腰椎CT图像分析骨赘形成、腹主动脉钙化和椎体上下终板钙化情况。结果 QCT对骨质疏松的检出率为50.75%,DXA对骨质疏松的检出率为8.96%,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0.668,P<0.001)。67例患者中,腰椎CT图像分析骨赘形成35例(52.24%),腹主动脉钙化21例(31.34%),椎体上下终板钙化21例(31.34%)。结论 QCT测量腰椎骨密度在骨髓瘤患者中作为骨质疏松评价手段,有更明显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椎管减压术对多发性骨髓瘤(MM)合并脊髓压迫症(SCC)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8例MM合并SCC患者,根据是否进行椎管减压术分为椎管减压术组13例、非手术组15例;患者均行化疗,7例行脊髓压迫部位局部放疗.SCC诊断时及诊断12个月后,采用Frankel分级和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体能状态评分标准(ECOG-PS)评价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 椎管减压术组Frankel分级、ECOG-PS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率分别为92.31%、84.62%,非手术组分别为80.00%、80.00%,P均>0.05.结论 椎管减压术并不能使MM合并SCC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进一步改善.  相似文献   
8.
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单克隆浆细胞异常增生的恶性肿瘤,可通过刺激机体造血组织引发类白血病反应,导致白细胞计数显著增高,在临床上需与急慢性白血病加以鉴别。及时准确诊断及治疗原发病,白细胞计数可随病情好转而下降,白细胞计数的改变可指示原发病病情变化。本文报道了1例罕见的以掌骨破坏为首发症状的多发性骨髓瘤伴类白血病反应患者的诊断及治疗过程。  相似文献   
9.
褚彬  白砚霞 《临床肿瘤学杂志》2011,16(12):1142-1145
肿瘤患者凝血系统常被激活而处于高凝状态,易于形成血栓.静脉血栓事件的防治是目前肿瘤研究中的热点.近年来有研究表明低分子肝素在治疗肿瘤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同时能延长患者的生存.本文简要综述有关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延长肿瘤患者生存及其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0.
葛根素致溶血二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梦青  白砚霞 《北京医学》2005,27(11):697-697
例1患者,女,69岁,因间断心前区痛5年,加重3d,于2003年8月20日入院.入院考虑不稳定型心绞痛、冠心病,既往有高血压病、脑梗死病史,无药敏史.患者于2000年因冠心病应用葛根素0.4/d静脉滴注10d,无不适.入院查体生命体征平稳,皮肤黏膜、心、肺、腹未见明显异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