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9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眼科学   3篇
肿瘤学   10篇
  2020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研究利用低剂量腺病毒提高重组腺相关病毒2型(recombined adeno-associated virus,rAAV2)在耐药与非耐药肿瘤细胞中基因表达水平的新方法,并初步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rAAV2-GFP单独或联合复制缺陷型腺病毒(Ad5-RFP)或条件复制型腺病毒(Ad5-TERT-RFP)感染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系(NCI-H446)、人肺腺癌细胞系(A549)、人胃癌细胞系(SGC7901)、人口腔黏膜上皮癌细胞系(KB)和人口腔黏膜上皮癌耐长春新碱细胞系(KB/VCR)。荧光显微镜观察和流式细胞仪分析肿瘤细胞感染后GFP的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感染后肿瘤细胞GFP蛋白表达及ERK和AKT磷酸化水平;Real-time PCR检测肿瘤细胞内GFP的mRNA表达量、DNA拷贝数,以及细胞表面受体HSPG、α_v integrin和FGFR-1的mRNA表达。结果:流式细胞结果显示,rAAV2-GFP联合Ad5-RFP或Ad-TERT-RFP感染肿瘤细胞24h后,GFP阳性细胞率和GFP平均荧光亮度分别提高了约0.3~3倍和4~8倍。Western blotting证实联合应用Ad5-RFP感染肿瘤细胞后24h,GFP蛋白表达增加约4~6倍,肿瘤细胞内ERK和AKT磷酸化水平升高。联合感染后细胞内GFP的mRNA表达量提高了3.83~7.33倍,DNA拷贝数未见明显改变,HSPG、α_v integrin和FGFR-1的mRNA表达轻微提高。结论:低剂量腺病毒显著提高rAAV2在耐药与非耐药肿瘤细胞中的基因表达水平,可能与激活信号传导通路、增加细胞内转录有关。  相似文献   
2.
CA-Hb3抗原是人大肠癌细胞膜糖蛋白的肿瘤相关抗原,该抗原特异性地存在于大肠癌组织中.实验选择了3个大肠癌病例,经ELLSA方法检测,其血清中皆含有CA-Hb3抗原,以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其肿瘤细胞上的CA-Hb3抗原微弱.分离PBL及肿瘤细胞,以肿瘤细胞在体外诱导自体外周血淋巴细胞的细胞毒T淋巴细胞(CTL)反应.经细胞毒功能测定,结果显示未能获得明显的CTL杀伤活性.然后,按冻-融,超声方法,制备包裹外源性CA-Hb3抗原的阳离子脂质体,将肿瘤细胞与包裹脂质体共育,在脂质体的介导下,CA-Hb3抗原被导人肿瘤细胞的胞浆内(金标记电镜证实)、导入CA-Hb3抗原2h后,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显示有2个病例  相似文献   
3.
感染仍是烧伤的主要死亡原因,为了解烧伤病人感染菌种的动态变化,我们调查1984-1994十年间,严重烧伤病人的创面、焦痴下组织和血液中细菌学变化,同时进行抗生素敏感性的分析,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一、分组:1984~1988年为第一组,1989~1994年为第二组。二、标本来源:1.创面细菌培养;创面采取标本,作常规细菌培养和菌种鉴定。2.痴下组织培养:血液细菌培养。三、抗生素药敏试验:先后用25种抗生素进行药敏试验。选主要抗生素对九种常见菌种的药物敏感性加以分析。结果一、烧伤病人感染菌种变化情况十年间共检出细菌2908株,其中…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以“病种管理”为抓手和以“绩效评价”为切入点的绩效管理模式,促进医院“转方式、调结构”,进一步强化大型公立医院诊治疑难杂症和危急重症的功能定位。方法结合文献分析和专家咨询,建立医院病种绩效管理评价体系,在探索中不断完善。结果通过病种绩效管理实践,对病种绩效运行指标进行监测、评价、分析,结果可应用于绩效激励。结论基于病种的绩效管理,促进了医院业务结构优化,助力了医院运行策略调整,推动了医院管理水平提升。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二氯化钴(CoCl2)对缺氧反应元件调控E1AE1B表达的条件复制型腺病毒载体(Ad-5HRE-E1AE1B-RFP)和缺乏缺氧反应元件的复制缺陷型腺病毒载体(Ad-EGFP)在肿瘤细胞内表达和复制的影响. 方法:肿瘤细胞经不同浓度的CoCl2 处理后,Western 印迹法检测缺氧诱导因子(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的表达;倒置荧光显微镜、FCM法及空斑形成实验等观察经CoCl2处理后,感染条件复制型腺病毒和(或)复制缺陷型腺病毒的肿瘤细胞中外源基因的表达水平和病毒复制情况;小动物成像仪观察缺氧调控的条件复制型腺病毒在肿瘤内提高复制缺陷型腺病毒表达的效率. 结果:适当浓度的CoCl2 (0.4和0.08 μg/mL) 能使胃癌细胞株(SGC7901)中HIF-1α蛋白稳定表达并积聚,可较好地模拟缺氧状态;在0.4 μg/mL CoCl2作用下,Ad-5HRE-E1AE1B-RFP对肿瘤细胞的感染效率明显提高,表现为外源基因RFP阳性表达的百分率和荧光强度均明显提高,但空斑形成实验显示Ad-5HRE-E1AE1B-RFP并没有复制.0.4 μg/mL CoCl2也能提高其他非缺氧调控的复制缺陷型腺病毒如Ad-EGFP、Ad-Luc的感染效率和表达水平; Ad-5HRE-E1AE1B-RFP与复制缺陷型腺病毒Ad-Luc联合注射裸鼠肿瘤能显著提高Ad-Luc的表达.结论:CoCl2 能明显提高腺病毒的基因表达水平,其作用机制不仅与CoCl2诱导缺氧有关,也可能与影响基因转录有关.  相似文献   
6.
肿瘤免疫逃逸是指肿瘤细胞通过某种机制逃避机体免疫系统对其的监视与杀伤,从而导致肿瘤的发生、发展、转移和复发的现象。迄今已发现多种机制参与肿瘤的免疫逃逸,可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来自肿瘤细胞及肿瘤抗原本身的改变,如肿瘤细胞MHC或共刺激分子缺如、肿瘤抗原的免疫原性减  相似文献   
7.
研究单核-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形成过程中细胞载脂蛋白E表达的变化,以佛波醇酯(10^-7mol/L)诱导人单核细胞性THP-1细胞分化为巨噬细胞(72h),再以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50mg/L)刺激巨噬细胞形成泡沫细胞(48h),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这一过程中载脂蛋白E在mRNA水平上的变化。结果显示,单核细胞分化为巨噬细胞的同时伴随着载脂蛋白E表达的增加,巨噬细胞吞噬脂质转化为泡沫细胞后载脂蛋白E的表达进一步增加。  相似文献   
8.
我院自1988年~1995年应用旋转推进皮瓣治疗皮肤缺损148例,取得良好的成果,现报告如下。1!&床资料本组男IO3例,女45例,年龄2~68例。各种体表肿瘤切除后皮肤缺损55例,取皮区及激痕皮肤缺损43例,各种慢性溃IO例,烧伤22例,电击伤Ic例,外伤后皮肤缺损8例。面积最大16X8cm’,最小3XZcm’。皮肤缺损部位,颜面4例,头皮8例,颈部6例,躯干65例,上肢32例,下肢33例。单蒂单叶皮瓣127例,单蒂双叶庆四8例,单蒂三叶皮瓣4例。2手术方法首先在皮肤缺损的周围测量定位、设计皮瓣,用美兰画出皮瓣及要切除的皮肤部位的线.沿划线部位…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电穿孔介导免疫调节因子及血管生成抑制因子转移治疗脉络膜黑色素瘤(CM)的效果。方法 采用编码小鼠免疫调节因子白介素(IL)2、IL12、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可溶性受体(sFLK-1)、反义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antiVEGF121)及血管生成素1可溶性受体(ExTek)的真核表达质粒pNGVL-mIL2、pNGVL-mIL12、pCI-sFLK-1、pCR3.1-antiVEGF121、pCI-ExTek分别转染人胚肾细胞和人CM。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mIL2、mIL12、sFLK-1、VEGF和ExTek因子在转染细胞中的表达。建立裸小鼠肿瘤模型并随机分为4组,分别将体积30 μl的0.9%NaCl、pNGVL、antiVEGF121+sFLK 1+ExTek、mIL2+mIL12注射入肿瘤内。采用高电压短脉冲方式进行电击。治疗后7、14、21、28、35、42 d测量各组裸小鼠肿瘤体积,计算抑瘤率。结果 ELISA及Western blot检测显示,mIL2、mIL12、sFLK 1和ExTek因子均能在转染细胞中有效表达;而VEGF在转染细胞中表达明显受抑制。电穿孔基因治疗后,mIL2+mIL12组肿瘤几乎完全消失,抑瘤率为97.33%;antiVEGF121+sFLK-1+ExTek组及pNGVL组肿瘤持续长大,抑瘤率分别为53.33%和36.33%。结论 电穿孔介导免疫调节因子转移可有效抑制CM生长;介导血管生成抑制因子转移不能抑制CM生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利用癌症患者自体纤维细胞作为抗原提呈细胞,诱导抗肿瘤的细胞毒T淋巴细胞反应的可能性。方法:制备阳离子脂质体,并包大肠癌相关抗原CA-Hb3。制备自体成纤维细胞,肿瘤细胞和外周血淋巴细胞(PBL)。借助脂质体将CA-Hb3抗原导入成纤维细胞浆内,采用此细胞抗原周期刺激法,体外诱导抗原特异性CTL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