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0篇
耳鼻咽喉   2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3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2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视网膜母细胞瘤的VEGF和NF-κB P65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①目的 探讨血管生成因子VEGF和细胞核因子NF κBP6 5蛋白在视网膜母细胞瘤中的表达及其与视网膜母细胞瘤生物学行为的关系。②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VEGF和NF κBP6 5蛋白在 36例视网膜母细胞瘤中的表达情况。③结果 NF κBP6 5在正常视网膜中呈阴性表达 ,VEGF在正常视网膜中呈弱阳性表达 ,而在视网膜母细胞瘤中两者均呈阳性表达。两者在肿瘤组织细胞中的表达与在正常组织细胞中的表达差异有显著性 (F =1 5 2、1 2 3,q =4 0 .1 1、2 7.2 0 ,P <0 .0 5 )。且VEGF在视网膜母细胞瘤视神经浸润组与未浸润组的表达之间也有统计学差异 (q =1 0 .5 3,P <0 .0 5 )。 ④结论 VEGF和NF κBP6 5均参与视网膜母细胞瘤的形成 ,且VEGF可能与视网膜母细胞瘤的浸润有关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道建立~(32)P后标记方法(~(32)P-Postlabeling Method)以用于检测致癌物-DNA加成物。其基本原理:用核酸酶P1(Nu.P1)完全消化DNA,释出5′单磷酸脱氧核苷(pN),而加成的碱基(Xi),则释出5′磷酸二脱氧核苷(pXipN);经前列腺酸性磷酸酶(PAP)作用后,分别生成N和XipN,然后经T_4多聚核苷酸激酶(PNK)作用,将[γ-~(32)P]ATP的~(32)P转移XipN的5′末端上,生成标记*pXipN而N不被标记。经聚乙烯亚胺(PEI)纤维素薄层纯化、分离和放射自显影,则可确定已加成的碱基,若DNA量已知,则可进行定量分析。在人羊膜上皮细胞FL中,适量苯并(a)芘[B(a)P]处理24b后,可分离到4个加成物斑块,其总相对标记量(Relative Adduct Labeling,RAL)有剂量依赖性关系。  相似文献   
3.
细胞色素P450调节剂对DNA加合物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羊膜上皮细胞FL系分别接触a-萘黄酮(0.6mmol·L ̄(-1))β-萘黄酮(20pmol·L ̄(-1))24h后,再用苯并(a)芘[B(a)P,10umol·L ̄(-1)]处理24h,用32P后标记技术测定以B(a)-DNA加合物。结果发现,阳性对照组,a-萘黄酮预处理组及β-萘黄酮预处理组加合物的量分别为(加合物个数/10’个核苷酸):4.7±0.2(100%),1.8±0.9(38.3%),16.0±2.2(340.1%).该实验结果直接显示了纳胞色素P450调节剂对肿瘤发生影响的作用水平。亦为药物对致癌物代谢影响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检测肿瘤转移抑制基因蛋白nm2 3H1和细胞核因子NF -κBP6 5蛋白在眼睑基底细胞癌中的表达 ,探讨它们与眼睑恶性肿瘤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nm2 3H1和NF -κBP6 5蛋白在 39例眼睑基底细胞癌中的表达 ,并测定阳性细胞的平均光密度值 (OD值 ) ,用SPSS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nm2 3H1和NF -κBP6 5在正常视网膜及眼睑组织细胞中呈阴性表达 ,在眼睑基底细胞癌中呈阳性表达。在肿瘤组织细胞中与在正常组织细胞中的表达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在眼睑基底细胞癌的原发组与复发组的表达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nm2 3H1和NF -κBP6 5均参与眼睑基底细胞癌的形成 ,与眼睑基底细胞癌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常因眼部体征而就诊于眼科,易被误诊,现报告2例。1 病例简介  例1,女,48岁。因车祸双眼球活动受限42d于1994年2月13日收入院。查体见神志清,右侧头皮有5cm的疤痕;视力:右4.5,左4.3,不能矫正;眼压:右4.23kPa,左2.97kPa;右眼混合性充血,球结膜高度水肿,突出于睑裂之外,瞳孔中度散大,对光反应消失,眼底黄斑中心凹反光消失,眼球固定,右颈内动脉可闻及血管杂音。左眼球外转受限,双上睑不能抬举,眼球突出度右18mm,左12mm。颅脑CT扫描正常,右眼球后可见2cm×1.2cm范围高密度影。CT值约47.67Hu,考虑为球后血肿,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分类变化.方法:用流式细胞仪分析42例初诊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患者和31例正常对照者的外周血T细胞亚群水平.结果: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组CD4+淋巴细胞百分含量(53.12±3.50)%高于健康对照组(32.65±3.46)%,CD8+淋巴细胞百分含量(22.61±2.96)%低于健康对照组(29.54±3.11)%,CD4'/CD8'比值(2.54±0.26)高于健康对照组(1.37±0.21),且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患者自身免疫调节功能异常,T淋巴细胞介导的免疫异常可造成对胰岛β细胞的损伤,在糖尿病发生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软肝冲剂对四氯化碳(CCl4)诱导的小鼠肝纤维化模型的保护作用。方法将60只C57B/L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秋水仙碱对照组、软肝冲剂低剂量组和软肝冲剂高剂量组,每组12只。空白对照组腹腔注射100%花生油1 ml/kg,每周2次,共10周;其余各组均给予腹腔注射含20%CCl4的花生油1 ml/kg,每周2次,共10周造模;第3周起秋水仙碱对照组予秋水仙碱0.1 mg/(kg·d)灌胃,软肝冲剂低、高剂量组分别予软肝冲剂1 g/(kg·d)、5 g/(kg·d)灌胃。在第10周通过摘除眼球取血,检测小鼠血清中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三型前胶原(PCⅢ)、四型胶原(Ⅳ-C)、丙氨酸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含量,检测肝脏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的含量,计算肝脏指数,观察小鼠肝脏的HE染色病理组织学改变。结果模型组小鼠血清中HA、LN、PCⅢ、Ⅳ-C、ALT和AST含量分别为(480.11±62.12)μg/L、(411.65±30.63)μg/L、(454.12±41.81)μg/L、(311.15±31.61)μg/L、(140.4±9.8)U/L和(198.2±9.7)U/L,均明显高于其它各组(P0.05);肝脏组织中SOD[(122.53±7.68)U/mg]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MDA[(5.59±0.33)nmol/mg]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肝脏指数[(4.7±1.5)%]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病理切片显示肝细胞坏死并出现脂肪空泡、纤维组织增生和炎细胞浸润。软肝冲剂低剂量组与秋水仙碱组治疗效果相似。软肝冲剂高剂量组效果较好,小鼠血清中HA、LN、PCⅢ、Ⅳ-C、ALT和AST含量分别为(143.21±21.53)μg/L、(139.11±35.23)μg/L、(134.45±24.77)μg/L、(119.32±29.34)μg/L、(45.4±6.3)U/L和(53.6±7.1)U/L,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肝脏组织中SOD[(189.5±7.5)U/mg]高于模型组(P0.05),MDA[(2.45±0.33)nmol/mg]低于模型组(P0.05);肝脏指数[(3.4±0.4)%]低于模型组(P0.05);病理检查显示肝脏组织中无炎性浸润、脂肪空泡和无纤维组织沉积。结论软肝冲剂可以改善肝脏功能,保护肝细胞和抑制肝纤维化,减轻CCl4诱导小鼠肝纤维化程度。  相似文献   
8.
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是我国公共卫生三大体系之一,与医疗救治体系相比,预防控制体系发展较为缓慢。为促进公共卫生体系整体发展,各高等医学院校应加强预防医学学科建设,培养高质量预防医学人才,有效进行疾病预防与控制。本文对加强高等医学院校预防医学学科建设提出几点建议,希望对预防医学学科建设与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用~(32)P后标记法分别对铺柏油路工人、献身员、大学生外周血单个核细胞DNA加成物进行 了分析,结果发现他们分别可分离到1-7、0-7、0-5个加成物斑块,其相对加成物标记量(RAL,加成物个数/10~7个核苷酸)分别为1.34-4.24(2.29±0.88)、0-0.93(0.50±0.48)、0-0.32(0.16±0.18).经统计学处理后,铺柏油路工人组与后2组之间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提示:沥青环境中的暴露对人  相似文献   
10.
姜X,男,16岁,学生。患者于1997年3月9日上午用自制的黑白胶片观察日食约3小时,晚上即觉双眼畏光,视物不清,来我院就诊。眼部检查:视力:右0.4左0.5;近视力右0.4,左0.5。眼底:双眼视神经乳头边界清,黄斑部轻度水肿,中心凹反光不见,周围可见点状渗出灶。VEP:示Poo均为148。。按日蚀性视网膜灼伤给予皮质类固醇,高渗糖等综合治疗。l周后双眼视力均达1.5,自觉症状基本消失,眼底黄斑水肿消失,渗出消退,中心凹反光可见。本例患者用自制的黑白胶片对红外线滤过较少,又加上间断观察日食长达3小时之久,故造成视网膜灼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