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综合类   12篇
肿瘤学   2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6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本组35例患儿外伤后出现膝关节疼痛,应用激素治疗后,出现膝关节肿胀、积液,从而影响膝关节功能,关节液镜检均有脓球发现。本文对其原因、治疗及康复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臀肌挛缩所致步态异常是小儿跛行的一大原因,作者治疗儿童臀肌挛缩症57例,就其病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和治疗作一分析探讨,以期引起重视,及时预防和治疗,减少跛行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连续微波辐射对小鼠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GSH-Px)活性和丙二醛(MDA)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昆明种雄性小鼠2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微波辐射组,每组10只,辐射组小鼠取自由体位,采用2 450 MHz微波5 mW/cm2的功率密度,6 min/d连续照射5周(每周照射5天,周六周日不给予辐照),检测小鼠血清中SOD、GSH-Px活性和MDA含量.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较,微波辐射组小鼠血清中SOD活性显著降低(P<0.05)、GSH-Px活性显著降低(P<0.05)、MDA含量显著升高(P<0.05).结论 较低剂量连续微波辐射也可引起过氧化损伤,表现在小鼠血清SOD、GSH-Px活性和MDA 水平的变化.  相似文献   
4.
脑性瘫痪是先天或后天因素所致的大脑病变引起的运动功能障碍。特别是痉挛型,由于肌挛缩和由此造成的下肢畸形使患儿行走困难,严重者无法站立和行走,致生活困难。近5年来,我们对37例患儿采用肌腱和神经松解矫形术,改善了行走能力。现将有随访资料的18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我科1981~1984年收治小儿急性骨髓炎并败血症患者52例(血培养全部阳性),其中14例发生多脏器损害,经治疗均痊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男11例,女3例。平均年龄7岁,最大12岁,最小14个月。入院均确诊急性骨髓炎。骨髓炎发病部位:股骨8例,胫骨4例,肱骨和肩胛骨各1例。血培养均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阳性。其中并发败血性肺炎9例,自发性气胸5例,脓胸3例,胸膜炎3例,中毒性心肌炎9例,化脓性心包炎5例,肝功能损害4例,应激性溃疡及肾功能损害各1例。同一病人有2至3种损害者12例,2例竟同时有6种损害。  相似文献   
6.
本组35例患儿外伤后出现膝关节疼痛,应用激素治疗后,出现膝关节肿胀、积液.从而影响膝关节功能,关节液镜检均有脓球发现。本对其原因、治疗及康复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伤寒肠穿孔是伤寒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在伤寒死亡病人中約有1/3病例死于肠穿孔。 1957年实用儿科学記載,手术死亡率高达50%,近年来由于治疗方法的改进,死亡率虽已下降到19%,但对穿孔时間較长的病例,疗效仍不滿意。本院自1961~1963年10月共收治15例,现报导如下,并对有关手术的一些問題,加以討論。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道302例先天性肌性斜颈手术治疗及随访结果,对病因及手术年龄进行探讨,认为6个月至1岁时手术最为适宜;治疗方法的选择与年龄和肌肉挛缩程度有关;腱切断术对组织损伤少,恢复快,易掌握。强调手术后应用手法功能锻炼、不需石膏固定,获得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了探讨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DH)的同心复位指标以及股骨头同心复位与否对髋臼发育及其预后的影响。方法:从1980~1992年经闭合复位治疗的486例DDH病例中,选取单髋全脱位Ⅱ°者38例,测量其复位前后股骨颈前倾角、颈干角、够日指数(AI)、相对髋臼指数(AAI)及Y-Coordinate指数,并将Y-Coordinate指数与复位结果作对比研究。结果:健髋Y-Coordinate指数95%正常值范围为0.69~0.85。复位前同心复位组与非同心复位组比较,AI差异有显著性,但股骨颈前倾角、颈干角、AAI差异无显著性;同心复位组,复位后3个月、6个月、9个月与复位前比,以及复位后6个月.9个月与复位后3个月比,AI下降、AAI增高有显著性;非同心复位组,复位后9个月与复位前及复位后3个月比,AI下降有显著性,但AAI增高无显著性。复位后6个月Y-Coordinate指数>0.85者,1年后均存在半脱位或全脱位;≤0.85者,则复位1年后患髋正常率较高。结论:Y-Coordinate指数≤0.85可以作为股骨头同心复位的指标;股骨颈前倾角、颈干角、AAI可能并非影响股骨头同心复位的主要因素。髋臼自发育高峰时间为复位后6个月内,股骨头非同心复位,则髋臼发育迟缓。  相似文献   
10.
作者在1982年 ̄1992年间采用手法复位、石膏固定治疗3周岁以下儿童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后并发股骨头坏死51例,计59髋、对其中48例、55髋坏死股骨头X线片的变化及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做了定期随访观察,并对此并发症的诊断,防治和预后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