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3篇
肿瘤学   5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很多技术用于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微小残留病的检测,本组比较目前常用的流式细胞术及聚合酶链反应这两种技术的优缺点,并进一步探讨微小残留病在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预后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患者的免疫状态及其与疾病分期的关系。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术(FCM)分析60例B-CLL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用免疫速率比浊法分析其中37例患者血清中IgG、IgA和IgM的变化,比较各Binet分期患者免疫功能的变化。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60例B-CLL患者外周血中CD+3、CD+4和CD+8细胞比率均明显降低(P<0.01),Binet B、C期组患者CD+4/CD+8比值也明显低于Binet A和正常对照组(P<0.01)。37例B-CLL患者中有21例患者(56.8 %)出现有免疫球蛋白(Ig)减低的情况。Binet C期组Ig减低发生率高于Binet A和B期(P<0.05),Binet C期组IgG、IgA、IgM的平均水平明显低于Binet A和B期组(P<0.05)。结论 CLL患者存在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的低下,与CLL病程密切相关。检测CLL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及Ig水平的变化,对了解CLL免疫功能状态,从而判断病情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患者男,63岁.因发热3个月,颈部及腹股沟肿块2个月为主诉入院.2007年5月11日,患者于外院行右颈肿块活检术,术后病理示:淋巴组织不典型增生.免疫组化:CD3(+)、CD45Ro(+)、CD20(+)、CD79α(+)、Bcl-2(+)、Ki67(+)、CD68(+)、CD21(+).活检组织经PCR检测T淋巴细胞受体基因重排:TCRα基因重排JVⅠ阴性、JVⅡ阴性;TCRβ基因重排D1J2阴性、D2J2阳性,诊断为外周T细胞淋巴瘤(PTCL).6月11日外院血常规检查示:白细胞(WBC)2.9×109/L,血红蛋白(Hb)41 g/L,血小板(BPC)180×109/L,给予多次输注红细胞悬液治疗.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B细胞淋巴瘤的染色体13q31-q32上miR-17-92基因簇的特点,观察B细胞淋巴瘤中miR-17-92基因簇在基因组DNA水平上是否存在改变,及其对miR-17-92基因簇的表达和与淋巴瘤发生关系的影响。应用PCR和DNA序列测定技术检测Rec1、G519和Z138三个套细胞淋巴瘤(mantel cell lymphoma,MCL)细胞系中染色体13q31-q32上miR-17-92基因簇。结果表明,3个MCL细胞系的miR-17-92基因簇DNA序列与正常人的序列比对完全一致。由此可以认为,MCL细胞系中miR-17-92基因簇在DNA序列上没有异常改变,不是miR-17-92基因簇的过度表达原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美罗华联合CTNP方案治疗高龄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 6例经病理证实为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高龄患者采用美罗华联合CTNP方案化疗。每3周为1个周期。观察患者治疗过程中及其后的毒副反应和疗效。结果 6例高龄患者完全缓解4例,部分缓解2例,1年总生存率83.33%。毒副反应均可耐受,主要是骨髓抑制和输液相关的不良反应。结论美罗华联合CTNP方案是治疗高龄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一种有效方案,完全缓解率高且毒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胃癌患者血清miR 106a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实时定量RT-PCR方法检测21例胃癌患者及10例健康人血清中miR-106a表达的水平。结果 实时定量RT-PCR方法能够检测到血清样本中微量miRNA的表达。21例胃癌患者miR-106a表达水平的中位数为0.34(0.17~0.69),10例健康人为0.63(0.27~1.0),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在21例胃癌患者中,血清miR-106a表达水平与肿瘤分化程度有关,在低分化胃癌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中分化胃癌(P=0.01);血清miR-106a表达水平亦与血清CA724相关(P=0.03),而与分期、性别、年龄无关(P>0.05)。结论 采用实时定量RT PCR方法检测血清中miR-106a的表达敏感可靠。血清miR-106a作为新的生物学指标对于胃癌的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患者血清可溶性CD23(sCD23)及血小板生成素(TPO)水平及与其他预后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25例CLL患者外周血标本中sCD23及TPO的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ZAP-70蛋白及CD28的表达.结果 CLL患者TPO水平为67.22~1881.77 ng/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70.29~147.98 ng/L(P=0.003);CLL患者血清sCD23水平为129.80~405.31 U/ml,也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0.65~32.99 U/ml(P=0.000).血清TPO水平与Binet分期、CD28具有显著相关性.Binet A期患者TPO水平为121.92~163.83 ng/L,低于BinetB和C期患者140.57~457.48 ng/L(P=0.014);CD38高表达组TPO水平113.23~199.10 ng/L,高于CD38低表达组141.34~454.92 ng/L(P=0,033).而TPO与ZAP-70表达及sCD23与CD28、ZAP-70表达无明显相关性.另外,血清sCD23及TPO与患者性别、年龄、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和乳酸脱氢酶均无相关性.结论 血清TPO水平对CLL预后判断可能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中国人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的分子遗传学特性及其在CLL预后判断中的价值.方法 运用组合探针(LSI D13S319、LSI p53、LSI ATM、CEP 12、LSI MYB、LSI IGHC/IGHV)和间期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前瞻性研究106例CLL患者的的分子遗传学特征.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和Log-rank检验.结果 106例患者中79例(74.5%)存在一种及以上细胞遗传学异常,35例(33.0%)同时检测出2种及以上的异常.其中del(13q14)异常最常见(45.3%),其他依次为+12(25.5%)、IgH基因重排(23.6%)、del(17p13,16.0%)、del(11q23,10.5%)和del(6q23,4.7%)异常.del(13q14)异常的发生率在年龄<60岁的患者中明显高于≥60岁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3);分子遗传学异常与患者性别、Binet分期无明显相关性(P>0.05).生存分析显示,伴有del(17p13)或del(11q22)异常组患者的生存期最短,单纯具有del(13q14)异常组的生存期最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3).结论 中国人CLL的分子遗传学特性与西方国家的相似,组合探针FISH技术提高了CLL异常染色体的检出率,del(13q14)异常是CLL最常见的染色体异常.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血清乳酸脱氢酶(LDH)和132-微球蛋白(β2-MG)在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中的预后价值,回顾性分析了141倒CLL患者的LDHI、β2-MG水平以及其他临床及实验室检查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及Cox回归模型进行生存分析。进行多因素分析时,将LDH和β2-MG表达水平分为3个组,即:①LDH和β2-MG水平均升高;②LDH和β2-MG水平中一个升高;③LDH和β2-MG两者水平均正常。结果表明:BinetC期患者的LDH和β2-MG水平较BinetA期患者明显升高(P=0.034和P=0.036)。β2-MG水平与淋巴细胞计数无明显相关(P=0.756)。经Cox回归分析.BinetC期(P=0.015)和LDH水平升高(P=0.035)与总体生存时间短显著相关,β2-MG水平与总体生存时间无显著相关性(P=0.384)。LDH和β2-MG水平均升高组较均正常组生存期短(P=0.04)。结论:Binet分期及血清LDH水平是影响CLL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美罗华联合化疗治疗肠道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对选取的15例肠道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采用美罗华联合CTNP方案化疗,每21天为1周期,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15例美罗华联合化疗治疗的患者完全缓解12例,部分缓解2例,死亡1例。结论美罗华联合化疗治疗肠道DLBCL疗效较好,治疗过程中注意不良反应,及时调整剂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