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6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观察肺癌患者射线(IR)诱发的淋巴细胞遗传损伤及与ATM (ataxia telangiectasia mutated)蛋白表达的关系.方法 淋巴细胞采自22例肺癌患者和22例对照.每个样本分为两部分非辐射样本和辐射样本(3 Gy X-ray).用彗星试验和微核(MN)试验检测肺癌患者和对照组淋巴细胞自发的和IR诱发的遗传损伤.用Western blotting试验测定肺癌患者和对照组淋巴细胞的ATM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肺癌患者彗星试验的平均尾相(MTM)和微核试验的微核率(MNR)基础值分别为0.86‰和11.4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0.64‰和6.77‰ (P值分别<0.05和<0.01 ).IR诱发的平均MTM和MNR肺癌患者分别为1.23‰和77.6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0.71‰和66.05‰ (P值分别<0.05和<0.01).肺癌患者的ATM蛋白表达为0.6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1(P<0.01).结论 肺癌患者淋巴细胞对射线的敏感性明显高于对照组,但ATM蛋白的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胶质瘤干细胞在胶质瘤耐受放射中的作用,为克服恶性胶质瘤放射耐受寻找新的干预靶点。方法干细胞培养条件下培养自建人脑胶质瘤干/祖细胞系SU-2,以及人脑胶质瘤细胞系U251和SHG-44,观察不同剂量直线加速器照射前后细胞形态变化、Hoechst 33342-细胞和CD133 细胞比例、肿瘤细胞存活率和裸小鼠致瘤率等项指标,并以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人脑胶质瘤细胞系U251和人脑胶质瘤干/祖细胞系SU-2照射前后MGMT基因表达水平。结果当照射剂量为1~15Gy时,人脑胶质瘤干/祖细胞系SU-2中的Hoechst 33342-细胞和CD133 细胞比例明显增加,高达18.73%和13.70%,细胞存活率升高、致瘤率(8/8)增加、侵袭性增强,MGMT基因表达水平轻度升高。结论经一定剂量的X线照射后,胶质瘤干细胞因具有强于其他肿瘤细胞的放射耐受性而出现选择性存活且细胞比例升高,其生物学特性如细胞存活率、体内致瘤率增加,侵袭性增强。可能与胶质瘤干细胞DNA损伤修复能力提高有关,确切的分子学机制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3.
用博来霉素试验和紫外线试验评价肿瘤患者DNA修复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用博来霉素(BLM)试验和紫外线C(UVC)试验评价肿瘤患者DNA修复能力。方法将25名不同类型肿瘤患者和23名对照的淋巴细胞分成2组:(1)BLM试验组,BLM剂量为20μg.m-l 1,作用30分钟后再经15分钟修复,用彗星试验检测BLM暴露前后DNA损伤和评价DNA修复能力;(2)UVC试验组,UVC波长254nm,照射剂量为1.5 j.m-2,于照射前和照射后90、240分钟用彗星试验检测DNA损伤,用公式计算DNA修复率(DRR)。结果BLM试验中尾长和尾相所测肿瘤组平均DNA修复能力分别为73.6%、65.0%,明显低于对照组(90.8%,85.4%)(P<0.01);UVC试验中尾长和尾相所测肿瘤组平均DNA修复能力分别为50.8%、58.0%,明显低于对照组(79.6%,82.0%)(P<0.01)。结论BLM试验和UVC试验可以快速检测DNA修复能力,发现肿瘤患者和对照组之间DNA修复能力差异有显著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肛周坏死性筋膜炎的临床诊治。方法对诊治的5例肛周坏死性筋膜炎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5例肛周坏死性筋膜炎患者经过治疗后均痊愈,无死亡。平均住院日24.75d。随访2个月未见复发。结论肛周坏死性筋膜炎是肛周危、急、重性疾病之一,早期诊断、有效手术是治疗成功的关键,同时需配合术后严密的监测、及时有效的对症处理及科学换药。  相似文献   
5.
地奥司明治疗痔术后水肿213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地奥司明对痔术后水肿的疗效。方法将318例痔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13例和对照组105例,治疗组在常规抗炎、止血治疗和换药基础上,加用地奥司明片,术后第一天开始,每次1.5 g,bid,连服5 d。对照组给予常规抗炎、止血治疗和换药。结果治疗组术后伤口水肿和水肿机化发生率明显小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地奥司明对痔术后伤口水肿的预防和治疗具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6.
收集1995年6月~2002年6月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脑转移住院患者32例,采用放疗或放疗加化疗等综合性治疗(颅内转移病灶采用全颅二侧野对穿照射,中线剂量:30~40Gy/15~h20次,后缩野追加肿瘤量16~20Gy/8~h10次,同时给EP、NP等方案化疗的综合方法治疗)观察其疗效。初步研究结果提示,所有患者在顺利完成治疗后,平均存活期达7个月。肺癌脑转移采用放疗、化疗的综合治疗,可延长生存时间,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7.
经过包括放疗在内的多学科治疗,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中位生存期始终停留在1年左右。胶质瘤干细胞基因组和蛋白质组的异质性是影响预后的根本原因,依据蛋白质组学制定针对关键放射抗拒蛋白的增敏研究有望改善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预后。本文通过Pubmed等数据库查阅了近十年来的相关文献,系统地讨论了各种常用蛋白质定量技术、用于数据处理的工具及其在胶质瘤干细胞放射抗拒和放射增敏中的进展。  相似文献   
8.
疼痛是影响晚期癌症患者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以往缺少有效止痛的外用药.我科于2000年1月~2003年10月对伴有中度以上疼痛的癌症晚期病人56例应用多瑞吉(芬太尼透皮贴剂)镇痛治疗,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半缝合术在肛周脓肿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观察半缝合法在肛周脓肿一期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将60例肛周脓肿患者分为治疗组31例,对照组29例,治疗组行肛周脓肿一期根治术后,采用半缝合法,对照组仅行肛周脓肿一期根治术。结果显示,治疗组在减轻术后疼痛、缩短疗程、缩小瘢痕方面优于对照组。结果表明,肛周脓肿一期根治术后采用半缝合法较开放术式为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非植入性骶神经刺激(sacral nerve stimulation, SNS)治疗对慢性功能性便秘(functional constipation, FC)患者症状及血清一氧化氮合成酶(Nitric Oxide Synthase, NOS)和胆囊收缩素(Cholecystokinin, CCK)的影响,为FC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更多依据。方法 选择2016年9月至2020年11月在西安马应龙肛肠医院肛四科住院接受电刺激治疗的132例FC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方式分为两组。治疗组65例,其中出口梗阻型便秘(outlet obstructive constipation, OCC)38例混合型便秘(Mixed Constipation, MIX)27例,采用SNS治疗。对照组67例,其中OCC 37例、MIX 30例,采用电针八髎穴治疗。比较分析组间、组内不同类型及组间同类型患者治疗前后Wexner便秘症状评分、血清NOS和CCK水平。结果 治疗后两组均出现Wexner评分和CCK指标降低,NOS水平升高,均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根据诊断分型,分层分析发现两组间OCC和MIX患者的NOS和CCK水平在治疗前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治疗后存在差异(均P<0.05),治疗前后和健康人参考指标比较均存在差异(均P<0.05)。结论 两种治疗方法均能改善便秘症状,并可调节血清NOS和CCK趋向正常。非植入性SNS的效果优于电针八髎穴治疗,非植入SNS对两型均有效,电针八髎穴对OCC的效果优于MIX。两者均有一定的临床使用意义。但两组治疗后的NOS、CCK均未恢复正常,说明有可能治疗时间需要延长,或者单依靠该两种方法均无法使指标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