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3篇
肿瘤学   10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报道营卫合剂(MND)口服最大耐受量为605生药/kg腔注射(一次)急性毒性(LD_(50))为8 .97±0.68生药/kg,LD_(10)为7.1±0.7生药/kg。长期毒性及病理形态学证实,该药品对大鼠各主要脏器,无任何毒副作用;并具消炎功效,40g生药/kg时,对肝脏、胃粘膜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 研究去甲斑蝥素(NCTD)对人类胆管癌细胞系QBC939的生长抑制作用,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NCTD作用于经体外培养的QBC939细胞系,分别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比色法(MTT法),流式细胞术及免疫组织化学SP法进行检测。结果 0.125、0.75、2.5、10、120 μg/ml NCTD作用48 h,对QBC939细胞系均有抑制作用(P<0.05),且具有浓度依赖性,绘制浓度效应曲线,得出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3.66±1.14)μg/ml;在分别作用12、24、36、48、72 h后,生存率有随时间增加而下降的趋势(P<0.05)。流式细胞术结果表明,随着NCTD浓度的增加,凋亡率逐渐增高,各浓度组分别为(8.6±0.4)%、(17.6±0.3)%、(22.9±0.4)%、(25.5±0.9)%、(31.1±1.5)%(P<0.001);质量浓度为2.5 μg/ml的NCTD作用QBC939细胞48 h后,出现G2/M期阻滞现象,NCTD与对照组分别为(14.1±1.0)%和(5.7±0.3)%(P<0.05)。不同浓度的NCTD作用于QBC939细胞后,与对照组相比Caspase-3蛋白表达均增加。结论 NCTD具有抑制人类胆管癌细胞系QBC939增殖的作用,这种作用可能与诱导细胞凋亡,干扰细胞生长周期有关。  相似文献   
3.
原发性卵巢淋巴瘤5例及文献复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原发性卵巢淋巴瘤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对5例原发性卵巢淋巴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并结合近10年来国内外文献进行讨论。结果近几年原发卵巢淋巴瘤的总生存率较以往提高,免疫组化试验提高了其诊断率。结论免疫组化试验对原发卵巢淋巴瘤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治疗趋向联合化疗加手术、放疗的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利妥昔单抗(商品名:美罗华)联合CHOP化疗方案治疗CD+20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 化疗使用CHOP方案,联合第1天使用美罗华375 mg/m2。结果 治疗效果明显,毒副作用小于传统化疗方案。结论 美罗华联合化疗可改善老年NHL患者的预后,且毒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对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治疗及生存预后进行分析,规范手术方式,探讨综合治疗模式.方法 回顾性分析38例经手术治疗的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分析其与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本组38例患者中,男10例,女28例,平均年龄58.7岁(28~75岁),行腹会阴联合切除术28例,局部扩大切除术10例.1、3、5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64.9%、18.5%、5.7%,1、3、5年总生存率分别85.8%、24.1%、6.4%.肿瘤厚度≥1.51 mm、肿瘤直径≥3 cm与淋巴结转移相关(x2值分别为13.093、4.449;P值分别为0.011、0.020),且肿瘤厚度亦与远处转移相关(χ^2=11.965,P=0.018).单因素分析显示,术后辅助治疗与无病生存相关(χ^2=7.441,P=0.006);肿瘤厚度、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与总生存相关(χ^2值分别为16.741、16.474、16.775;P值分别为0.002、0.000、0.000).多因素分析显示,术后辅助治疗为无病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95%CI 1.420~17.621,P=0.012);肿瘤厚度、淋巴结转移为总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95% CI 0.250~0.949,P=0.035;95% CI 1.033~2.573,P=0.036).结论 早期诊断、合理选择手术方式、重视免疫治疗的多学科协作诊疗是提高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患者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42例中晚期食管癌化疗加放射治疗综合治疗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院自1990年3月到1993年3月采用化疗加放射治疗综合治疗中晚期食管癌42例,现报告疗效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42例中男18例,女24例,年龄40~72岁,中位年龄53岁。41例经病理证实,鳞癌40例,腺癌1例,另1例经食管钡餐造影诊...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DC-CIK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08年8月至2010年1月就诊于山西省肿瘤医院的50例Ⅲ~Ⅳ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DC-CIK联合化疗[多西他赛(docetaxel)+顺铂(cisplatin)]为联合治疗组;选取临床资料相近的同期进行单纯化疗(多西他赛+顺铂)的50例Ⅲ~Ⅳ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为单纯化疗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免疫功能、近期疗效、1年生存率、生活质量,并观察DC-CIK细胞治疗的安全性。结果:成功培养患者的DC-CIK细胞,其中的CD3+CD8+、CD3+CD56+细胞比例较培养前显著提高(P<0.05)。联合治疗组患者治疗后外周血各T细胞亚群均无明显变化,IFN-γ水平显著升高(P<0.05);单纯化疗组患者治疗后外周血CD3+CD4+、CD3+CD8+、CD3-CD56+细胞比例下降(P<0.05),IL-2、TNF-α水平明显降低(P<0.05)。联合治疗组患者的DCR为78.0%,显著高于单纯化疗组的56.0%(P<0.05);联合治疗组患者1年生存率为50.0%,与单纯化疗组44.0%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包括骨髓抑制、恶心呕吐、周围神经毒性)明显轻于单纯化疗组(P<0.05),联合治疗组患者治疗后体力、食欲较单纯化疗组改善明显。结论:与单纯化疗相比,DC-CIK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安全、有效,可以提高缓解率,延长生存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本研究为探讨肺癌患者血清及组织中VEGF,VEGFR1,VEGFR2的表达在肺癌发生发展中的变化,为肺癌的诊断、发病机制提供生物学指标。方法选择山西省肿瘤医院胸外科2008年1月到2008年10月收治的初治原发性肺癌患者65例作为病例组,术后均经组织病理学证实。按照频数匹配的方法选择本院健康体检中20例正常人作为健康对照组。采集外周静脉血,用EHSA法检测病例组外周血中VEGF,VEGFR1,VEGFR2含量,并与健康对照组比较。采用SPSS12.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VEGF,VEGFR1和VEGFR2与患者病理类型、临床分期、性别、年龄之间的关联性及其三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①肺癌患者血清VEGF、VEGFR:表达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均P〈0.01);VEG—FR,表达在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②血清VEGF、VEGFR1、VEGFR2表达在性别,年龄及临床分期之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均P〉0.05)。结论①肺癌血清中VEGF,VEGFR2的表达在腺癌,鳞癌及小细胞癌患者中明显高于正常对照,而VEGFR1的表达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②患者肺癌血清中VEGF,VEGFR1,VEGFR2的表达在性别,年龄,临床分期中差异均无显著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肺癌患者IFN-γ、IL-4、Th1/Th2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仪对82例肺癌患者及25名健康对照进行特异性细胞因子表达水平分析。结果 肺癌患者Th1型细胞因子IFN-γ较正常显著降低,肺癌患者Ⅰ期与Ⅱ、Ⅲ、Ⅳ期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h2型细胞因子IL-4与正常对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分期之间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肺癌患者Th1/Th2较正常组显著降低,Ⅰ期与Ⅱ、Ⅲ、Ⅳ期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肺癌患者体内存在Th1/Th2的漂移,同其他肿瘤一样,同样存在着肿瘤细胞发生的免疫逃逸。  相似文献   
10.
短肽型肠内营养剂在晚期消化道肿瘤患者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短肽型肠内营养剂(商品名:百普力)在晚期消化道肿瘤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06年10月至2008年10月收治的晚期消化道肿瘤患者5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短肽型肠内营养剂进行肠内营养)和对照组(常规治疗)。结果对照组治疗2周后WT/IBW、TSF、MANC、ALB、TRF、PA、IgG、IgM、IgA、C3、CD3、CD4、CD8、CD4/CD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呈下降趋势;试验组治疗前后上述指标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上述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短肽型肠内营养剂针对晚期消化道肿瘤患者,进行营养支持有着积极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