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2篇
肿瘤学   6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84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单克隆免疫球蛋白(M蛋白)血症在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MALToma)中的发生率及患者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至2015年10月接受M蛋白检测的16例住院MALToma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6例MALToma患者中,6例初诊时合并M蛋白血症.其中4例为男性,中位年龄56岁(25~82岁),肿瘤原发部位多为胃肠道(4例),临床分期多为Ⅰ~Ⅱ期(4例),国际预后指数(IPI)评分多为0~2分(5例).6例合并M蛋白血症的患者中有4例分泌单克隆性IgM(3例为κ轻链,1例为λ轻链),2例分泌单克隆性IgG(均为κ轻链).6例合并M蛋白血症的患者中有4例伴有浆细胞分化(PCD),10例未合并M蛋白血症的患者有1例伴有PCD(P=0.036).此外,3例合并M蛋白血症的患者在获得疾病缓解的同时M蛋白水平均较初诊时明显下降,其中2例降至正常水平.结论 M蛋白血症可能在MALToma患者中较常见,可能与伴有PCD有关,且M蛋白水平的降低可能与临床疗效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儿应用大剂量甲氨蝶呤(HDMTX)后合并非MTX性过敏,导致重度骨髓抑制等并发症的临床特点、发生机制及相应处理措施.方法 总结我院4例2011年至2014年参照2006年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诊疗建议(第三次修订草案)诊疗的ALL患儿,维持治疗期间应用HDMTX后合并非MTX过敏出现严重并发症病例的临床特点,并复习文献.结果 4例ALL患儿既往均多次应用HDMTX,化疗均顺利.此次应用HDMTX 72 h后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血药浓度均正常,但过敏后均发生MTX血药浓度轻度增高、重度骨髓抑制、黏膜炎、感染或胃肠道出血,经对症支持后疗效良好.结论 过敏因素增加MTX血药浓度,导致其体内代谢明显延迟,加重黏膜炎及延长骨髓抑制期,从而出现较严重的感染及出血并发症,但临床转归良好,不同于MTX过敏所致的持续高MTX血症患者.对儿童ALL应用HDMTX后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定期监测血药浓度,及时加强对症支持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恶性血液病患者治疗过程中合并带状疱疹的发病情况、危险因素、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合并带状疱疹的恶性血液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741例恶性血液病患者中有21例合并带状疱疹,发生率为2.8%。感染发生部位多位于胸、腰部皮肤。中位发病时间为化疗开始后4.5个月。年龄≥45岁的患者带状疱疹发生率明显高于<45岁患者(3.9%vs 0.8%,P=0.01)。采用含利妥昔单抗化疗方案的患者带状疱疹发生率显著高于不含利妥昔单抗化疗方案的患者(7.0%vs 2.3%,P=0.026)。治疗以静脉滴注阿昔洛韦或阿糖腺苷为主要方案,平均病程为12 d,2例高龄患者同时合并真菌感染死亡,其余患者均治愈。结论恶性血液病患者合并带状疱疹的发生率较正常人群明显增高;年龄≥45岁、应用利妥昔单抗可能是其发生的危险因素;通过有效抗病毒治疗,可使大部分患者获得痊愈;对于免疫力异常低下患者,合并带状疱疹提示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硼替佐米治疗淋巴浆细胞淋巴瘤/华氏巨球蛋白血症(LPL/WM)的临床效果.方法 分析在河南省肿瘤医院就诊的2例典型LPL/WM患者的诊疗经过,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结果 2例患者明确诊断为LPL/WM,经过治疗病情稳定,达到完全缓解.结论 硼替佐米治疗LPL/WM可以获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正>多发性骨髓瘤(MM)是浆细胞的恶性肿瘤,约占癌症的1.8%,血液恶性肿瘤的17%,目前该疾病仍然无法治愈,复发率高~([1])。蛋白酶体抑制剂硼替佐米联合糖皮质激素是用于初诊及复发难治性MM的标准方案,对MM疗效有显著提高~([2])。传统的硼替佐米的给药途径是静脉注射(IV),治疗过程中有些患者会出现血液学毒性、感染、周围神经病变(PN)、带状疱疹、消化道症状等不良反应,其中最可能影响  相似文献   
6.
7.
正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一种恶性浆细胞单克隆增殖性疾病,其发病率占恶性肿瘤的1.5%,恶性血液病的13%~[1]。随着新的蛋白酶体抑制剂(PI)、免疫调节剂(IMi D)等新药的问世,MM的生存明显改善,然而MM患者对治疗的反应及生存时间仍具有很大的个体差异,一些患者仅有1~2年的生存期,而一些患者可以达到10年无疾病进展。不同的预后是患者特点及骨髓瘤的内在特质  相似文献   
8.
患者1女性,42岁.2011年4月因鼻塞伴额部疼痛来我院就诊,行扁桃体活组织检查,免疫组织化学示:CK-、Vim+、CK56-、CD20+,CD3-、CD79a+、CD43-、CD5-、CD10-、bcl-6-、Mum-1+、CD30-、CD56-、Ki-67+约40%,行各项检查诊断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非生发中心型,ⅡA期.给予CHOP-E方案(环磷酰胺750 mg/m2第1天,长春新碱2 mg第1天,吡柔比星45 mg/m2第2天,泼尼松100 mg第1天至第5天,依托泊苷100 mg第1天至第3天)化疗6个周期,局部放疗1个周期.复查CT,病情缓解.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