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1篇
内科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2.
目的研究肿瘤相关巨噬细胞不同表型M1、M2对胃癌细胞MGC-803侵袭与迁移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 PMA诱导人淋巴瘤细胞U937向巨噬细胞分化,并用脂多糖(LPS)和细胞因子白介素4(IL-4)分别激活为M1型和M2型巨噬细胞,通过Western blotting检测蛋白因子验证M1型和M2型巨噬细胞诱导成功,用ELISA检测M1型和M2型巨噬细胞中IL-10和IL-12p70分泌情况;划痕实验说明MGC-803具有侵袭、迁移作用,将不同表型的巨噬细胞和MGC-803细胞共培养,检测M1型和M2型巨噬细胞对MGC-803细胞的影响。结果 M1型巨噬细胞IL-12p70水平高、IL-10水平低,M2型巨噬细胞IL-12p70水平低、IL-10水平高,Mφ型巨噬细胞介于两者之间,更倾向于M2型巨噬细胞; M1型巨噬细胞对MGC-803细胞有抑制作用,M2、Mφ型巨噬细胞对MGC-803细胞有促进作用。结论肿瘤相关巨噬细胞不同表型在肿瘤微环境中的表现不一,其异质性和可塑性为治疗胃癌提供了一个可能的靶点,M1抑制胃癌细胞的侵袭、迁移,M2及Mφ促进胃癌细胞的侵袭、迁移。  相似文献   
3.
研究表明,用部分化学药物和放射线等手段治疗肿瘤,肿瘤发生免疫原性细胞死亡(ICD),随后细胞表面高表达损伤相关分子模式(DAMPs),如钙网蛋白(CRT)、三磷酸腺苷(ATP)、热休克蛋白(HSP)、高迁移率族蛋白B 1(HMGB1)信号分子,增强肿瘤细胞的免疫原性,招募树突状细胞(DC)到肿瘤床并提高其功能,激活特异性的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对肿瘤的攻击。ICD及其DAMPs为肿瘤治疗提供了新的治疗依据和手段,监测化疗前后肿瘤细胞免疫原性的变化,将化疗和免疫治疗有机结合,可提高肿瘤的治疗效果。本文对ICD相关分子的表达机制及对机体免疫的调节等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