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2篇
肿瘤学   6篇
  2023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TACE治疗巨大肝癌60例疗效及预后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肝动脉化疗栓塞(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治疗巨大原发性肝癌的效果及预后因素,对1998年9月~2004年12月TACE治疗的直径≥100mm的6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log-rank单因素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多因素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确定独立的危险因素。结果显示TACE治疗后的1年、2年、3年生存率分别为41.7%、14.7%和7.3%。Child-pugh分级、有无门脉栓子、TACE术后4d白蛋白下降程度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TACE治疗巨大肝癌的疗效尚不令人满意,应用大剂量碘油不能提高巨大肝癌患者的生存时间,有门静脉栓子和肝脏储备功能差的患者手术后的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钠钙交换器1(NCX1)在肝细胞肝癌(简称肝癌)侵袭和增殖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为肝癌的临床诊治提供新思路。方法:采用荧光定量PCR(qRT-PCR)、Western印迹法检测不同肝癌细胞系中NCX1的表达情况。构建NCX1干扰慢病毒载体和过表达慢病毒载体,并转染肝癌细胞。采用细胞迁移、侵袭实验观察NCX1对肝癌细胞迁移、侵袭的影响;采用细胞增殖实验观察NCX1对肝癌细胞增殖的影响;ELISA、Western印迹法检测NCX1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高转移潜能肝癌细胞系(MHCC97H、HCCLM3)NCX1表达高于低转移潜能肝癌细胞系(HepG2、Huh7、SMMC-77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染NCX1后,肝癌细胞侵袭及增殖能力明显增加(P0.05);细胞因子(TGF-β_1、IL-6、TNF-α)分泌明显增多(P0.05);肝癌上皮间质转化(EMT)相关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结论:NCX1体外可能通过升高肝癌细胞EMT相关蛋白表达促进肝癌生长、侵袭及转移,是潜在的肝癌诊治靶标。  相似文献   
3.
射频联合全身化疗治疗肝肿瘤的坏死范围及安全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比较射频联合全身化疗和单独射频治疗肝肿瘤的坏死范围及安全性。分析 6 3例原发性和转移性肝癌患者 ,其中 2 8例接受经射频联合全身化疗治疗 ,另外 35例接受单独射频治疗。两组治疗疗效均由治疗后一个月的螺旋CT增强扫描评估。相对大肝癌组中联合化疗和单独射频两组的坏死范围有显著统计学差异 ;各组的安全性指标均无显著统计学差异。射频治疗肝肿瘤是安全有效的 ,与单独射频毁损治疗相比较 ,联合全身化疗后射频毁损治疗在治疗相对大肝癌时能增大肿瘤坏死范围 ,并且比较安全  相似文献   
4.
射频消融治疗初发小肝癌的疗效及预后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目的 分析射频消融治疗初发小于5 cm 肝细胞癌的疗效和预后因素,探索射频消融治疗小肝癌的适应证及进一步提高疗效的方法 .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 ,分析2001年10月至2006年12月期间,124例在中山医院肝癌研究所行射频消融治疗初发小于5 cm肝细胞癌135个病灶,随访期至2008年3月.结果 中位随访期22个月,中位、平均总体生存期为46个月、(42.7± 2.7)个月;1、2、3、4、5年的总体生存率为86.8%、66.5%、56.5%、45.6%、36.5%.与总体生存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有:白蛋白(P=0.007,r=2.227)和凝血酶原时间(P=0.035,r=2.010).白蛋白≤35 g/L且凝血酶原时间>13 s(45例)和白蛋白>35 g/L且凝血酶原时间≤13 s(42例)两组病人5年生存率和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25%、21个月和67%、63个月.结论 白蛋白和凝血酶原时间正常的初发小肝癌病人接受射频消融治疗能获得较高的5年生存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减量化疗肝动脉栓塞对伴有白细胞和(或)血小板减少的原发性肝癌治疗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92例行减量化疗肝动脉栓塞治疗的原发性肝癌病例。所有病例伴有白细胞≤3.0×10^9/L和(或)血小板≤50×10^9/L。全组292例分成3组,A组伴有白细胞减少85例;B组伴有血小板减少41例;C组同时伴有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166例。结果全组中位生存期23.0月,1年生存率72.2%;A、B和C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26.0月、36.0月和20.0月,1年生存率分别为73.6%、87.5%和69.5%。对292例患者作单因素及多因素生存分析显示,白细胞≤2.0×10^9/L(r=0.657,P=0.016)、肿瘤〉5 cm(r=3.175,P=0.000)和白蛋白≤35 g/L(r=0.452,P=0.000)是生存时间的独立影响因素,血小板计数不是生存的影响因素。60例(20.5%)患者在介入治疗术前和(或)术后使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 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G-CSF),用药与否对生存没有影响。介入术后1月内随访白细胞与血小板均无明显下降,所有患者无严重骨髓抑制发生。结论减量化疗肝动脉栓塞治疗伴有白细胞和(或)血小板减少的原发性肝癌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合并肝动静脉瘘的原发性肝癌患者介入栓塞治疗的安全性和近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42例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造影证实合并肝动静脉瘘的原发性肝癌病例,收集介入术前后临床资料,总结瘘口栓塞方法、栓塞效果和术后不良反应,分析血生化指标改变.结果 38例肝动脉-门静脉瘘患者中的31例(81.6%)和4例肝动脉-肝静脉瘘中的2例(50.0%)瘘口栓塞有效;介入及封堵术后无明显肝功能损伤,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对于合并肝动静脉瘘的原发性肝癌患者,介入联合瘘口栓塞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射频联合无水乙醇(99%)注射和单独射频治疗肝肿瘤的坏死范围及安全性.方法 28例原发性和转移性肝癌患者,14例接受射频联合无水乙醇注射治疗,14例接受单独射频治疗.2组疗效均由治疗后1个月的螺旋CT增强扫描评估.结果 2组病例肿瘤的坏死范围有显著统计学差异,治疗后安全性指标均无显著统计学差异.结论射频治疗是一种有效、安全的肝肿瘤治疗方法,与单独射频治疗相比,射频毁损联合无水乙醇注射治疗能增大肿瘤坏死范围,并且比较安全.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减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对伴有门脉癌栓肝癌治疗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分析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肝癌研究所行减量TACE治疗伴门脉主干(含一级分支)癌栓的37例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资料。Child A级34例,B级3例。37例共行TACE 75次。结果:37例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为11.67个月。6个月、12个月和18个月的生存率为75.01%、41.03%和17.61%。门脉癌栓内碘油沉积良好组14例,沉积不良组23例。碘油沉积良好组的中位生存期显著优于沉积不良组为(16.23个月与6.80个月,P<0.05)。碘油沉积良好组的6个月、12个月和18个月的生存率显著高于沉积不良组(分别为100%、63.49%、31.75%和60.29%、13.03%、0%,P<0.05)。多因素分析提示门脉癌栓内碘油沉积情况是唯一的预后因素。Cox回归系数1.67,RR 5.31。术后发生上消化道出血1例,肝功能衰竭症1例, (治疗后2周内死亡),2例治疗后肝功能Child分级增加。结论:减量TACE治疗伴门脉主干癌栓的肝癌是安全有效的。门脉癌栓内碘油沉积良好提示预后好。  相似文献   
9.
仑伐替尼是继索拉非尼之后FDA首次批准的晚期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一线用药,临床研究显示其疗效与索拉非尼相当,并在某些方面更具优势。然而,伴随仑伐替尼的大规模使用,近年来其临床耐药问题也引起高度关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激活、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1 (FGFR1)过表达及HCC中肿瘤干细胞出现等为仑伐替尼耐药的重要原因。面对仑伐替尼耐药,一些创新性研究也取得了积极进展,如仑伐替尼联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经临床试验证实具有良好疗效,成为新兴的HCC治疗策略。本文总结了近年关于仑伐替尼耐药机制及创新性应对策略的研究成果,为HCC患者进行仑伐替尼治疗提供新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