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5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14篇
肿瘤学   10篇
  2021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其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呈上升趋势,患者趋于年轻化.乳腺癌是激素依赖性肿瘤细胞的生长、增殖受机体内性激素的影响,其发展、预后以及内分泌治疗的效果与ER和PR的表达水平密切相关[1-2].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大肠癌患者手术和化疗前后血清癌胚抗原变化情况。方法对96例大肠癌患者进行手术和化疗前后血清癌胚抗原测定。结果其中21例患者的血清癌胚抗原在术前高于正常,21例患者经综合治疗后,其中7例下降至正常水平,其他未降。结论测定大肠癌患者手术和化疗前后血清癌胚抗原值对估计大肠癌患者预后及监测疗效和复发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贾玲  杨昆宪  纳智明 《临床荟萃》2002,17(7):387-387
创伤、感染、外科手术或药物等因素 ,均可导致机体发生应激反应。出现上消化道粘膜充血、水肿、糜烂、坏死或溃疡等改变 ,引起不同程度的上消化道出血 ,以往被称为应激性溃疡。近年来认为称为急性胃黏膜病变 (acute gastric mucosal le-sions)更为合适 [1 ] 。本文总结了近年来我科在肠道手术后 ,预防性治疗急性胃黏膜病变的体会 ,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所有患者均为非胃及十二指肠的择期肠道手术患者 ,共 6 8例 ,均无溃疡病史。都在术前放置胃管 ,并根据胃管内是否出现咖啡样胃液判断出血情况。其中男 36例 ,女 32例 ;…  相似文献   
4.
1 对象和方法1 .1 对象 我院 1 998- 0 4~ 2 0 0 3 - 0 9直肠癌 Miles手术 3 6例 ,男 1 9例 ,女 1 7例 ,年龄最小 3 8岁 ,最大 82岁 ,平均 6 1 .4岁。1 .2 方法 检查前 3 d停用影响胃肠动力学的药物 ,不需要做肠道准备 ,采用多导单囊肛管功能测定仪 ,用直接插管法将管插入人工肛门 ,插入约 1 5 cm后 ,保留 1 h,测量其人工肛门静息压、肠收缩波振幅及肠收缩间期 ;患者于测压前抽血 3 ml,用放免法测定血浆血管活性肠肽 (VIP)、胃动素 (MTL) ;药盒分别由天津四方公司、北京东雅生物技术研究所提供。肛门功能的临床评价 :干稀便能自行…  相似文献   
5.
甲状腺手术后迟发性声音嘶哑6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院1994~2003年甲状腺术后迟发性声音嘶哑6例,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男2例,女4例,年龄最小24岁,最大67岁,平均36岁.手术方式一侧次全或全叶切除3例,3例均为右侧病灶,术后病检2例为腺瘤,1例为功能自主性甲亢;3例行两侧次全切除,术后病检结节性甲状腺肿2例,甲亢1例.手术时1例为颈丛麻醉,5例为全麻,手术结束后均在创腔内放置橡皮引流管.本组术前纤维喉镜检查声带无异常.  相似文献   
6.
1病历摘要 女,63岁。2006-04-05因直肠癌术后肝转移来我院行“奥沙利铂+希罗达”方案化疗。入院后查体:T36.2℃,R18次/min,BP135/75mmHg,HR74次/mln,律齐,神志清,精神好。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化验均正常,心电图检查亦无异常。常规先静脉滴注恩丹西酮8mg,30rain后给奥沙利铂200mg(商品名艾恒,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加入5%葡萄糖液500ml中静脉滴注。90rain后患者出现颜面潮红,口周、四肢麻木,随后出现胃痉挛、喉头痉挛水肿、呼吸困难。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研究乳腺癌特异基因1(breast cancer special gene 1,BCSG1)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以及它与c-erbB-2、淋巴结转移、ER、PR、CD44V6蛋白表达之间的关系,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肉芽肿性乳腺炎诊治体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居敏  杨昆宪  吴迪  王建军 《医学综述》2009,15(13):2013-2014,2029
肉芽肿性乳腺炎临床少见,发病原因不明。局部表现酷似炎性乳癌,易漏诊、误诊,确诊依赖病理。组织病理学:病变以乳腺小叶为中心,呈多灶性分布。一般局限在小叶内,主要由上皮细胞、多核巨细胞、淋巴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构成。本病的最佳治疗方法目前并不明确。难以完全排外乳腺癌时,应积极进行手术切除,既有利于明确诊断,又可以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检测乳腺癌特异性基因1(BCSG1)在放、化疗前后乳腺癌组织中mRNA的表达差异,并以此来探讨BCSG1在乳腺癌治疗中的意义。方法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40例化疗前后的乳腺癌组织以及30例放疗前后乳腺癌组织的BCSG1 mRNA表达。结果化疗组40例乳腺癌组织中有33例表达BCSG1,放疗组30例乳腺癌组织有26例BCSG1 mRNA表达,并且放疗前后和化疗前后BCSG1表达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放疗以及化疗对乳腺癌的BCSG1 mRNA表达水平有明显的影响,BC—SG1可以作为乳腺癌治疗疗效评价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0.
大肠癌外周血CEAmRNA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大肠癌外周血中CEAmRNA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以CEAmRNA为靶基因,运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42例大肠癌术前、术后外周血中CEAmRNA的表达。结果:20例正常人外周血中均无CEAmRNA表达。20例大肠癌组织标本均有CEAmRNA表达。术后外周血中CEAmRNA的阳性率与大肠癌的Dukes分期密切相关,术后外周血中CEAmRNA呈阳性的大肠癌日后发生肝转移的概率高于CEAmRNA呈阴性的。结论:大肠癌外周血CEAmRNA的检测可能成为判断大肠癌恶性程度、转移、复发以及疗效监测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