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0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8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3篇
中国医学   17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5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白细胞介素18(hIL-18)的纯化及生物学活性的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重组人IL-18(rhIL-18)蛋白,制备具有高纯度、高活性的rhIL-18。方法:用IFTG诱导重组蛋白表达载体pKK223-3/hIL-18进行蛋白表达;菌体经超声破碎分离包含体,并对包含体进行洗涤、变性和复性处理,用DEAE-Sepharose CL-6B阴离子交换柱纯化复性的rhIL-18;以人外周血单核淋巴细胞,通过T细胞增殖实验、^125I-UdR标记的细胞毒实验、ELISA方法检测细胞因子的产生量等方法,测定rhIL-18的生物学活性。结果:在大肠杆菌中成功地诱导、表达了rhIL-18,SDS-PAGE凝胶电泳分离显示在分子量大约18.3kD处有一诱导蛋白带,Western blot证明表达产物与抗IL-18单克隆抗体有特异性免疫反应;表达产物经纯化后纯度达94%;表达的rhIL-18蛋白具有促进T细胞增殖、增强NK细胞细胞毒作用及诱导外周血单核淋巴细胞合成IFN-γ的能力,基本上具有天然IL-18相同的生物学活性。结论:为rhIL-18的获得及为进一步研究其生物学功能提供了一定的条件,并为将rhIL-18用于肿瘤的免疫生物治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应用微囊化转基因细胞进行小鼠腹腔移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微囊化转基因细胞用于异体细胞移植治疗的可能性。方法:使用静电液滴技术制备海藻酸钠-壳聚糖微胶囊,包埋转入癌胚抗原部分基因的人成纤维样骨髓基质细胞,进行实验小鼠腹腔移植。结果:微囊化人源细胞移植到小鼠腹腔3个月内,细胞可以继续生长、增殖并提高小鼠的兔疫功能。结论:海藻酸钠-壳聚糖作为成囊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囊膜强度和免疫隔离作用;微囊化细胞移植有助于扩大异体移植的细胞来源,并为构建微囊化转基因细胞疫苗治疗恶性肿瘤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魏卓  杨广民  陈晶 《广东医学》2016,(5):684-688
目的:通过检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CHB )及其相关肝硬化、肝细胞癌( HCC )患者肝组织中TLR4、TGF-β1、CCL20表达的变化,探讨TLR4、TGF-β1、CCL20是否与CHB 迁延不愈有关,以及是否参与CHB相关的肝硬化和HCC发生、发展的可能机制。方法选取临床标本,分为4个组,包括正常对照组、CHB 组、肝硬化组、HCC 组。分别为3例健康人、15例CHB患者、7例肝硬化患者、25例HCC 患者肝组织标本,共有石蜡切片150张,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TLR4、TGF-β1、CCL20在各组中的表达。用免疫荧光双标法分别检测TLR4与TGF-β1在CHB、肝硬化、HCC 患者肝组织标本上的共表达;TLR4与CCL20在CHB、肝硬化、HCC 患者肝组织标本上的共表达。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TLR4、TGF-β1、CCL20在CHB组、肝硬化组、HCC组肝组织中的表达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P<0.05), HCC组与CHB 组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其中肝硬化组与HCC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免疫荧光双标结果显示TLR4与TGF-β1和CCL20均共定位于肝细胞胞浆和胞膜上。结论 HBV感染可上调CHB及与其相关的肝硬化、HCC患者肝组织中TLR4、TGF-β1、CCL20的表达,且TLR4、TGF-β1、CCL20在HCC 患者肝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CHB 患者。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重组质粒pch IL-18-MAGE转染DC细胞在体外对肝癌细胞的杀伤作用。方法:构建共表达质粒pchIL-18-MAGE,体外培养树突状细胞,将以上重组质粒转染树突状细胞。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验证IL-18和MAGE-1基因在转染DC中的表达。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转染后DC细胞的表型变化。以转染重组质粒DC刺激的淋巴细胞作为效应细胞,单纯淋巴细胞和未经转染DC刺激的淋巴细胞为对照,检测其对肝癌靶细胞的体外杀伤作用。ELISA法检测INF-γ的分泌。结果:pchIL-18-MAGE转染后DC细胞高表达CD83、CD1a、CD86、CD80、HLA-DR等抗原,表现为成熟DC表型特征。共表达质粒转染的DC细胞诱导的CTL对肝癌细胞杀伤作用最强(P<0.05)。结论:pchIL-18-MAGE转染DC细胞对MAGE+肝癌细胞杀伤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5.
咳喘穴位贴片与贴散体外透皮特性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比较咳喘穴位贴片与咳喘穴位贴散的体外透皮特性,从而评价剂型改革的可行性。方法:以丁香酚,麻黄碱累计透皮率为评价指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定量,选择Franz扩散池及离体兔皮法进行体外透皮试验。结果:贴散中麻黄碱和丁香酚的累计透皮率与时间的关系均为威布尔分布模型,贴片中麻黄碱和丁香酚的累计透皮率与时间关系的释药曲线符合Higuchi方程模型。以丁香酚为指标,贴片的透皮速度是贴散的2.319倍,透皮总量是贴散的1.738倍;以麻黄碱为指标,贴片的透皮速度是贴散的1.784倍,透皮总量是贴散的1.215倍。结论:咳喘穴位贴片的透皮速度比贴散快,透皮总量比贴散多,透皮特性优于原剂型。  相似文献   
6.
羚羊角塞水溶性蛋白质成分的解热、镇惊和镇痛作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羚羊角塞的水溶性蛋白质成分(分子量超过16kDa)的药理作用。方法:用水煎提取和透析法分离羚羊角塞中的水溶性蛋白质,以家兔伤寒杆菌发热法,小鼠戊四氮致惊法、热板法及扭体法研究其解热、镇惊和镇痛作用。结果:羚羊角塞的水溶性蛋白质成分对家兔的解热作用可持续4~5h(P<0.05),并能使戊四氮引起的小鼠惊厥潜伏期和生存期均明显延长(P<0.05,P<0.01),能明显减少酒石酸锑钾引起的小鼠扭体次数(P<0.01)和明显提高小鼠痛阈值(给药后20、30min,P<0.01)。结论:羚羊角塞水溶性蛋白质成分具有解热、镇惊和镇痛作用,是羚羊角塞中的有效部位或有效成分之一。  相似文献   
7.
麝香、牛黄、蛤蚧均为名贵中药,前二者是中医用以开窍醒神,豁痰解毒的重要药物;蛤蚧具有补肺益肾、纳气定喘的功效。但因货源紧张,供不应求且价格昂贵,致使掺假作伪现象常有出现。为了保证中药质量和中医临床疗效,笔者就上药真伪问题访问了一些中药老前辈,查阅了有关文献,并进行了实验,现总结报道如下: 一、麝香麝香为鹿科动物林麝Moschusberezovskii F lerov.马麝M.sifanicus Prezewalski、原麝M.moschiferusL。成熟雄兽香囊中的干燥分泌物。商品上对猎获后割取整个香囊阴干者,习称“毛壳麝香”(又称毛麝香、个麝香、整香)。香囊阴干后去壳即得麝香仁(又称净麝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中数量的变化和共刺激分子CD28CD40外周血淋巴细胞上的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60例AS患者和30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淋巴细胞表面标志CD3、CD4、CD8、CD19相对数量,检测CD28、CD40L在CD3 CD4 、CD3 CD8 T细胞上和CD40在CD19 B细胞上的表达情况.结果 AS患者CD3 、CD3 CD4 、CD19 细胞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高(P<0.05),CD3 CD8 T细胞较正常对照组降低(P<0.05);AS患者CD28、CDD40L在CD3 CD4 、CD3 CD8 T细胞上和CD40在CD19 B细胞上的表达都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高(P<0.05).结论 强直性脊柱炎(AS)外周血淋巴细胞中数量变化及共刺激分子CD28、CD40表达情况与AS患者免疫功能紊乱和发病机制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索咳喘穴位贴片的处方组成并筛选最适宜的透皮促进剂.方法 根据文献资料初步找出最佳组成基质,再设计正交实验,得出基质的最佳配比,用Franz扩散池分别考察不加氮酮、加1%氮酮、加3%氮酮的透过速率.结果 基质组成以单硬脂酸甘油酯∶硬脂酸∶司盘-80∶吐温-80∶羊毛脂∶黄凡士林∶提取物=1.5:1.5:1:2:1.5:1.5:9为最佳,加1%氮酮透过最迅速.结论 以单硬脂酸甘油酯、硬脂酸等基质组成并加入1%氮酮制成的贴片在外形及透过率上均优于散剂.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找出玉竹传统“揉糖”加工方法与机器加工方法加工的药材内在品质的差异,揭示玉竹这一传统加工工序的效用并探索其中的原理.方法 将新鲜玉竹分别采用传统揉糖方法与机器加工方法进行加工,分别测定干燥速率、水浸出物、醇浸出物、总灰分、多糖含量等指标考察2种加工方法之间的差异.结果 传统“揉糖”加工方法加工的药材在浸出物、多糖含量均明显高于机器加工法,总灰分低于机器加工法,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揉糖工序有其明显的效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