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8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对提高药品稽查工作质量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洪滨 《齐鲁药事》2007,26(10):588-590
药品稽查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随着药品监督管理工作的不断加强和农村药品“两网’’建设的开展,一些简单的药品违法案件已明显减少,而大量药品违法行为向技术含量高、隐蔽性强的方向发展,给稽查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因而只有提高稽查人员综合素质,才能全面实现稽查工作质量的提高。下面,笔者就如何提高稽查工作质量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一、拓新思路,重新认识药品稽查工作按照药品稽查工作的职责:宣传党和国家有关药品监督管理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规章;执行药品、医疗器械抽验工作计划;依法查处违法生产、经营、使用药品和医疗器…  相似文献   
2.
细胞周期依赖性激酶4/6(cyclin-dependent kinase 4/6,CDK4/6)抑制剂能作用于过度活化的CDK4/6,恢复正常细胞周期,并通过触发免疫,改变肿瘤微环境等发挥抗肿瘤作用。目前,CDK4/6抑制剂的问世极大地改善了激素受体阳性(hormone receptor-positive,H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阴性(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negative,HER2-)晚期乳腺癌患者的预后,使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survival,PFS)增加近一倍,且不良反应可控。尽管如此,这类患者最终仍会因CDK4/6抑制剂耐药而出现疾病进展。CDK4/6抑制剂的耐药机制十分复杂,尚未完全明确。预测其早期耐药或治疗敏感的生物标记物也有待确定。本文对CDK4/6抑制剂治疗的作用机制及耐药机制进行梳理和总结,并对疾病进展后的治疗策略作简要讨论。  相似文献   
3.
目的:旨在探讨自发性蛛网膜下出血大鼠模型中,神经组织内水通道蛋白9(AQP9)表达变化,了解自发性蛛网膜下出血这一病理生理过程中AQP9与脑水肿的变化,并试图揭示出其相关性。方法:健康成年雄性大鼠6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AH组,建立大鼠自发性蛛网膜下出血模型。分别建模后24h、48h及72h断头、取脑,测脑含水量,并利用RT-PCR技术检测大鼠脑组织在自发性蛛网膜下出血后AQP9的表达。结果:大鼠自发性蛛网膜下出血后,脑含水量增高,AQP9呈现高表达,且于72h内逐渐递增,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发性蛛网膜下出血后AQP9高表达和脑水肿呈现正相关,二者可能存在相关性,前者或为后者的原因之一,对自发性蛛网膜下出血后脑水肿而言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患者应用子宫动脉栓塞术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并对生育功能的影响进行分析,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6年4月诸城中医医院收治的80例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肌注MTX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后清宫,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子宫动脉栓塞术介入治疗后清宫。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生育功能及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观察组经过治疗后的有效率(90.0%)与对照组(8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570,P=0.210)。观察组在术后的阴道流血时间、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 CG)恢复正常水平的时间及月经恢复时间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075,P=0.000;t=9.642,P=0.000;t=4.743,P=0.000)。两组有生育要求的患者经6个月的随访后,观察组的输卵管通畅率(87.5%)与对照组(67.5%)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590,P=0.032)。观察组术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0,P=1.000)。结论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患者采用米非司酮、MTX,子宫动脉栓塞术介入三联治疗的临床疗效较好,可有效且快速的恢复患者生育功能,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可作为临床上子宫瘢痕妊娠首选的保守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5.
免疫检查点蛋白通过复杂机制抑制抗肿瘤免疫,进而介导恶性肿瘤的“免疫逃逸”。201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两位得主发现了抑制上述机制的癌症疗法,为人类抗肿瘤治疗带来曙光。近年来,针对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D-L1)的免疫检查点阻断治疗在多种恶性肿瘤中取得较好疗效,将肿瘤免疫治疗推向新的里程碑。然而继之出现的耐药问题,限制了其临床应用,成为这一领域新的难题。本文就PD-1/PD-L1阻断剂耐药现象及相关机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白血病患者WT1基因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WT1基因在白血病中表达情况与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筑巢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NestRT-PCR)检测K562白血病细胞系、78例急性白血病(AL)患者、10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患者和22例正常对照骨髓或外周血细胞的WT1基因表达。结果:60例初治或复发AL中有44例患者高表达WT1基因,阳性率73.3%。在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阳性率分别为70.8%和83.3%,两组无显著性差异。随着WT1基因表达水平的升高,完全缓解(CR)率有明显下降的趋势,CR后WT1基因表达水平明显下降,复发后又显著升高。结论:用NestRT-PCR测定WT1基因的表达可用作检测白血病微小残留病(MRD)的一项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HOXD3表达对乳腺癌细胞干性的影响,并研究HOXD3表达与乳腺癌细胞化疗耐药的关系。  方法  收集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87例乳腺癌患者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乳腺癌细胞和组织中HOXD3表达;采用RT-PCR、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HOXD3在顺铂或阿霉素耐药细胞系MDA-MB-231和MDAMB-435中的表达水平,分析HOXD3过表达对乳腺癌细胞系MDA-MB-231和MDA-MB-435的干细胞生物标志物表达水平的影响;采用MTT法和集落形成实验分析HOXD3在乳腺癌细胞化疗耐药中的作用。  结果  乳腺癌组织中HOXD3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乳腺癌细胞系MDA-MB-231、MDA-MB-435和MCF-7的HOXD3 mRNA相对表达量均高于正常乳腺上皮细胞系MCF-10A(均P < 0.05)。顺铂或阿霉素耐药的细胞系MDA-MB-231和MDA-MB-435的半抑制浓度(half max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IC50)分别为(20.82±0.05)μmol/L和(19.69±0.47)μmol/L,或(32.26±0.23)mmol/L和(26.08±0.55)mmol/L,均高于对应原始细胞系(均P < 0.05);耐药倍数分别为2.47和3.10倍,或1.86和2.08倍。HOXD3过表达MDA-MB-231、MDA-MB-435的肿瘤球体数目、干细胞生物标志物的表达水平均明显增加(均P < 0.05)。  结论  HOXD3过表达对乳腺癌细胞干性的维持及化疗耐药性的发生发挥重要的作用,为制定针对肿瘤干细胞的分子靶向治疗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采用低剂量环磷酰胺(CTX)联合人参皂甙Rg3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观察其临床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对化疗后的晚期(Ⅲ、Ⅳ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进行临床随机研究,治疗组(38例):CTX 50mg每日一次联合参一胶囊20mg每日两次口服,3~6个月;对照组(34例):化疗后不用任何药物治疗.结果联合治疗组患者外周血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下降,T淋巴细胞亚群CD4+及CD4+/CD8+升高,病人生存质量及生存期提高.结论晚期NSCLC患者化疗后联合应用低剂量CTX联合人参皂甙Rg3是一种新的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及生存期.  相似文献   
9.
10.
与中青年患者相比 ,老年人急性白血病 (AL )预后差 ,化疗耐受性差 ,产生原发性耐药多 ,预后险恶。现对我院收治的 2 8例老年人 AL进行疗效分析。1 临床资料1.1  病例 我院自 1991年 1月~ 2 0 0 1年 12月共收治老年人AL 2 8例 ,男 19例、女 9例 ,中位年龄 6 4 .5 (6 0~ 77)岁 ,其中 6 0~ 6 9岁 2 2例 ,≥ 70岁 6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 (AML ) 19例(M1 3例、M2 6例、M31例、M4 3例、M54例、M6 2例 )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9例 (L1 6例、L2 2例、L31例 )。1.2   临床表现  2 8例中 2 3例 (82 .1% )以头昏、乏力起病 ,16例 (5 7.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