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4篇
临床医学   2篇
特种医学   6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8篇
  201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了解老年视力残疾人服务需求满足度的现状及关联因素.方法 基于2006年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数据获得老年视力残疾人样本24 017例,研究人口、健康、社会、经济4个变量与健康服务需求(第Ⅰ类)、基本生存服务需求(第Ⅱ类)、环境支持性服务需求(第Ⅲ类)满足之间的关系.结果 老年视力残疾人第Ⅰ、Ⅱ、Ⅲ类服务需求满足度分别为35.1%、9.3%和4.3%.参加养老保险(OR=1.64)、居住在城市(OR=1.54)、家庭人均年收入≥5 000元(OR=1.46)是老年视力残疾人第Ⅰ类需求获得满足的有利因素;年龄在≥80岁(OR=0.90)和男性(OR=0.93)是第Ⅰ类需求获得满足的不利因素.男性(OR=1.43)、居住在城市(OR=1.15)、鉴定为二级(OR=1.36)和一级(OR=1.70)残疾是第Ⅱ类需求获得满足的有利因素;年龄在15~59岁(OR=0.57)和≥60岁(OR=0.45)、家庭人均年收入在1 000~1 999元(OR=0.77)、2 000 ~4 999元(OR=0.58)和≥5 000元(OR=0.39)是第Ⅱ类需求获得满足的不利因素.居住在城市(OR=1.23)、鉴定为二级(OR=1.38)和一级(OR=1.34)残疾、参加养老保险(OR=1.62)和家庭人均年收入≥5 000元(OR=1.42)是第Ⅲ类需求获得满足的有利因素.结论 老年视力残疾人的满足程度普遍偏低,家庭收入水平、社会保险参与状况、年龄、残疾发现年龄、居住地、性别、残疾等级、婚姻、受教育程度是服务需求获得满足的重要关联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18F-氟脱氧葡萄糖(FDG) PET/CT与增强CT在成人原发前纵隔恶性肿瘤中的诊断价值,以提高对该部位病变的诊断水平。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19年5月在湖北文理学院附属医院(襄阳市中心医院)经病理证实的成人原发前纵隔肿瘤患者80例(恶性肿瘤35例、良性肿瘤45例),其中,男性46例、女性34例,年龄20~80(45.5±10.2)岁。所有患者均行全身18F-FDG PET/CT及胸部CT平扫+增强扫描,2种检查的间隔时间在2周内。分别计算并采用χ2检验比较18F-FDG PET/CT与增强CT扫描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率,采用χ2检验比较2种检查方法对不同类型恶性肿瘤的诊断效能。 结果 35例恶性肿瘤中胸腺癌15例,淋巴瘤10例,恶性生殖细胞瘤7例,神经内分泌癌、恶性黑色素瘤及滑膜肉瘤各1例。18F-FDG PET/CT诊断成人原发前纵隔恶性肿瘤的灵敏度[97.1%(34/35)]、特异度[93.3%(42/45)]及准确率[95.0%(76/80)]均高于增强CT[71.4%(25/35)、77.8%(35/45)、75.0%(60/80)],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612、4.357、12.471,均P<0.05);18F-FDG PET/CT对胸腺癌、淋巴瘤及恶性生殖细胞瘤诊断的准确率[93.3%(14/15)、100.0%(10/10)、85.7%(6/7)]均高于增强CT[60.0%(9/15)、50.0%(5/10)、28.6%(2/7)],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03、6.333、4.333,均P<0.05)。 结论 18F-FDG PET/CT对成人原发前纵隔恶性肿瘤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其诊断效能优于增强CT,可作为该病主要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成人腹部淋巴管瘤的临床资料、CT表现进行分析,结合文献对其进行总结、讨论,以提高其术前诊断正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罕见腹部淋巴管瘤的CT表现及临床资料,总结其诊治要点。结果:5例病变中,女性4例,男性1例,发病年龄37~59岁(平均51.6岁)。2例患者无明显临床症状而在体检时发现,其余3例均以腹部包块伴或不伴腹痛、腹胀为首发症状。3例患者存在腹部手术史,2例分别伴有外伤及输血史。病变体积均较大,最大径从4.3~33cm不等。呈爬行性或塑形生长,边界尚清,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占位效应致使临近组织结构受压移位。病变呈囊性者2例;囊实性者1例,其内可见线样钙化影;实质性者2例,病变周围可见清晰的包膜结构环绕。增强扫描病变部分示病灶囊壁及包膜轻度强化,部分病灶未见明显强化成分。病理证实4例为囊性淋巴管瘤,1例为海绵状淋巴管瘤,其中1例来源于脾脏,3例位于腹腔,1例位于腹膜后。确诊后均经手术完整切除,术后3年未见复发。结论:淋巴管瘤是成人腹部极少见的占位性病变,CT平扫及增强检查能够提供较多的诊断信息,根据其CT图像及临床资料特点,尤其是当患者有明确手术及外伤史,且病变为囊性并呈“爬行性生长”、临床出现巨大占位与轻微占位效应不相称时,首先考虑囊性淋巴管瘤的诊断,并在与腹部其他病变甄别后常可做出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4.
【】 目的 评价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应用于医学影像学的教学效果。方法 通过计算机检索CNKI、万方、维普数据库等,检索国内关于PBL对比以授课为基础的教学(lecture-based learning,LBL)在医学影像学教学中应用效果的研究。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15年4月。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后,使用RevMan5.2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14篇文献。统计结果显示:与LBL相比,PBL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医学影像学理论成绩[WMD=5.22,95%CI(3.06,7.37),P<0.001]、读片成绩[WMD=6.45,95%CI(4.77,8.12),P<0.001],更有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OR=10.16,95%CI(4.78,21.61),P<0.001]、团结协作能力[OR=5.45,95%CI(2.98,9.93),P<0.001]和分析问题能力[OR=5.59,95%CI(3.06,10.22),P<0.001] ,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医学影像学课程教学中使用PBL可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 Meta分析评估不同影像导航脑肿瘤切除术和传统手术对比治疗的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 PubMed、CBM、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 数据库至2014年11月15日,以获得有关不同影像导航脑肿瘤切除术的随机对照研究。采用 RevMan 5.3软件分析数据,计算比值比(OR)及95%的可信区间,检验异质性并寻找其来源,应用漏斗图评估发表偏倚。结果:总共纳入10篇随机对照研究(RCT),共计669例病人,其中影像导航手术者329例,传统手术者340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传统手术相比,影像导航切除脑肿瘤的全切率较高,术后功能障碍发生率减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全切率方面,不同影像导航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在降低术后功能障碍方面,术中磁共振优于超声,超声优于弥散张量成像(DTI)(P=0.02)。结论:影像导航脑肿瘤切除术相比传统手术可以提高肿瘤全切率,最大程度保护功能区,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氢质子磁共振波谱(proton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1 H MRS)对脑转移瘤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术后病理或临床证实脑转移瘤32例。所有患者MRS前均行MR平扫及增强扫描。3.0T MR多体素波谱(TE 144ms)扫描,分别于肿瘤实质、瘤周水肿及正常脑实质取感兴趣区(VOI),测量代谢物浓度,计算Cho/Cr、NAA/Cr、Cho/NAA值,比较肿瘤实质与正常脑实质、瘤周水肿与正常脑实质代谢物比值的差异,采用配对t检验。观察肿瘤实质是否出现1.3ppm脂峰(Lip)及可流动脂质。结果:肿瘤实质与正常脑实质代谢物比较,Cho/Cr增高、NAA/Cr降低、Cho/NAA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瘤周水肿与正常脑实质代谢物比较,Cho/Cr略有增高,NAA/Cr 略有降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Cho/NAA 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2例中24例出现Lip,出现率75%,15例出现可流动脂质,出现率46.9%。结论:脑转移瘤的MRS具有一定特征,脂峰及可流动脂质的出现有助于脑转移瘤的诊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纵隔原发性精原细胞瘤的 CT 表现及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经病理证实的纵隔精原细胞瘤患者的影像学及临床资料,观察病变的大小、密度、强化、边界、病理等影像及临床特点,总结其诊断及鉴别诊断要点。结果:5例病变均发生于男性,年龄16~66岁,中位年龄27岁,病变形态不规则,其中前上纵隔3例,前中上纵隔及后纵隔各1例,体积巨大,最大径约3.5~9.9cm,症状以胸部不适、疼痛或头颈部憋胀等多见。2例病变呈均匀低密度影伴轻度强化,其中1例于确诊1年后出现肝脏转移灶;3例低密度病灶内可见点片状更低密度区,肿块实质呈轻度或渐进性强化,临近血管不同程度地受压移位,以腔静脉为著,其中1例病灶可见大量迂曲血管影,并伴有颈部或腋窝淋巴结肿大。结论:青少年男性伴有前纵隔巨大肿块,密度较均匀且轻中度强化,病灶内见不同程度血管影时,排除继发性病变外应考虑到精原细胞瘤的可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成人原发前纵隔恶性肿瘤的多模态成像[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及电子发射体层摄影/计算机体层摄影(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PET/CT)]影像表现,以提高该部位疾病诊断水平。 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成人原发前纵隔恶性肿瘤患者20例的影像、临床及病理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20例患者均行胸部CT平扫及增强扫描,5例行MRI平扫及增强扫描,4例行双时相全身18氟脱氧葡萄糖(18F-fluorodeoxyglucose,18F-FDG) PET/CT检查。 结果20例中胸腺癌10例,CT示病灶内均可见多发或大片状囊变坏死区,1例见斑点状钙化,其中2例MRI示病灶呈不均匀长T1加权像(T1 weighted image,T1WI)、长T2加权像(T2 weighted image,T2WI)信号,3例全身18F-FDG PET/CT示病灶呈明显异常高代谢伴颈部、纵隔多发淋巴结转移,1例伴颅内转移,1例伴肝脏转移,增强后呈明显不均匀强化。淋巴瘤5例,CT示病灶呈较大不规则软组织影并包绕邻近大血管,2例见小片状囊变坏死区,其中1例全身18F-FDG PET/CT示病灶呈明显异常高代谢伴全身多发淋巴结及骨骼浸润,增强后呈轻中度强化。神经内分泌癌2例,CT示病灶内可见囊变坏死及分隔,增强后呈明显环形强化,分隔亦见强化。恶性生殖细胞瘤1例,CT示病灶内见囊变坏死区,MRI示病灶呈不均匀长T1WI长T2WI信号,并见短T1WI长T2WI脂肪信号,增强后呈不均匀明显强化。恶性黑色素瘤1例,CT示病灶内见大片状囊变坏死区,MRI显示病灶呈不均匀短T1WI短T2WI信号,增强后呈轻度不均匀强化。滑膜肉瘤1例,CT示肿块包绕周围血管并内见囊变坏死,MRI上呈不均匀长T1WI长T2WI信号,增强后呈明显不均匀强化。 结论多模态成像对成人原发前纵隔恶性肿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并有助于指导临床分期、治疗及疗效评估。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探讨沟通训练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住院的首发精神病患者120例,按住院单双号分成两组,每组6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进行沟通训练,观察6周。于训练前及训练6周末,应用BPRS评分量表、DASⅡ评定量表、社会功能评定量表(SSPI)评定训练对患者康复的影响。结果两组BPRS评分于训练3周及6周末均显著下降(P〈0.01),研究组干预后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则无显著变化(P〉0.5);DASⅡ总分及社交各项因子分均较培训前明显下降(P〈0.05),其中DASⅡ总分和与人相处方面改善差异有极其显著意义(P〈0.01);SSPI评分各因子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通过对首次住院精神病患者进行沟通训练,能显著提高患者的沟通能力,对于提升患者的自信心,促进患者参加人际交往都有积极作用,是一项有效地精神康复计划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