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1.
2.
3.
目的:建立经空肠外引流及经胃外引流的猪同种异体胰十二指肠移植动物模型,探索一种并发症少、外引流方式更符合生理要求的手术方式。方法:选择20~30 kg的封闭群白猪共24只,随机分为空肠引流(enteric drainage,ED)组、胃引流(stomachic drainage,SD)组,每组12只,组间再随机分为供、受体2组,每组6只,进行经腔静脉内外流经空肠外引流及经腔静脉内引流经胃外引流胰十二指肠移植。记录手术时间,观察受体猪术前24 h、麻醉开始前、胰腺切除后30 min、移植成功后动静脉开放时、动静脉开放后30 min、术后12 h、术后每天的血糖、胰岛素、胰高血糖素、血淀粉酶变化,观察术后并发症、移植物存活情况。结果:手术成功率为100%,SD组手术时间比ED组手术时间略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51)。ED组术后发生移植物静脉血栓形成、胰瘘各1例,SD组术后出现吻合口瘘1例。2组间各时段血糖、胰岛素、血清淀粉酶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581、P=0.831、P=0.983);组间胰高血糖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4 4),但结果可能为假阳性。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P=0.000、P=0.000、P=0.000)。结论:ED、SD 2种外引流术式的同种异体猪胰十二指肠移植手术操作可行,成功地建立了经空肠外引流及经胃外引流的猪同种异体胰十二指肠移植动物模型。SD有便于术后取病理活检来判断免疫排斥反应的优势,但2种术式在并发症、免疫排斥、病人生存率、移植物存活率等方面仍需要大量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复元活血汤合化积丸联合肝动脉栓塞化疗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按照便利抽样法选取原发性肝癌患者10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采取肝动脉栓塞化疗术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复元活血汤合化积丸治疗,治疗时间为6周,进行3年随访。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KPS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甲胎蛋白(AFP)水平,以及治疗后3年疾病复发、生存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研究组的KPS评分、HAMA评分、AFP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KPS评分高于对照组,HAMA评分、AFP水平低于对照组,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复发率研究组为13.73%,低于对照组的49.02%;研究组1年生存率、2年生存率、3年生存率分别为88.24%、76.47%、58.82%,高于对照组的66.67%、45.10%、29.41%,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研究组为47.06%,低于对照组的82.35%,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元活血汤合化积丸联合肝动脉栓塞化疗术治疗原发性肝癌,有助于降低患者的抑郁情况和AFP水平,减少肿瘤复发和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脾动脉部分栓塞术(PSE)联合活血化瘀中药治疗原发性肝癌(PHC)合并脾功能亢进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PHC合并脾功能亢进患者60例,根据入院序号奇偶性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0例。对照组行TACE联合PSE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增加活血化瘀中药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外周血细胞水平、脾脏大小、Child-Pugh分级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7 d,2组患者ALT、AST及TBil水平均明显升高(P均0.05),但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1~3个月2组患者外周血Plt、WBC及RBC均呈逐渐升高趋势(P均0.05),且同一时间点实验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3个月,实验组Child-Pugh A级比例明显升高而C级比例明显降低(P均0.05),且Child-Pugh分级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治疗后3个月脾脏厚度及治疗后1~3个月脾脏长度、实验组治疗后1~3个月脾脏厚度及长度均明显减小(P均0.05),且治疗后3个月实验组脾脏厚度及长度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均0.05)。2组患者均有发热、恶心、呕吐、胸腔积液、腹水、不同程度脾区疼痛等并发症,经对症治疗后均好转,无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及死亡者,2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ACE、PSE联合活血化瘀中药可明显升高PHC并脾功能亢进患者外周血细胞水平,改善患者肝功能,有效控制脾功能亢进,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对氧磷酶1基因(PON1)遗传多态性与海南汉族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ASCI)的关联性,为脑梗死预警体系及分子诊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19年3—12月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单纯性汉族ASCI患者作为试验组(n=142例),另选择同期在本院体格检查科体检的196例汉族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n=196例).采集外周血提取全基因组DNA,采用Snapshot技术对PON1基因上3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rs2074354、rs3917538和rs854565进行基因分型,并运用SNPstats软件进行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验证,然后采用SPSS 25.0对基因型、等位基因、单倍型分布频率的组间差异性进行分析.结果 PON1基因3个多态性位点均可检测出AA、AG、GG 3种基因型及A、G两种等位基因.两组在3个SNP位点基因型、等位基因、单倍型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O N1基因3个多态性位点rs2074354、rs3917538、rs854565的遗传多态性与海南地区汉族ASCI相关性不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