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7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14篇
中国医学   10篇
肿瘤学   8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6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患者男,59岁。6年前右颌下无明显诱因出现一花生米大肿物,无疼痛不适,肿物渐增大,且反复肿胀、流脓。临床检查:右颌下皮肤内收性皱缩,伸舌左偏,口角右偏,右侧颌下皮肤深处触及4cm×3cm大小不规则肿块,固定不活动。术中切开皮肤见颌下腺区3cm×3cm大小肿块,边界不清,颌下淋巴结、咬肌前淋巴结、颈深上淋巴结肿大,质地较硬。病理检查:圆形肿物3cm×2.5cm,表面不平,无包膜,切面灰红色,结节状,质地中等,见少许微囊和坏死,淋巴结3枚,大者1cm×1cm,切面灰白。镜下检查:高分化区瘤细胞排列成大小不等、形态不规则的肿瘤性血管,有的吻合成网状,内皮…  相似文献   
2.
患者男,18岁。左睾丸进行性无痛性肿大3月入院。入院查体:左侧睾丸约8cm×5cm×4cm,有明显沉重感,表面光滑,质韧,触之无明显疼痛,透光试验阴性,与附睾界限不清,双腹股沟区淋巴结未触及肿大;检验AFP379.9ng/m l,H CG<50m IU/m l;阴囊B超示左侧睾丸占位性病变,其内回声不均质,右睾丸未见异常。于2001-02-27行左睾丸切除、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术,术中见左睾丸约8cm×6cm×6cm,质地中等,与周围组织不粘连,鞘膜腔内少量血性积液。病理检查:巨检:睾丸体积约7.5cm×7.0cm×5.0cm,包膜完整,切面鱼肉样,灰白,质脆,有出血;镜检:肿瘤中见不成熟的软骨…  相似文献   
3.
对江育仁教授的学术思想进行了概括和总结,江老对小儿麻疹、肺炎、疳证、暑温等疾病提出了独特的治疗方案和“脾健不在补贵在运”的理论。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乳腺导管腺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乳腺导管腺瘤的临床表现、病理组织学、免疫表型特点及鉴别诊断,并结合文献进行复习。结果此肿瘤多发生于60岁以上妇女,通常是单发,多表现为乳晕周边的质硬类圆形小结节,一般无乳头溢液。肿块界限清楚,无包膜,切面灰白灰黄色,质韧。肿瘤组织学乳腺小叶结构模糊,中小导管增生扩张,局部被间质挤压变形,似癌的浸润形态;肿瘤由腺上皮和肌上皮两型细胞构成,可见大汗腺化生和鳞状上皮化生;基膜完整;纤维组织高度增生,发生黏液变性及软骨化生,弹力组织变性。免疫组化S-100可标记增生的肌上皮,Actin可标记完整的基膜。结论乳腺导管腺瘤是一种罕见的肿瘤,它起源于中等大小的乳腺导管,临床特征无特异性,易被误诊为乳腺纤维腺瘤、乳腺癌,细针吸取活检有利于术前疾病的定性,其组织学形态多样,可有多种变性和化生,需与多种乳腺的良恶性病变鉴别。  相似文献   
5.
陈凯教授谨守“久病入络,络病责瘀,虚,毒”论点,以凉血消斑,增液行舟,益气解毒,活血通络为大法治疗多形红斑,黄褐斑,硬皮病,银屑病,扁平疣等皮肤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患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时超氧化物自由基(O-·2)得不到充分清除,O-·2及其衍生的活性氧会损伤机体。用牛SOD治疗,可使其病情大为减轻,取得很好疗效,但异体酶可能发生抗原抗体反应,而用人SOD却无此缺点。我们试制成人红细胞SOD冻干制剂,完成了临床试验前一系列实验,已取得临床试验批准文号[(97)制申体第02号]。1 制剂质量按照血液制品的要求从健康采血员抽取抗凝血,分离出红细胞,按照McCordFridovich法提取SOD,但有部分改进,其试制品达到电泳纯、光谱纯,而且等电点、铜锌含量及亚基分子质量等理化常数符合纯S…  相似文献   
7.
患者男性,44岁。于10年前发现右腮腺区黄豆大小肿物,无疼痛及其他不适,肿物缓慢增大,6个月前在当地卫生院行“粉瘤”切除术,术中见肿物深在,即停止手术。术后肿物迅速增大,并伴有轻微疼痛。查体:颌面部不对称,右腮腺区可见一球形肿物,大小约4 cm×4 cm,边界清楚,表面呈结节状,质地中等,可活动,触压疼痛,肿物与皮肤瘢痕相连;无面瘫症状,颈部未触及明显肿大淋巴结,胸片阴性。临床诊断:腮腺肿瘤(良性可能性大)。行“右腮腺浅叶及肿物切除和面神经解剖术”,术中见肿物位于腮腺浅叶,与表面皮肤粘连,浅面有瘤芽形成,与深面的面神经分支无粘连,肿物…  相似文献   
8.
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后肛门直肠内压力变化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后患者肛门直肠内压力的变化,探讨其与吻合口瘘发生的关系。方法42例直肠癌前切除患者,术中将1根乳胶引流管和2根分别为10号、6号的吸痰管固定在一起,通过肛门置于肠腔,达吻合口上方约5 cm处,并将这3根引流管缝合固定在肛周皮肤上,分别接引流袋,术后采用中心静脉压测压系统,以静止测压法测定术后1~6 d内肛门直肠内压力的变化。结果术后2例发生吻合口瘘,未瘘组患者术后肛门直肠内压力变化呈先增高后降低的趋势,第4 d压力最高;而吻合瘘组患者的肛门直肠内压基本呈持续增高的趋势。吻合口瘘组第4、5、6 d的压力均高于未瘘组。结论术后肛门直肠内压力的变化与吻合口瘘的发生有关,可能是导致术后吻合口瘘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急性儿童系统性EB病毒阳性T细胞淋巴组织增殖性疾病的发病机制、临床病理特征及鉴别诊断要点,以缩短诊断时间和减少误诊。方法:结合文献分析1例急性儿童系统性EB病毒阳性T细胞淋巴组织增殖性疾病死亡病例的临床症状和体征、病理特征及免疫组织化学、EBER原位杂交、基因克隆重排结果等。结果:急性儿童系统性EB病毒阳性T细胞淋巴组织增殖性疾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嗜血综合征,包括发热、淋巴结及肝脾肿大、外周血三系减少,可伴有腹水及胸腔积液,血清EB病毒载量增高、血清铁蛋白明显增高,肝肾功能、凝血、血脂等均异常;骨髓涂片示异型淋巴细胞约占18%,并可见嗜血现象。淋巴结活检示其结构破坏,淋巴滤泡减少,T区明显扩大,可见轻-中度异型淋巴细胞;淋巴窦扩张,组织细胞增生,可见嗜血现象,间质血管增生。免疫组化证实EB病毒感染的细胞毒性T细胞构成病变主体;EBER原位杂交部分淋巴细胞胞核阳性;淋巴结组织标本基因重排示TCR基因发生克隆性重排,患者在发病第27天因多脏器衰竭死亡。结论:急性儿童系统性EB病毒阳性T细胞淋巴组织增殖性疾病是一种系统性病变,部分患者病情急剧恶化死于严重并发症。该病病情多较复杂,且与其它疾病存在重叠或交叉,早期确诊困难,目前证实其中T淋巴细胞增生为克隆性增生,为T细胞淋巴瘤。应提高对其病理认识,并紧密结合临床、检验、免疫表型、基因重排等因素,减少治疗延误。  相似文献   
10.
胎肌条件培养液中有效成份的研究黄友章1汪声恒1李培峰2刘福陆2经多年研究,我们发现常用于体外CFU-GM增殖的胎肌条件培养液(FMCM),具有多种其它功能,如非特异性地保护多种造血祖细胞减轻理化损伤效应[1],促进受超低温损伤的CFU-GM的恢复[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