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6篇
临床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3篇
肿瘤学   3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背景与目的:恶性肿瘤是全球重大的公共健康问题,患者生存率是评价恶性肿瘤诊治水平的重要指标。通过描述以医院登记为基础的20万例恶性肿瘤患者的生存情况,以真实世界数据从一个侧面反映我国恶性肿瘤的治疗效果。方法:纳入2008年1月1日—2017年12月31日之间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确诊为恶性肿瘤并接受住院治疗的患者共计202 542例。通过患者复诊病史资料、电话随访及死因数据链接等方式收集生存随访信息,随访统计时间截至2019年11月30日。应用寿命表法估计各个病种1年、3年和5年总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OS),以性别、年龄组、首次治疗时间分层。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绘制各病种的总体生存曲线。结果:患者总体的1年、3年、5年OS分别为89.8%、77.4%和71.0%;男性患者5年OS为58.8%,女性患者为78.7%。在常见的恶性肿瘤中,甲状腺癌患者的5年OS最高,为98.6%;胰腺癌患者最低,为11.4%。2013—2017年首次治疗的乳腺癌、肺癌和肾癌患者5年OS分别为90.0%、55.9%和80.7%,显著高于2008—2012年首次治疗患者,其他肿瘤未见显著上升。结论:大部分恶性肿瘤患者经规范诊治可以获得较为理想的预后,女性生存情况显著优于男性,乳腺癌和肺癌患者的生存改善可能归功于新的临床治疗和早诊手段。  相似文献   
2.
背景与目的:放射治疗是乳腺癌骨转移姑息性治疗的有效方法,本文通过对乳腺癌骨转移接受放射治疗患者的临床特征、治疗情况的分析,探讨了影响局部控制及生存率的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了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放疗科2000年1月-2005年8月收治的186例乳腺癌术后因骨转移而接受放射治疗的患者,其中323处骨转移灶接受了放疗,316处有临床症状.放疗技术采用单一野或前后对穿野的 60Co或6MV X线,照射剂量范围为20~60 Gy,中位剂量30 Gy.结果:乳腺癌骨转移好发部位在胸腰椎、肋骨和髂骨.全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34个月,术后首发为单纯骨转移的112例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37.5个月.放疗后临床缓解(PR CR)者占90.8%(287/316处),完全缓解者占42.1%(133/316处).临床症状缓解起始时间在4周以内者占75.3%(238/316),缓解持续中位时间为23个月.生物等效剂量达到39 Gy及以上剂量组患者的中位缓解时间在22个月及以上,而30 Gy及以下者仅为8个月.多因素分析显示激素受体情况、转移淋巴结数目、内脏转移情况、初发单/多发骨转移情况是影响乳腺癌骨转移患者生存率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放射治疗是乳腺癌骨转移患者姑息治疗的有效方法,大部分患者能达到临床缓解,缓解时间约占中位生存时间的2/3.生物等效剂量达到39 Gy及以上能获得更长的缓解时间.激素受体情况、转移淋巴结数目、内脏转移情况、初发单/多发骨转移情况是影响乳腺癌骨转移患者生存率的独立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3.
Objective To quantitatively analyze the image quality of megavoltage cone-beam CT (MVCBCT) under different scanning conditions to provide reference in clinical applications. Methods Si-emens ONCOR linear accelerator with MVCBCT was used to scan the phantom under different conditions. The image quality was evaluated in terms of image noise, uniformity, spatial resolution, contrast resolution, the number of Monitor Units(MUs) used in imaging,and the size of the reconstruction matrix. The comparison of the image quality between MVCBCT and conventional simulator CT was also analyzed. Results The image noise was de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number of MUs. The uniformity index showed that the system u-niformity was weakly dependent on MU numbers or the size of the reconstruction matrix. Except for the ima-ges with 5 MUs,all other images had the spatial resolution of 0.4 lp/mm with a reconstruction matrix of 256 ×256. Better low contrast resolution was achieved by using more MUs. For typical pelvis and head-and-neck patients,the imaging dose at the center was 0.8 cGy/MU and 0.7 cGy/MU, respectively,and the maxi-mum dose was about 1.2 cGy/MU. For typical abdomen patients,the image maximum dose and center dose was 1.3 cGy/MU and 0.7 cGy/MU,respectively. Conclusions The image quality of MVCBCT is inferior to the conventional kilo-voltage CT. However,with the optimization of the parameters in imaging,we can a-chieve sufficient image contrast in the bone,air and some soft-tissue structures with low imaging dose to pa-tients. Such images can be used for IGRT.  相似文献   
4.
急性四肢血管损伤可引起肢体缺血,坏死、严重可引起致命的出血、休克。如延误诊治和或处理不当均可造成残废或死亡。四肢血管损伤的处理原则是首先止血、补充血容量,抢救休克以挽救生命,然后是果断、及时、正确地处理血管损伤以挽救患肢体。我院外科自1984年8月~1991年6月共收治急性四肢血管损伤31例,行57例次手术。本组截肢2例、死亡3例。  相似文献   
5.
朱骥  王元贵 《安徽医学》1993,14(3):31-32
<正> 自1949年Ridley首次植入人工晶体以来,现在世界各国已得到广泛的应用。我们从开展此手术以来,已成功植入46例(46只眼),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本文仅就植入不成功的病例进行回顾分析如下: 临床资料本组术前计划进行现代白内障囊外摘出术+后房型人工晶体一期植入的17例老年性成熟期白内障病人,术中15例发生后囊破损而放弃植入人工晶体,2例因术中眼压控制不理想。后囊膜前膨,前房不能形成,造成手术困难,放弃植入。  相似文献   
6.
急性四肢血管损伤可引起肢体缺血,坏死、严重者可引起致命的出血、休克。如延误诊治和或处理不当均可造成残废或死亡。四肢血管损伤的处理原则是首先止血、补充血容量,抢救休克以挽救生命,然后是果断、及时、正确地处理血管损伤以挽救患者肢体。我院外科自1984年8月~1991年6月共收治急性四肢血管损伤31例,行57例次手术。本组截肢2例、死亡3例。  相似文献   
7.
[简评]   CRITICS研究显示,在接受了新辅助化疗的可切除胃癌患者中,辅助化放疗未显示出对辅助化疗的治疗获益。虽然是一项阴性的研究,但其中有些细节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首先,研究者对胃癌患者的治疗完成度估计不足。由于疾病进展、无法耐受等因素,仅有60%的患者进入辅助治疗,50%的患者完成辅助治疗,这与研究者预设的2%脱落率相差甚远。很显然,受试人群的大量脱落最直接的结果就是造成样本量偏低,统计效能不足以检验出2组的差异。随机时间点后移至辅助治疗前对于高脱落的治疗方案或许更为合适。   其次,2017年ASCO会议报道了FLOT4研究的结果,表明围手术期FLOT方案(多西他赛,奥沙利铂,氟尿嘧啶,亚叶酸钙)对比ECF方案(表柔比星,顺铂,氟尿嘧啶)可改善患者的预后。有鉴于此,CRITICS研究结论的实用性将再打折扣。   再次,胃癌放疗关注点逐渐转向术前。术前放疗的优势在于肿瘤降期、提高R0切除率及耐受性更好。在食管癌和直肠癌中术前放化疗已成为标准治疗模式。正在开展的TopGear研究探讨了围手术期化疗加术前放化疗的作用,初步结果显示,约92%的患者完成了术前放化疗。在CRITICS Ⅱ研究设计中,化放疗即被前移至新辅助阶段进行。   最后,亚组分析的探索有利于寻找潜在的生物标志物。但不同于ARTIST研究,Lauren分型为肠型的患者显示出对辅助化疗更优的结果。这种结果的不一致也对肠型胃癌是否是放疗的真正获益亚组提出了挑战。同时,本研究未对淋巴结阳性的患者进行亚组分析,令人无法判断这一指标的预测价值。   虽然CRITICS研究未能达到预期的阳性结果,但通过围手术期治疗模式的摸索,为下一步研究提供了佐证。  相似文献   
8.
根治术后盆腔复发直肠癌疗效及预后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直肠癌根治术后盆腔复发规律以及放疗疗效和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2000-2006年直肠癌根治术后盆腔复发接受放疗患者93例,分别为单纯放疗21例、放化疗56例、放疗结合手术和(或)化疗16例.放疗采用60Co或加速器X线,中位剂量59.4Gy,其中90例采用常规分割技术.68例患者放疗后接受了1~8个(中位数3个)疗程化疗,42例行同步放化疗,多为氟尿嘧啶为主的化疗方案.16例患者在放疗后接受了复发灶切除术,其中RO切除7例,姑息性肿块切除9例.结果 全组共132处复发,常见复发部位为直肠周围(31.8%)和骶前区(30.3%),髂外淋巴结和腹股沟淋巴结少见(1.5%和3.0%).总随访率为92%,随访满2、5年者分别为39、4例.有局部症状的84例患者中83%(70例)放疗后症状缓解.全组2、5年局部无进展率分别为49%、22%,2、5年生存率分别为46%、14%.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复发后治疗方法是影响直肠癌根治术后复发的局部无进展率的独立预后因素,复发灶最大径、无病间期、放疗后有无远处转移是影响直肠癌根治术后复发患者生存率的独立顶后因素.结论 直肠周围区、骶前区、髂内淋巴结区是直肠癌主要复发部位;放疗可明显改善直肠癌根治术后盆腔复发患者的症状和提高生存质量,放疗联合手术和(或)化疗可提高直肠癌根治术后复发的局部无进展率,复发灶直径>5 cm、无病间期<2年、放疗后有远处转移是影响预后的因素.  相似文献   
9.
军训致外伤性眼内出血145例治疗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骥  高平 《武警医学》1996,7(4):245-246
军训致外伤性眼内出血145例治疗探讨武警安徽总队医院眼科朱骥,高平,鲍春华(合肥230041)关键词军事训练伤,眼外伤,眼内出血,高压氧1984年1月~1994年12月我们收治军训所致外伤性眼内出血患者145例,现将治疗体会、军训中的致伤原因及预防措...  相似文献   
10.
Objective To quantitatively analyze the image quality of megavoltage cone-beam CT (MVCBCT) under different scanning conditions to provide reference in clinical applications. Methods Si-emens ONCOR linear accelerator with MVCBCT was used to scan the phantom under different conditions. The image quality was evaluated in terms of image noise, uniformity, spatial resolution, contrast resolution, the number of Monitor Units(MUs) used in imaging,and the size of the reconstruction matrix. The comparison of the image quality between MVCBCT and conventional simulator CT was also analyzed. Results The image noise was de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number of MUs. The uniformity index showed that the system u-niformity was weakly dependent on MU numbers or the size of the reconstruction matrix. Except for the ima-ges with 5 MUs,all other images had the spatial resolution of 0.4 lp/mm with a reconstruction matrix of 256 ×256. Better low contrast resolution was achieved by using more MUs. For typical pelvis and head-and-neck patients,the imaging dose at the center was 0.8 cGy/MU and 0.7 cGy/MU, respectively,and the maxi-mum dose was about 1.2 cGy/MU. For typical abdomen patients,the image maximum dose and center dose was 1.3 cGy/MU and 0.7 cGy/MU,respectively. Conclusions The image quality of MVCBCT is inferior to the conventional kilo-voltage CT. However,with the optimization of the parameters in imaging,we can a-chieve sufficient image contrast in the bone,air and some soft-tissue structures with low imaging dose to pa-tients. Such images can be used for IGR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