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临床医学   7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周期蛋白基因D1(CyclinD1)和核转录因子-κB(NF -κB)在5 氟脲嘧啶(5 - Fu)诱导肝癌细胞凋亡过程中的表达及其对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人肝癌细胞株SMMC- 772 1,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5 Fu对SMMC -772 1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免疫印迹分析cyclinD1表达差异;用TransAM核转录因子活性检测试剂盒检测NF κB活性;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检测NF κBp65入核情况。结果 5 Fu可诱导SMMC -772 1细胞凋亡,5 0、10 0、2 0 0 μg/ml 5 Fu分别作用2 4h后,其诱导细胞凋亡率分别为13 .2 % ,2 1.7%和3 5 .9% ,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 <0 .0 5 )。随着5- Fu浓度的增加,S期细胞比例和细胞增殖指数增加,CyclinD1蛋白的表达逐渐增强,NF -κBp65被激活并入核。结论 5 -Fu可诱导肝癌SMMC 772 1细胞凋亡;NF- κB在5 - Fu诱导肝癌细胞凋亡同时被激活;其下调基因CyclinD1过度表达可能是促进细胞增殖、对抗细胞凋亡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
1病例资料患者,男性,38岁,因“发现肝脏占位8个月,上腹部不适伴低热1周”,于2008年6月10日入院。入院前8个月在外院体检时彩超意外发现“肝内占位性病变”,CT强化检查考虑“肝血管瘤”,患者无不适感觉,未作任何治疗。入院前1周出现持续低热,并伴有右上腹间断性胀痛,复查彩超、CT提示“原发性肝癌”(图1A)。入院后查体:皮肤、巩膜无黄染,无肝掌及蜘蛛痣,肝脏右肋下2指,质韧,无明显压痛,肝区叩痛阴性,移动性浊音阴性;乙肝HBsAg、HBeAg、HbcAb阳性;AFP 13.58 ng/ml,CEA 1.78 ng/ml,CA-199 4.29 U/ml,肝功能正常,Child A级;MRI显示肝脏内信号欠均匀,呈网格状改变,肝脏右叶可见一较大异常信号影,约9 cm×7 cm×5 cm,T1呈略低信号,T2呈高信号,信号不均匀,增强后周边部不均匀强化,考虑原发性肝癌可能性大。于2008年6月13日全麻下剖腹探查,术中探查肿块约7 cm×6 cm,灰白色,呈膨胀性生长,位于肝脏Ⅴ、Ⅷ段,周边一1 cm×0.5 cm的小卫星灶,边界尚清楚,质硬(图1B),肝脏其他区域呈小结节性肝硬化,符合“原发性肝癌”。阻断第一肝门,距肿瘤外2 cm切除,合掌法缝合切面。术后病理:镜检显示肿瘤组织内呈现出2种不同的细胞成分,分区存在,相互之间无移行,一种为多边形瘤细胞,胞质丰富或疏松透亮,核圆形,呈粗梁索排列,梁索间血窦衬覆扁平内皮细胞,另一种为多形性瘤细胞,胞质嗜伊红,核圆形或椭圆形,核大深染,核分裂多见,排列较为密集(图1C);免疫组化:CEA(-)、AFP(±)、CD117(-)、Bcl-2(-)、CK7(-)、CK19(-)、SMA(-)、S-100(-)、CD34(-)、CD99(-)、Desmin(-)、Vimentin()、AE1/AE3()、HMB45(-)。病理诊断:肝细胞肝癌肉瘤样变伴坏死。  相似文献   
3.
目前,钙调磷酸酶抑制剂(CNI)是肝移植术后常用的主要免疫抑制剂.但其具有一定的肝肾毒性[1].因此,对于术后需长期服用CNI.特别是发生肾功能不全的肝移植受者,应密切监测受者的肝肾功能及合理渊整免疫抑制方案.2002年12月至2007年12月,我们对郎分肝移植术后出现肝肾功能不全的受者,采用以两罗莫司替代CNI的方案,以改善肝肾功能,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端粒酶通过合成端粒重复序列使肿瘤细胞具有无限增殖的特性。在人类多数肿瘤中已检测到了端粒酶活性。本文采用细胞免疫荧光染色技术及流式细胞术对肝细胞癌组织端粒酶和DNA 含量进行定量检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以1998年6月至2000年6月实行手术的32例肝细胞癌为研究对象,分别取癌组织及正常肝组织约1cm×1cm×1cm 置于70%酒精中固定,4℃冰箱保存。所有标本经病  相似文献   
5.
231例240次肝移植手术方式回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回顾性分析 2 31例 2 4 0次肝移植的手术方式 ,总结肝移植手术的经验。方法 对 2 0 0 1年10月~ 2 0 0 4年 9月实施的 2 31例 2 4 0次肝移植手术方式进行回顾性分析 ,分析比较经典原位肝移植术、改良背驮式肝移植术及腔静脉成形式肝移植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经典原位肝移植术、改良背驮式肝移植术和腔静脉成形式肝移植术的手术时间分别为 (5 .7± 0 .6 )h、(6 .5± 1.3)h和 (4 .5± 0 .5 )h(P <0 .0 5 ) ,术中无肝期时间分别为 (4 7± 7)min、(4 9± 8)min和 (4 8± 7)min(P >0 .0 5 ) ,术中出血量分别为 (195 0± 5 6 0 )ml、(2 15 0± 85 0 )ml和 (16 5 0± 5 10 )ml(P <0 .0 5 ) ,术后肾功能不全发生率分别为 9.0 %、4 .3%和 11.1% (P <0 .0 5 ) ,围手术期生存率分别为 92 .4 % (11/ 14 4例次 )、91.3% (6 / 6 9例次 )和 88.9(3/ 2 7例次 ) (P >0 .0 5 )。结论 腔静脉成形式肝移植术可缩短手术时间 ,且术中出血量较经典原位肝移植术和改良背驮式肝移植术少 ,改良背驮式肝移植术对肾功能的影响较经典原位肝移植术和腔静脉成形式肝移植术小 ,但 3种手术方式围手术期生存率的差异无显著性。 3种手术方式各有利弊 ,应根据不同病情合理选择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阿霉素诱导肝癌细胞凋亡过程中的表达及其对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肝癌细胞株BEL-7402,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阿霉素对BEL-7402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检测不同浓度阿霉素处理BEL-7402细胞后核因子κB(NF-κB)p65亚基入核情况;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细胞周期基因D1(cyclin D1)表达的差异。结果阿霉素诱导BEL-7402细胞凋亡具有时效和量效关系,1、10、100 mg/L作用24小时后,其诱导细胞凋亡率分别为(13.80±1.20)%、(23.73±3.01)%和(30.02±3.85)%,与对照组(5.20±0.98)%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阿霉素用药浓度的增加,S期细胞比例和细胞增殖指数增加,NF-κBp65被激活并入核,其下游cyclin D1基因的表达逐渐增强。结论阿霉素诱导肝癌BEL-7402细胞凋亡的同时可激活NF-κB;其下游基因cyclin D1过度表达可能是促进细胞增殖、对抗细胞凋亡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首次发现的乳糖发酵鼠伤寒沙门菌腹泻病例株的耐药型和分子型特征, 优化网络实验室检测方法。方法 网络参比实验室分别使用系统生化鉴定、血清分型鉴定、纸片扩散法和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型对菌株进行生化特征和血清型、耐药表型和分子型的复核鉴定。结果 菌株符合乳糖发酵的鼠伤寒沙门菌表型特征, 耐药型为多重耐药株, PFGE图谱经本地数据库比对属于新的分子型, 其遗传特征归属于本地的流行大克隆。结论 乳糖发酵的非伤寒沙门菌病例菌株的发现过程和鉴定对诊断和治疗感染性疾病、优化实验室检测流程、提升网络实验室的能力、阐述肠道菌遗传进化的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具有多重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他克莫司(FK506)对5-氟尿嘧啶(5-FU)诱导肝癌SMMC-7721细胞凋亡的影响,并对其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体外培养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5-FU及联合FK506对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影响;TransAM NF-κB核转录因子活性检测试剂盒检测NF-κB p65活性;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检测NF-κB p65激活后入核情况;免疫印迹分析Cyclin D1蛋白表达差异.结果:5-FU可诱导肝癌细胞凋亡,其作用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强(P<0.05);随着5-FU用药浓度的增加,S期细胞比例和细胞增殖指数(PI)也增加; 5-FU可激活NF-κB而入核,Cyclin D1蛋白的表达逐渐增强.FK506预处理增强了5-FU诱导SMMC-7721细胞凋亡的作用,同时S期细胞比例和PI也减少; FK506预处理可抑制NF-κB入核,并可下调Cyclin D1基因的表达.结论:FK506能够协同5-FU诱导肝癌细胞株凋亡,增强肝癌细胞株对5-FU的敏感性,这种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NF-κB活性进而下调Cyclin D1基因的表达,导致G0/G1期停滞而实现.  相似文献   
9.
急诊分级分诊是指通过对患者的病情进行简短的临床评估,依据其病情的轻重缓急安排优先诊疗次序,合理分配医疗资源,目标是在正确的时间、地点对患者实施正确的医疗帮助[1-2].目前,国内急诊分级分诊系统尚无统一的模式和标准,部分医院参考国外分诊标准,制定了符合各自院情的分级分诊标准,但普遍存在指标不细化、准确性差和信息化落后等问题[3-4].2013年以来,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北院急重症医学科以卫生部《急诊患者病情分级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5]为基础,制定了可量化的成人急诊分级分诊标准,设计了急诊分级分诊管理软件,应用于临床实践,并持续分诊质量改进,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0.
胆总管下段属肝外胆管的隐蔽部分 ,该部位的结石特别是胆总管出口部结石在诊断和治疗上有其值得注意的地方。我院 1996年 1月— 2 0 0 1年 12月手术治疗的胆管结石患者中属胆总管下段结石 76例 ,现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76例中男 2 9例 ,女 4 7例。年龄 2 6~ 78岁 ,平均 4 5 .6岁。症状 :单纯右上腹痛 3例 ,发热并腹痛 5 3例 ,夏科三联征(腹痛、畏寒高热、黄疸 ) 18例 ,四联征 (腹痛、畏寒高热、黄疸、休克 ) 2例。确诊方式 :B超确诊 4 6例 ,胆道造影确诊 14例 ,CT确诊 12例 ,未作任何检查经急诊剖腹探查确诊 4例。 76例中 ,并发胆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