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肿瘤学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目的了解人体前胸矢状面倾斜度的大小及对放疗剂量分布的影响。方法选择126例患者行胸部CT扫描并予正中矢状面重建。分别测定上中下胸廓层面前后体表中线至脊髓距离及各层上下间距,计算出前胸倾斜度。查TMR表得出中平面深度及脊髓深度处上中胸及中下胸层面剂量误差。结果前野各层面至脊髓距离变化较大,后野变化较小。人体前胸倾斜度范围为25~56°。上中胸段组的上下缘剂量误差较大,躯体中平面平均相差8%,脊髓17%。中下胸段组剂量误差较小,躯体中平面4%,脊髓7%。误差随倾斜角度增加而增加。根据倾斜度得出合适的楔形板修正角度大约为10~35°。结论人体前胸矢状面存在自然倾斜度,这种倾斜影响前野剂量分布,应予以个体化修正。建议根据角度的大小选择合适的头足向楔形板优化。  相似文献   
2.
骨外伤为一种十分常见的疾病 ,过去较多依靠X线平片确诊 ,但对于结构复杂的关节 ,如髋臼骨折、胫骨平台骨折、跟骨骨折、儿童肘关节构成骨骨折、颅面骨骨折等 ,常规X线平片显示常不满意 ,临床处理方法也往往不能完全准确 ,估测预后带有一定盲目性。螺旋CT(SCT)扫描在骨外伤显示上具有明显优越性。本文收集 1999年 6月至 2 0 0 0年 5月复杂骨、关节外伤病例 77例 ,总结SCT扫描技术和临床应用价值。1 临床资料1.1 研究方法 扫描设备为GEHispeedCT/i螺旋CT机 ,扫描条件 :12 0kV、2 0 0MA ,螺旋扫描准直为 1、3…  相似文献   
3.
PFNA治疗股骨转子间伴或不伴外侧壁骨折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PFNA治疗股骨转子间伴或不伴外侧壁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 年5 月至2011 年6 月应用PFNA治疗102 例股骨转子间骨折资料。术前根据CT 三维重建图像所示外侧壁情况分为2 组: 外侧壁骨折组(A 组, 41 例, 其中AO/OTA 31-A2 型5 例, 31-A3 型36 例), 外侧壁未骨折组(B 组, 61 例, 均为AO/OTA 31-A2 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 天数, 根据术后2 周的X 线片及CT 三维重建图像比较外侧壁爆裂情况。采用老年髋部骨折功能恢复量表(functional recovery scale, FRS)对术后疗效进行评估。结果 A 组手术时间为(56±8)min、术中出血量为(238±21)ml、住: 天数为(17±3)d, 均高于B 组的(45±6)min、(175±11)ml、(15±3)d, 两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术后X 线片示A 组8 例(19.5豫, 8/41)、B 组3例(4.9豫, 3/61)发生外侧壁爆裂;而术后CT三维重建示A组36 例(87.8豫, 36/41)、B 组45 例(73.8豫, 45/61)发生外侧壁爆裂。82 例患者获得随访, 随访时间6~35 个月, 平均19.5 个月。随访时间在1 年以上有56 例, FRS 评分: A 组为(64.2±4.8)分, B 组为(76.5±7.9)分。结论 PFNA 治疗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时, 容易造成股骨转子外侧壁骨折或加重外侧壁损伤, 影响患者髋部功能恢复。CT三维重建技术可有效评估该类医原性创伤。  相似文献   
4.
卵巢纤维瘤的MRI表现与病理对照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结合病理表现,探讨卵巢纤维瘤的MRI分型及其影像特点.方法 回顾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15例卵巢纤维瘤的临床、MRI和病理资料.结果 15例中,所有肿瘤边缘均清楚,发生在绝经后10例,伴有腹水6例.卵巢纤维瘤MRI表现拟分为三种类型:①均质型6例;②变性型7例;③出血型2例.结论 卵巢纤维瘤MRI表现呈多样化,在T2WI上瘤体大部或部分呈现明显低信号为其特征性的MRI表现.  相似文献   
5.
DWI及FLAIR技术在不同时期脑梗死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 :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像 (DWI)及液体衰减反转恢复 (FLAIR)技术对不同阶段脑梗死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 :5 4例脑梗死患者共计完成 75例次DWI及FLAIR成像检查 (超急性 8例 ,急性期 30例 ,亚急性 15例 ,慢性期 2 2例 )。分析不同时期梗死灶在各序列的表现 ,并比较不同序列上病变核心与对侧相应部位正常脑组织信号强度比 (rDWI、rFLAIR)。结果 :①超急性脑梗死灶DWI为高信号 ,FLAIR为等信号 ,rDWI与rFLAIR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0 3)。②急性期病灶DWI表现为高信号 ,FLAIR为略高、高信号 ;信号强度比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0 1) ,DWI优于FLAIR。③亚急性期脑梗死灶DWI、FLAIR均以高信号为主 ,两者间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85 )。④慢性期信号强度比差异无显著性 (P =0 6 4 2 ) ,但DWI表现不一 ,而FLAIR上表现一致 ,均为高信号。结论 :磁共振弥散加权像 (DWI)及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AIR)技术对于不同时期脑梗死具有重要价值。DWI对超急性、急性期脑梗死的诊断优于FLAIR ;亚急性期内两种方法基本相同 ;慢性期总体上不如FLAIR。  相似文献   
6.
脂肪抑制技术在骨肉瘤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资料与方法 1.1 患者资料收集本院自1994年~2003年1月的临床、病理资料完整的骨肉瘤患者38例,男19例,女19例,年龄7~24岁,平均13.7岁,包括骨母细胞型34例,软骨母细胞型3例,毛细血管扩张型1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