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4篇
耳鼻咽喉   6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20篇
特种医学   32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摘要】 目的 探讨机械取栓治疗急性颅内大血管闭塞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及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9年7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机械取栓治疗的急性颅内大血管闭塞性脑卒中患者临床和影像学资料。根据术后3个月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将337例入组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mRS评分0~2分,188例(55.8%)]和预后不良组[mRS评分3~6分,149例(44.2%)]。分析两组患者年龄、高危因素、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闭塞部位(颈内动脉、大脑中动脉和椎-基底动脉)、发病-股动脉穿刺时间(OTP)、股动脉穿刺-血管再通时间(PTR)、术后即刻再通效果[改良脑梗死溶栓(mTICI)治疗后血流分级]、症状性脑出血[欧洲急性脑卒中协作研究(ECASS)组Ⅱ标准]及术后3个月预后。对预后影响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 两组患者年龄、入院NIHSS评分、伴高血压、伴糖尿病、血管闭塞部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基线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脑中动脉闭塞再通患者预后良好率显著高于颈内动脉、椎-基底动脉闭塞患者(P=0.02)。预后良好组患者OTP、PTR显著短于预后不良组(360 min对405 min,P=0.01;80 min对100 min,P<0.001)。预后良好组患者血管成功再通率显著高于预后不良组(91.0%对78.5%,P<0.001),术后症状性脑出血发生率显著低于预后不良组(8.5%对28.9%,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龄(OR=1.042,95%Cl=1.018~1.066)、伴糖尿病(OR=1.930,95%Cl=1.100~3.385)、入院高NIHSS评分(OR=1.286,95%C1=1.190~1.390)、PTR较长(OR=1.007,95%CI=1.001~1.013)、术后症状性脑出血(OR=3.082,95%Cl=1.419~6.695)均为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机械取栓治疗急性颅内大血管闭塞有较高的血管再通率和预后良好率。高龄、伴糖尿病、入院高NIHSS评分、PTR较长、术后症状性脑出血均为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灵芝孢子油对6-羟多巴(6-OHDA)帕金森病(PD)大鼠模型行为学及病理改变的影响,探讨该药对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方法]10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20只、6-OHDA组40只、灵芝孢子油 6-OHDA组40只.通过脑部立体定向法将6-OHDA注射到SD大鼠一侧黑质致密部建立6-OHDA大鼠PD模型,灵芝孢子油 6-OHDA组在造模前3 d开始给灵芝孢子油每天500 mg/kg,连续10 d.6-OHDA组喂食生理盐水做对照.造模后每周给予阿朴吗啡观察大鼠旋转行为的变化,4周后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大鼠纹状体多巴胺及其代谢物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黑质致密部酪氨酸羟化酶(TH)阳性细胞数量,western blot法对TH蛋白进行半定量测定.[结果]①灵芝孢子油 6-OHDA组出现旋转行为的大鼠比例为10%,6-OHDA组为4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②纹状体多巴胺及其代谢物含量在两组间存在差异,多巴胺手术侧含量/手术对侧含量在灵芝孢子油 6-OHDA组为(60.12±7.5)%,在6-OHDA组为(38.58±7.26)%.③在黑质致密带区灵芝孢子油 6-OHDA组的TH免疫阳性细胞及TH蛋白表达量均较6-OHDA组显著增多.[结论]灵芝孢子油能明显改善6-OHDA大鼠模型行为学,增加纹状体多巴胺及其代谢物含量并提高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残存率,提示灵芝孢子油可能具有减缓PD病变进程的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自1993年1月至1996年1月,使用中、西药物联合高压氧治疗特发性突聋,并以单纯药物治疗作为对照组,就66例(70耳)进行对比观察。结果表明,联合高压氧组的有效率和语频听阈均值提高幅度都优于对照组(p<0.05)。无论对照组或联合高压氧组,发病4周内开始治疗疗效好;联合高压氧组在发病4周以后开始治疗的疗效,虽然比发病4周内略差.但仍优于对照组(p<0.05)。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微量元素锌与儿童反复鼻出血的关系,我们对60例反复鼻出血儿童进行发锌含量测定,并对其中28例予以补锌治疗,取得较好效果,报道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疾病组为60例反复鼻出血儿童,每年鼻出血次数在5次以上,出血原因均为鼻中隔黎氏区粘膜糜烂,并排除血液系统疾病、鼻腔、肿瘤、外伤等。60例中男性39例,女性21例,年龄3~12岁;随机分为2组:A组,32例,常规治疗;B组28例,常规治疗的同时加用甘草锌,以元素锌计算,口服0.5~1.sing/kg·d,连服1个月,治疗结束后随访1年,显效:鼻出血发作次数<l次/年;有效…  相似文献   
5.
鼻咽血管纤维瘤26例临床治疗体会龙岩地区第一医院徐浩文,张凯扬我科自1980~1994年共收治鼻咽血管纤维瘤26例,报告如下。一、一般资料本组26例中,男22例,女4例;25岁以下19例,25岁以上7例,年龄最小13岁,最大37岁,平均18.2岁。主...  相似文献   
6.
随着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重视,国内对颈动脉狭窄的血管内支架(carotidangioplastyandstenting,CAS)介入治疗越来越多。对于颈动脉支架术中的脑保护装置的应用,临床上大多采用远端保护装置(保护伞或球囊),其方法简单方便,但对于部分狭窄病变远端血管迂曲严重或狭窄段斑块易损的患者,远端保护装置有其独到的优势。该技术临床上应用经验尚不足。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我科2009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6例使用近端脑保护装置(Mo.Ma)完成的颈动脉支架成形术,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高血压性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的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回顾性方法进行病例对照分析。结果 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组中收缩压、肝病、基底节出血、血肿形态不规则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收缩压增高、肝病、基底节出血、血肿形态不规则是高血压性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初步探讨血流导向装置治疗颅内复发动脉瘤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行密网支架治疗复发颅内动脉瘤的病例资料。结果 1例先前行单纯弹簧圈填塞,2例先前行支架辅助弹簧圈治疗。术前mRS评分分别为0分、2分、1分。使用PED联合弹簧圈1例,单纯PED置入2例。术后即刻造影均显示瘤腔内对比剂明显滞留。无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出院当日mRS评分分别为0分、2分、0分。术后影像学随访1例显示动脉瘤完全闭塞。结论血流导向装置治疗选择的复发颅内动脉瘤安全有效,需严格选择适应证并制定个体化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双Solitaire-Y型支架辅助栓塞颅内分叉部宽颈动脉瘤的效果及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3-01—2017-12采用双Solitaire支架辅助栓塞15例分叉部宽颈动脉瘤病例,Raymond分级评估动脉瘤栓塞效果,术后及随访时记录mRS评分。结果 15例患者15个宽颈动脉瘤,其中破裂动脉瘤6个,HH分级均为Ⅰ~Ⅱ级;15例患者支架均成功置入;术后Raymond分级:Ⅰ级9例,Ⅱ级2例,Ⅲ级4例;3例发生缺血并发症,mRS评分0~1分13例,4分2例;5~24个月临床随访,mRS评分0~1分13例,3分1例,4分1例;10例患者行影像学检查,Raymond分级:Ⅰ级8例,Ⅱ级2例。结论双Solitaire-Y支架辅助栓塞颅内动脉瘤分叉部宽颈动脉瘤可行、有效。  相似文献   
10.
我科自2005年5月~2006年11月将鼻内镜与高频电刀、数字纱布联合应用治疗难治性鼻出血78例,获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