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李木松  张贵贤  陈晖  秦维  魏媛媛 《中医学报》2020,35(5):1059-1064
目的:观察加味茵陈蒿汤对人肝癌裸鼠皮下移植瘤的影响。方法:建立人肝癌裸鼠皮下移植模型,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加味茵陈蒿汤组各8只,比较各组裸鼠瘤质量情况,流式细胞学技术检测各组瘤体细胞凋亡的分布、线粒体膜电位的分布、Caspase-3和Caspase-9的分布;透射电镜检测各组瘤体细胞形态;蛋白印迹法检测各组瘤体线粒体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加味茵陈蒿汤组的平均瘤质量均低于生理盐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流式细胞学技术检测显示:加味茵陈蒿汤组干预的皮下移植瘤的凋亡率高于生理盐水组、加味茵陈蒿汤组发生线粒体膜电位的比率高于生理盐水组、加味茵陈蒿汤组的Caspase-3和Caspase-9的活性均高于生理盐水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透射电镜显示:加味茵陈蒿汤组皮下移植瘤细胞出现细胞浆肿胀、凋亡。Western blot检测分析显示:加味茵陈蒿汤干预后的肿瘤组织中Caspase-3、Caspase-9和Bax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上升,Bcl-2和Bcl-x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茵陈蒿汤可抑制人肝癌裸鼠皮下移植瘤生长,其作用机制可能通过活化线粒体途径诱导肿瘤细胞凋亡而实现。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DNA损伤修复基因XRCC1多态与肝癌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方法:本研究选取了130例肝癌患者及130例性别、年龄相匹配的正常对照者进行研究,采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比较不同基因型与肝癌发病的关系。结果:变异型等位基因XRCC1 Arg/Trp及Trp/Trp的出现率在肝癌组和对照组中分别是27.69%和10.77%,(P<0.05);而野生基因型XRCC1 Arg/Arg出现率在肝癌组和对照组中分别是72.31和89.23%,(P>0.05)。结论:XRCC1基因Arg194Trp位点单核苷酸多态在肝癌的发生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选取我院门诊2010年10月~2012年10月收治的98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和对照组50例。治疗组采用柴葛调脂汤治疗,对照组采用安络化纤丸治疗。两组治疗过程中不使用其它治疗肝炎药物。随访6个月,检查患者的肝纤维化指标及肝脏硬度值。结果两组肝纤维化四项指标及肝脏硬度值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柴葛调脂汤有明显的改善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肝纤维化四项指标及肝脏硬度值的作用,对非酒精性脂肪肝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茵陈蒿汤对酒精性肝纤维化大鼠内质网应激的同型半胱氨酸(Hcy)-真核生物翻译起始因子(eIF2α)-Caspase-12通路引起的细胞凋亡的影响,探讨茵陈蒿汤防治酒精性肝纤维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和茵陈蒿汤组,模型组和茵陈蒿汤组采用乙醇灌胃的方法复制酒精性肝纤维化大鼠模型,茵陈蒿汤组同时给予3. 5g/kg茵陈蒿汤灌胃,10周后处死动物,采用赖氏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采用HE和Masson三色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肝脏组织病理学表现,采用Real-Time PCR法检测各组大鼠肝脏组织中GRP78、eIF-2α、Caspase-12mRNA表达情况。结果模型组大鼠血清ALT、AST水平明显高于空白组(P均0. 05),茵陈蒿汤组大鼠血清ALT、AST水平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均0. 05)。肝脏组织病理学显示,模型组大鼠出现明显肝纤维化表现,茵陈蒿汤组大鼠肝纤维化程度较模型组明显减轻。模型组大鼠肝脏组织中GRP78、eIF-2α、Caspase-12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空白组(P均0. 05),茵陈蒿汤组大鼠肝脏组织中GRP78、eIF-2α、Caspase-12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均0. 05)。结论茵陈蒿汤抑制GRP78、eIF-2α、Caspase-12的活性可能是其抗酒精性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DNA损伤修复基因XRCC1多态与肝癌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选取了90例肝癌患者及90例正常自愿对照者进行研究,采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比较不同基因型与肝癌发病的关系。结果变异型等位基因XRCC1 Arg/His及His/His的出现率在肝癌组和对照组中分别为28.89%和13.33%,P<0.05;而野生基因型XRCC1 Arg/Arg出现率在肝癌组和对照组中分别为71.11%和86.67%,P>0.05。结论 XRCC1基因Arg280His单核苷酸多态在肝癌的发生机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患者男性,46岁,主因体检发现肺结核10 d,腹痛8 h入院.查体:T:36.6℃,神志清晰,双肺呼吸音减低,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脏未闻及杂音,上腹部压痛,无反跳痛,无移动性浊音及双下肢水肿.入院前10 d体检时肝功能、肾功能均正常,血常规正常,胸部CT示:双肺多发斑片状致密影,内可见小空洞,痰涂片找抗酸杆菌(+),既往无慢性肾炎病史,入院前3 d在当地疾控中心予以异烟肼0.3 g/d,利福平0.45 g/d,乙胺丁醇0.75 g/d,吡嗪酰胺1.5 g/d治疗,8 h前出现腹痛,伴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在当地医院行腹透未提示肠穿孔及肠梗阻.既往于9年前患"结核性胸膜炎",在当地予2HRZE/4HR抗痨治疗.  相似文献   
7.
临床中乙肝HBsAb阳性、HBcAb阳性、HBe-Ab阳性患者多考虑病情稳定,若合并肺结核,抗结核药仍会对病人造成伤害。我们在临床中遇到4例病人教训深刻。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例1患者,男,49岁。主因乏力、纳差伴尿黄、巩膜黄染半个月于2009年6月22日入院。2个月前患者因双肺继发性肺...  相似文献   
8.
9.
病历一:患者女性,22岁,农民,主因:发热、咳嗽半个月于2010-8-27入院.查体:神志清,精神可,双肺呼吸音粗,左下肺可闻及局限性细湿啰音.化验肝肾功能正常,乙肝五项全阴性,血常规示:WBC:9.3×109/L,中性粒细胞比例:71.34%,PLT:351×109/L.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DNA损伤修复基因XRCC1多态与肝癌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方法:本研究选取了130例肝癌患者及130例性别、年龄相匹配的正常对照者进行研究,采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比较不同基因型与肝癌发病的关系。结果:变异型等位基因XRCC1 Arg/Trp及Trp/Trp的出现率在肝癌组和对照组中分别是27.69%和10.77%,(P〈0.05);而野生基因型XRCC1 Arg/Arg出现率在肝癌组和对照组中分别是72.31和89.23%,(P〉0.05)。结论:XRCC1基因Arg194Trp位点单核苷酸多态在肝癌的发生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