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9篇
基础医学   3篇
内科学   4篇
外科学   15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目的:评价芍倍注射液辅助痔上黏膜环形错位套扎吻合术(EPH)治疗中重度痔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72例中重度(Ⅲ~Ⅳ)痔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9例行芍倍注射液辅助EPH治疗,对照组33例行EPH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及治愈率的差异。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手术时间分别为(15±5)min和(13±4)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74,P>0.05);治愈率分别为治愈率为97.4%和96.7%,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t=0.71,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出血量分别为(10±3)m L和(14±2)m 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90,P<0.05);治疗组无并发症发生,对照组有6例出现并发症,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结论:芍倍注射液辅助EPH是治疗中重度痔疮的一种安全有效方法,具有操作简单,费用低,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及可重复操作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化疗对结直肠癌术后患者免疫功能改善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36例大肠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8例,对照组使用Xelox化疗方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应用复方苦参注射液,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营养状况,观察多种免疫功能指标T淋巴细胞亚群、补体C3、C4等水平变化,监测血清中表皮生长因子(EGF)、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白细胞介素-17(IL-17)水平;通过EORTC制定的QLQ-C30调查表评价两组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结果:两组患者在术后1天的营养指标、免疫功能及生活质量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7天,观察组患者血清中大部分营养指标水平明显高于术后1天及对照组患者(P0.05);免疫功能血清指标CD4~+、CD4~+/CD8~+、IgG等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增加;血清EGF、IGF-1、IL-17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化疗利于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增强CRC术后患者的机体免疫水平,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其起效机制可能在于通过抑制血清中EGF、IGF-1、IL-17水平而抑制肿瘤生长。  相似文献   
3.
澳洲茄碱(SS)是一种天然来源的生物活性小分子化合物,已经被证实具有抗菌、抗炎和抗肿瘤等功效。在抗肿瘤作用方面,SS可以通过多种机制在不同类型肿瘤中有效发挥抗肿瘤作用,其作用机制包括诱导肿瘤细胞凋亡、阻滞肿瘤细胞周期、诱导肿瘤细胞铁死亡、调控肿瘤相关非编码RNA、调节免疫和炎症反应、削弱肿瘤细胞的侵袭和转移能力、抑制糖酵解进程和肿瘤干细胞的产生等,涵盖了肺癌、肝癌、胃癌、乳腺癌、胆管癌、膀胱癌、胰腺癌、白血病、骨肉瘤等多种癌症类型。阐明SS在不同类型肿瘤中的抗肿瘤活性及其作用机制,为促进SS抗肿瘤作用机制的进一步研究和开发更有效安全的抗肿瘤药物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全直肠系膜切除(TME)联合双吻合器(DST)在低位直肠癌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至2008年133例直肠癌应用全直肠系膜切除联合双吻合器行低位直肠前切除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术后出现吻合口漏8例(6%),吻合口狭窄4例(3%),直肠阴道瘘2例(1.5%),吻合口出血3例(2.3%),经对症治疗后治愈,死亡3例(2.3%)。结论全直肠系膜切除联合双吻合器的应用可有效保留肛门功能,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摘要】目的 利用RNA干扰技术沉默人胃腺癌细胞株BGC-823中血管生成因子1(Ang-1)的表达,观察其对肿瘤侵袭性的抑制效果。方法 设计靶向Ang-1的siRNA片段并转染人胃腺癌细胞株BGC-823;RT-PCR方法检测Ang-1的mRNA水平;Western Blot和细胞免疫荧光方法检测整合素β1、CD44V6和Ang-1的蛋白表达量和细胞定位;细胞黏附试验检测转染前后细胞黏附能力;Matrigel胶及Transwell双室培养体系检测癌细胞侵袭能力。结果 RTPCR结果显示所设计的siRNA片段可有效沉默Ang-1的mRNA表达;整合素β1、CD44V6和Ang-1蛋白主要定位于肿瘤细胞胞浆和胞膜,其表达水平较转染siRNA片段前均有不同程度降低;细胞黏附能力和侵袭能力均明显降低(P<0.01)。结论 靶向Ang-1的siRNA技术可有效降低人胃腺癌细胞株BGC-823的侵袭能力,为胃癌基因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细胞焦亡是一种以促炎为特点的细胞程序性死亡方式,其生物学特征为依赖于半胱氨酸天冬蛋白酶(caspases)家族蛋白切割gasdermin 家族蛋白,使活化的gasdermin 家族蛋白在质膜上形成离子穿孔,导致细胞肿胀裂解。目前已知的细胞焦亡信号途径包括gasdermin-D(GSDMD)介导的经典途径和非经典途径,以及gasdermin-E(GSDME)介导的化疗药物等处理后的细胞焦亡途径。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细胞焦亡与肿瘤细胞死亡及相关正常组织细胞损伤密切相关,陆续有多种药物或者提取物被证实其抗肿瘤分子机制与焦亡相关,这为抗肿瘤治疗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本文就细胞焦亡的分子机制与焦亡相关药物抗肿瘤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腹壁大切口疝治疗经验。方法对我院采用补片行开放式腹壁大切口疝修补术的211例病人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手术平均时间为80 min(45~190 min),术中出血为15~90 ml,平均35.6 ml;术中无血管和内脏损伤等并发症。术后3~7 d(平均4.9 d)下床活动;平均住院时间为6.3 d(2~16 d)。1例病人由于网膜出血进行了急诊二次手术。2例病人由于皮下出血,于手术后2~6 h 进行了伤口修整术。211例 病 人 长 期 随 访 (60~178个月),有6例病人(2.8%)出现疝复发,所有病例无慢性疼痛。结论应用膨化聚四氟乙烯补片行开放式腹壁大切口疝修补术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方法,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结肠癌根治术后老年患者不同营养支持途径护理效果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 年12 月—2020年12 月于我院肛肠外科收治的100 例行结肠癌根治术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采用的不同营养支持途径进行分组,每组50 例,术后给予肠内营养支持护理患者为EN 组,术后给予肠外营养支持护理患者为TPN 组,比较两组患者营养指标、免疫功能指标、胃肠功能恢复情况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术后7 d,两组患者血清前血蛋白(PAB)、转铁蛋白(TRF)及血清白蛋白(ALB)水平均较术后1 d 显著升高(P < 0.05),EN 组明显高于TPN 组(P < 0.05);EN 组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显著少于TPN 组(P < 0.05);EN 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4.00%,TPN 组为18.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后7 d,两组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IgM 水平均显著高于术后1 d(P < 0.05),EN 组明显高于TPN 组(P < 0.05);术后7 d,两组患者T 淋巴细胞亚群CD3+、CD4+ 及CD4+/CD8+ 值均较术后1 d 显著升高(P < 0.05)。结论:肠内营养支持护理具有改善老年患者营养状况,促进胃肠功能恢复,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可作为结肠癌术后老年患者早期营养补充的护理方案。  相似文献   
9.
2005-2009年,我科采用一期根治术治疗肛周脓肿300例,疗效满意,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低钠血症是肝硬化腹水患者常见并发症,国内报道发生率为50%~60%,国外报道为30%左右[1].可见肝硬化腹水患者并发低钠血症在临床上值得重视,严重低钠血症常引起低钠性脑病,促使或加重肝肾综合征的发生,并影响腹水的治疗效果与预后.我们采用甘露醇治疗肝硬化腹水伴低钠血症患者40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