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篇
肿瘤学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目的探讨完全腹腔镜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TLPD)与开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OPD)治疗壶腹周围肿瘤的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2016年6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50例壶腹周围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TLPD组(22例)及OPD组(28例),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及术后各项指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TLPD组手术时间[(665±213)min]长于OPD组[(447±215)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0.356,P=0.001);TLPD组术中出血量[100 ml(50~325 ml)]少于OPD组[300 ml(100~500 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230,P=0.026)。TLPD组与OPD组术中输血者比例、淋巴结清扫数量、切除肿瘤长径、术后禁饮食时间、术后拔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TLPD与OPD治疗壶腹周围肿瘤临床近期疗效相近,TLPD手术时间较OPD长,但可有效控制术中出血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比分析机器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RPD)与开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OPD)治疗壶腹部周围癌的近期疗效。方法: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63例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为RPD组(n=28)与OPD组(n=35),评估RPD与OPD的手术效果。结果:RPD组手术时间[403(337,474)min vs.299(189,425)min,P=0.001]长于OPD组,但术中出血量[164.29(50,200)mL vs.355.14(100,500)mL,P=0.001]、输血率(25%vs.77.1%,P<0.001)、住院时间[(13.96±2.71)d vs.(18.20±8.72)d,P=0.016)]优于OPD组;两组胰瘘、胆漏、胃排空延迟、腹腔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腹腔引流管拔除时间、再次手术率、病死率两组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OPD相比,RPD术后住院时间短,术中出血量、输血率更低,但手术时间更长,两种术式并发症发生率相当,RPD是安全、可行的,可能具有更大的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3.
皮样囊肿也称成熟畸胎瘤,是一种生殖细胞起源的良性疾病,可起源于3种胚层中的任何一个.皮样囊肿通常由囊性和实性成分共同组成,具有表皮附属物(如毛囊或皮脂腺),多为外胚层残余的角质细胞发育而来,常见于卵巢、骶尾部和睾丸,在胰腺中的病例十分罕见,只见于少数病例报告[1].胰腺皮样囊肿可在胰腺的任何部位发展,胰体最为常见(37.8%),其次为胰尾部(17.8%),胰头皮样囊肿十分罕见(13.3%).胰腺皮样囊肿虽为良性病变,但辅助检查没有特异性,诊断比较困难,确诊多依靠术后病理检查.现报道1例66岁男性患者胰头皮样囊肿,并对之前发表的文献进行回顾,提高对胰腺皮样囊肿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重点考察了利用液相化学还原法制备银胶体时温度、浓度和加料方式对粒径分布的影响。以PVP(聚乙烯吡咯烷酮)和六偏磷酸钠为稳定剂,以次亚磷酸钠为还原剂液相还原硝酸银,制备出有不同粒径和分布的银胶体。利用激光衍射粒度分析仪、UV-vis分光光度计和透射电镜(TEM)确定胶体的粒径、分布和形态。研究结果表明:一次性加料获得的粒径和分布较小,硝酸银浓度和温度影响聚并和生长,从而对粒径分布产生复杂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双U"三步法胰肠吻合术(PJ)在机器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RPD)中的可行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19年6期间行RPD的28例患者病例资料,对术中情况及术后并发症进行分析。 结果2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双U"三步法吻合时间为17~35 min,平均23.5 min,术中出血量50~600 ml,平均178.3 ml。术后5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其中3例(8.6%)出现术后胰瘘(POPF),均为B级,经抑制胰液分泌,延长腹腔引流时间及营养支持治疗后痊愈。2位患者出现胃排空延迟,经保守治疗后康复出院。平均术后住院时长13.9 d(3~63 d),无住院期间死亡病例。 结论"双U"三步法PJ操作简便,利于学习,吻合质量安全可靠,愈合快,应用范围广,对减少并发症及降低POPF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6.
胰瘘是指胰腺导管系统和另一个上皮表面之间形成的富含胰腺来源酶液体的异常通道。术后胰瘘(postoperative pancreatic fistulas,POPF)会加重患者个人以及社会的卫生经济学负担,可导致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患者生命。精准预测POPF的风险可以优化个体治疗方案,如术后放置引流管、使用生长抑素类似物等。现从对比国内外胰瘘风险评估系统研究进展情况和对常见评估系统的评价以及未来建立胰瘘风险评估系统时应剔除术中出血量、术后病理诊断及患者BMI等存在争议的风险因素来进行改进等方进行综述,为未来进一步优化胰瘘风险评估系统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胰瘘是指胰腺导管系统和另一个上皮表面之间形成的富含胰腺来源酶液体的异常通道.术后胰瘘(postoperative pancreatic fistulas,POPF)会加重患者个人以及社会的卫生经济学负担,可导致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患者生命.精准预测POPF的风险可以优化个体治疗方案,如术后放置引流管、使用生长抑素类似物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