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1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4篇
神经病学   17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8篇
药学   4篇
肿瘤学   1篇
  2017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2.
背景与目的:由于缺乏特异性临床和影像表现,肿块型中枢神经系统原发性血管炎(primary angiitris of central nervous system,PACNS)常被误诊为胶质瘤.本文旨在探讨肿块型PACNS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治疗的37例肿块型PACNS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表现。结果:85.3%的患者出现局灶性神经功能减退,55.9%患者有不同程度皮层高级功能减退症状。70.6%的颅内病变累及脑皮层:73.5%患者的正常区域脑血管周围间隙增宽,其中76%出现血管强化;病变出现特征性的“C”形强化。结论:局灶性神经功能和高级功能减退、病变累及皮层和“C”形强化等特征.有助于诊断肿块型PACNS。  相似文献   
3.
文献记载腺病肺炎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是中毒性脑病,忽视了腺病毒脑炎、脑膜炎的存在。为了探讨腺病病毒脑炎、脑膜炎的存在。为了探讨腺病毒肺炎合并脑炎、脑膜炎的情况,我们分析了1990~2004年我科住院的198例经过病原学确定为腺病毒肺炎病例,合并脑炎、脑膜炎25例,其中9例自CSF(脑脊液)中分离出腺病毒。  相似文献   
4.
中枢神经系统原发性血管炎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中枢神经系统原发性血管炎(PACNS)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对12例以占位性病变为突出表现的PACNS病人,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表现、影像特征及手术治疗结果。结果病变表现为低密度的CT、和长T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CT介入盘内置管多次多点注射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臭氧分布与疗效的关系。 方法选取180例LDH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120例,采用CT介入盘内置管多次多点注射臭氧治疗;对照组60例,采用传统穿刺注射臭氧治疗。2组术后行CT扫描,观察臭氧气体在椎间盘内、外的分布情况,1个月后随访,分析臭氧的分布和疗效之间的关系。 结果观察组患者臭氧分布情况比较,提示椎间盘内气体留存量、纤维环有无破裂及盘外有无臭氧对疗效无明显影响,盘内突出物处有臭氧分布及臭氧在盘内呈分散状态分布者疗效较好。2组间臭氧分布形态比较,臭氧在椎间盘内呈分散或聚集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治愈显效率分别为85.8%和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盘内气体留存量、纤维环有无破裂及盘外有无臭氧对疗效无明显影响,盘内突出物处有无臭氧分布及臭氧在盘内是否呈分散状态分布影响疗效;应用CT介入盘内置管多次多点注射臭氧治疗LDH比传统穿刺注射臭氧分布好,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研究证明,病毒性脑炎患儿除炎症反应外,免疫调节反应失调也起了重要作用,重症患儿死亡率高,后遗症多。2002年8月-2005年10月我科采用大剂量静注丙种球蛋白治疗17例病毒性脑炎患儿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所有病例均选自2002年8月~2005年10月期间本科住院患儿,选择病情较重者为研究对象,共30例,男20例,女10例。年龄5个月~12岁,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16例,常规治疗组14例。就诊时间均在起病6d以内,均除外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2组病例均有发热、惊厥、意识障碍和脑膜刺激征,伴有或不伴有呼吸道、消化道症状,精神异常,肢体瘫痪。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CT介入盘内置管多次多点注射臭氧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肢体血流图的影响。方法2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20例,采用CT介入盘内置管多次多点注射臭氧治疗 对照组80例,采用经皮腰椎间盘摘除术治疗。采用上海产RG-2B型电桥式血流图仪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下肢血流图进行检测。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患肢血流图均有明显改善,表现在波幅升高,上升时间下降,血管阻力指数降低,两侧波幅差显著缩小。但观察组对上述指标的改善更显著,与治疗前比较,经统计学处理,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观察组对患者肢体血流图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CT介入盘内置管多次多点注射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能显著改善患者患侧下肢局部的血液循环,增加血流量,从而促进患肢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8.
9.
许旺细胞培养液对多巴胺能神经元促生长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许旺细胞(Schwann Cell,SC)能否促进离体多巴胺(Dopamine,DA)神经元存活和生长。方法:取生后2~3d Sprague Dawley(SD)大鼠周围神经,培养获得SC,换以N-2培养液培养2d,收集作为SC培养液。取胎龄14d SD大鼠中脑腹侧细胞;用SC培养液培养该细胞,对照组用N-2培养液培养。用酪氨酸羟化酶(Tyrosine hydroxylase,TH)免疫细胞化学方法,观察DA神经元生长情况。结果:实验组TH(+)细胞明显多于对照组,且突起多而长。统计分析两者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SC培养液能促进离体DA神经元存活和生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武当追风胜湿液熏蒸浴对风寒湿型类风湿关节炎(RA)色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RA患者20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100例,采用武当追风胜湿液熏蒸浴治疗;对照组100例,采用口服雷公藤片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结束后检测免疫功能。结果①二组治疗前kG、IgA、IgM各值明显增高,补体岛明显下降;治疗后IgG、IgA、IgM各值显著下降,补体G明显上升,治疗组各值变化更明显,接近正常值水平。二组各值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5)。②二组治疗前CD4^+明显上升,CD8^+显著下降,CD4^+/CD8^+增大;治疗后治疗组CD4^+明显下降,CD8^+显著上升,CD4^+/CD8^+恢复正常。经统计学处理,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亦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运用武当追风胜湿液董蒸浴治疗,可明显改善RA患者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