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3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8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评价厄洛替尼用于既往吉非替尼控制后失败的晚期肺腺癌患者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2例厄洛替尼用于既往吉非替尼控制后失败的晚期肺腺癌患者的疗效,观察厄洛替尼无疾病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结果 厄洛替尼用于既往吉非替尼控制后失败的晚期肺腺癌有效率0%,疾病控制率75%(9/12),中位无疾病进展生存期180 d(6.0个月),中位总生存期831 d(27.7个月).结论 对于既往吉非替尼有效的晚期肺腺癌患者,吉非替尼失败后,厄洛替尼可作为治疗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80岁及以上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表现及治疗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12例80岁及以上的老年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症状、合并疾病、肿瘤标记物以及治疗情况,总结其临床特点。结果临床表现咳嗽(33.9%)、咯血(14.3%),胸痛(11.6%),以及体检发现(37.5%),大部分患者合并有慢性并发症(92.9%),有35例接受了化疗(31.3%),均为单药化疗方案,化疗有效率22.8%,疾病控制率57.1%,中位疾病无进展生存3.1个月,中位生存7.8个月,主要不良反应为Ⅰ/Ⅱ度的纳差(57.1%)、乏力(45.7%)、便秘(31.4%)和白细胞降低(71.4%)。结论 80岁及以上的高龄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大多合并多种慢性疾病,对于一般状况良好的患者给予单药方案化疗,化疗不良反应可以耐受。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索拉非尼治疗肝细胞癌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7月至2009年12月间应用索拉非尼400mg每日两次治疗21例肝细胞癌患者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结果:2例由于在服药后1月内出现肝功能异常而停药,未进行肿瘤评价。19例接受过1次以上实体瘤治疗反应评价标准(RECIST Response Evaluation Criteria in Solid Tumours 1.0版)的评价,其中无客观缓解者,14例(73.7%)疾病稳定且稳定时间大于3月。5例(26.3%)持续肿瘤进展。药物不良反应最常见的为手足皮肤反应、高血压、腹泻,其次有脱发、乏力、纳差、口腔溃疡、肝功能异常、发热等,不良反应一般在服药后1-2周内出现,其中有2例不能耐受不良反应而减少药物剂量,2例由于肝功能异常而停药。结论:索拉非尼治疗肝细胞癌患者以疾病稳定者多见,应严密监测并及时处理不良反应,以保证持续用药。  相似文献   
4.
免疫检查点阻断剂是近年来恶性肿瘤治疗的研究热点,它们在消化系统肿瘤中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其中Nivolumab在延长晚期肝癌生存期方面超过了索拉非尼。Pembrolizumab在PD-L1阳性晚期食管癌有效率可达30%。然而易普利单抗(Ipilumumab)在晚期胰腺癌中并未看到明显疗效。然而更多的研究如Avelumab治疗晚期胃癌、Pembrolizumab治疗晚期食管鳞状细胞癌等正在进行研究中。  相似文献   
5.
分子靶向药物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子瑾  程刚 《中国新药杂志》2005,14(10):1141-1145
分子靶向药物是利用肿瘤细胞与正常细胞之间分子细胞生物学上的差异,采用封闭受体、抑制血管生成、阻断信号传导通路等方法作用于肿瘤细胞特定的靶点,特异性地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促使肿瘤细胞凋亡.分子靶向治疗比传统的化疗特异性强、毒副反应小,将成为今后肿瘤治疗的新趋势.综述了近年来分子靶向药物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和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索拉非尼治疗肝细胞癌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7月至2009年12月间应用索拉非尼400mg每日两次治疗21例肝细胞癌患者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结果:2例由于在服药后1月内出现肝功能异常而停药,未进行肿瘤评价。19例接受过1次以上实体瘤治疗反应评价标准(RECIST Response Evaluation Criteria in Solid Tumours 1.0版)的评价,其中无客观缓解者,14例(73.7%)疾病稳定且稳定时间大于3月。5例(26.3%)持续肿瘤进展。药物不良反应最常见的为手足皮肤反应、高血压、腹泻,其次有脱发、乏力、纳差、口腔溃疡、肝功能异常、发热等,不良反应一般在服药后1-2周内出现,其中有2例不能耐受不良反应而减少药物剂量,2例由于肝功能异常而停药。结论:索拉非尼治疗肝细胞癌患者以疾病稳定者多见,应严密监测并及时处理不良反应,以保证持续用药。  相似文献   
7.
目的:回顾性分析国产培美曲塞二钠单药治疗晚期复发肺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耐受性。方法:54例经组织学或细胞学确诊的晚期肺腺癌患者,均经既往治疗失败,采用国产培美曲塞单药化疗,方案为培美曲塞500mg.m-2,d 1,ivgtt,每3周重复,均按照说明书口服地塞米松、叶酸并肌内注射维生素B12以减轻不良反应,完成2个周期以上化疗后评价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54例患者均接受2个周期以上的治疗,全组无完全缓解(CR)病例,部分缓解(PR)7例,疾病稳定(SD)26例,疾病进展(PD)21例,有效率(CR+PR)为13.0%(7/54),疾病控制率(DCR)为61.1%(33/54),中位无疾病进展时间(PFS)3个月。不良反应主要为Ⅰ/Ⅱ度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及乏力,无治疗相关性死亡病例,亦无因不良反应中断治疗的病例。结论:国产培美曲塞单药治疗晚期复发肺腺癌疗效确切,耐受性较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肺癌合并脑膜转移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和预后。方法:回顾分析11例肺癌脑膜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1例腺癌患者均有头痛、呕吐等神经系统症状,影像学表现为脑膜强化、脑室扩张及脑转移。9例患者颅内压升高,11例患者脑脊液均发现肿瘤细胞。9例患者接受了综合治疗,包括全身化疗、靶向治疗、鞘内化疗、脑室腹腔分流术、全脑放疗。中位生存期3个月。结论:脑膜转移是晚期肺癌并发症之一,根据临床表现、影像学及脑脊液检查可明确诊断。给予鞘内化疗、靶向治疗等综合治疗可减轻症状、延长生存。  相似文献   
9.
869例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分析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以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09年1月我院收治的869例乳腺癌患者临床资料,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激素受体状况,结合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40~49岁和50~59岁两组病例所占百分比最高,分别为31.1%和24.7%。组织学类型以浸润性非特殊型癌最多,占80.2%(697/869)。诊断时Ⅰ ~Ⅱ期占80.1%(696/869),其中发病时无淋巴结转移者占604%。本组ER阳性者占669%(581/869),PR阳性者占69.5%(604/869),HER-2阳性者占39.7%(345/869)。ER、PR表达与发病年龄呈明显正相关(P<0.05),HER-2表达与乳腺癌发病年龄无相关性(P>0.05)。结论 乳腺癌患病年龄较以往提前,早期乳腺癌可行保乳手术,受体阳性患者比例高,可采用内分泌治疗。  相似文献   
10.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心电图侧壁导联ST段下移的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侧壁导联(I,aVL)ST段下移与梗死相关动脉(IRA)的关系。方法 分析98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心电图及冠脉造影的结果。结果 Ⅰ导,aVL导ST段下移对判断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相关动脉为右冠(RCA)的敏感性分别为64.4%和95.9%,特异性分别为80.0%和56.0%,有显著性差异(P<0.005);aVL导ST段无明显下移对判断IRA为回旋支(LCX)的阳性预测值为82.4%,阴性预测值为86.4%。结论 I导,aVL导ST段下移是判断RCA为IRA的较敏感的指标;aVL导联ST段无明显下移是预测LCX为IRA较好的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