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口腔科学   1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1篇
肿瘤学   5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艾迪注射液与放化疗合用治疗恶性肿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恶性肿瘤的主要治疗手段 (手术、化疗、放疗 )在治疗肿瘤的同时 ,往往会产生胃肠道反应等毒副作用而影响正常治疗的进行。为了增效减毒 ,我科于2 0 0 2年 3月~ 2 0 0 2年 9月应用艾迪注射液配合化疗或放疗治疗恶性肿瘤 ,进行了临床观察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全部病例均为病理确诊的恶性肿瘤 ,男 2 5例 ,女 18例 ;年龄 34~ 72岁 ,部分患者为术后或放化疗后复发者。其中鼻咽癌 2 2例 ,大肠癌2例 ,肺癌 5例 ,恶性淋巴瘤 2例 ,贲门癌 3例 ,食管癌 3例 ,乳腺癌 6例。Karnofsky评分≥ 6 0分 ,预计生存期在 6个月以上 ,无化…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单药顺铂同步放化疗在鼻咽癌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2月至2012年3月接受治疗的51例患者相关资料进行分析,将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单药顺铂联合放化疗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放射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治疗后HAMD评分为(7.2±3.5)分,低于对照组(12.2±2.3)分(P<0.05);治疗组治疗后Fugl-Meye 评分为(40.2±40.5)分、MBI评分为(65.5±7.4)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57.7%治疗效果理想,高于对照组(36%)(P<0.05);治疗组8例出现口腔黏膜炎,占30.8%,低于对照组(60%)(P<0.05);治疗组8例白细胞减少,占30.8%,低于对照组(60%)(P<0.05);治疗组7例出现皮肤反应,占28%,低于对照组(52%)(P<0.05)。结论:鼻咽癌发病率较高,临床上采用单药顺铂同步放化疗治疗近期疗效理想,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韦忠恒  陆建勋  浦涧  张倬彬 《广西医学》2011,33(9):1131-1132
目的 比较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微波消融(PMCT)疗法与肝动脉化疗栓塞疗法治疗复发性肝癌的疗效.方法 复发性肝癌患者51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TACE+PMCT,n=26)和对照组(单纯TACE,n=25),两组疗法均可重复操作,直至CT显示肿瘤消融完全.治疗后进行随访,评价疗效和毒副反应.结果 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索羟基喜树碱(hydroxycamptothecin,HCPT)、顺铂(DDP)、5-氟脲嘧啶(5-Fu)联合化疗对术后复发转移的口腔鳞状细胞癌的近期疗效。方法 对口腔鳞状细胞癌术后复发或转移的患者19例,给予HCPT、DDP、5-FU联合化疗,21-28d为一周期,应用2周期以上者评价疗效。结果CR4例,PRl0例,SD3例,PD0例,总有效率73.68%。结论 HCPT、DDP、5-Fu联合治疗口腔鳞状细胞癌术后复发转移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鼻腔副鼻窦恶性肿瘤术后放化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05例鼻腔副鼻窦恶性肿瘤术后放化疗患者,采用Kaplan-Meler法计算患者的生存率,采用Log-rank法进行生存率差异性检验。结果 105例患者放疗结束后,CR 42例,PR 14例,有效率为53.33%(56/105);化疗结束后,CR 55例,PR 23例,有效率74.29%(78/105)。放化疗近期疗效明显优于放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1年生存率明显高于3、5、10年生存率(P<0.05),其中3、5、10年生存率腺癌亦显著高于鳞癌(P<0.05)。单因素分析发现临床分期、病理类型和手术方法是放化疗疗效的影响因素,其中Ⅱ期中位生存时间明显高于Ⅲ~Ⅳ期、腺癌高于鳞癌、微创切除高于广泛性切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Cox模型多因素分析发现临床分期、病理类型和手术方法是影响放化疗疗效和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全部患者未出现严重近期并发症,随访发现听视力障碍11例。结论术后放化疗是改善鼻腔副鼻窦恶性肿瘤临床效果的重要环节,临床分期、病理类型是影响术后放化疗疗效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6.
盐酸格拉司琼防治顺铂化疗引起的呕吐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彪  张倬彬  李俊  姚金光  廖明华 《广西医学》2004,26(8):1171-1172
我科2 0 0 1年1月~2 0 0 2年8月,应用国产盐酸格拉司琼(太极集团、四川太极制药有限公司产品)对5 2例恶性肿瘤患者在顺铂治疗中引起的恶心、呕吐进行防治,并以恩丹西酮作对照组,取得较满意效果,报告如下。1 材料方法1 1 研究对象 5 2例恶性肿瘤患者(肺癌6例,食道癌5例,宫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γ-分次立体定向放射治疗(γ-FSRT)的不同分割方式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脑转移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肿瘤标志物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N-钙粘蛋白(N-cadherin)、驱动蛋白超家族蛋白C1(KIFC1)、疼痛评分和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确诊的90例NSCLC脑转移患者,按照剂量分割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4 Gy/f,12 f组、5 Gy/f,8 f组和7 Gy/f,5 f组,每组30例。测量并比较治疗前后头部肿瘤体积、脑水肿程度,采用数字评级量表(NRS)评价疼痛程度,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外周血MMP-9、N-cadherin及KIFC1蛋白的表达;治疗3个月后采用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RECIST)评价临床疗效,术后随访记录颅内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结果:放射治疗后3组客观缓解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370,P<0.05)。放射治疗后3组肿瘤平均体积和NRS评分均显著减小,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0.798,F=7.078;P<0.05);治疗后7 Gy/f,5 f组水肿程度显著轻于4 Gy/f,12 f组和5 Gy/f,8 f组,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3.824,P<0.05)。3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组放射治疗后,外周血MMP-9、N-cadherin及KIFC1均显著下降,组间比较,7 Gy/f,5 f组显著低于4 Gy/f,12 f组和5 Gy/f,8 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970, F=4.765,F=7.339;P<0.05)。3组放射治疗结束后24个月7 Gy/f,5 f组颅内无进展生存率和总生存率显著高于4 Gy/f,12 f组和5 Gy/f,8 f组,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963,x~2=4.125;P<0.05)。结论:7 Gy/f,5 f分割方式相对于5 Gy/f,8 f和4 Gy/f,12 f分割方式的γ-FSRT更有利于提高NSCLC脑转移患者的近远期疗效,并能够降低MMP-9、N-钙粘蛋白和KIFC1的表达,有利于减轻肿瘤的侵袭和转移和提高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引导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治疗椎体转移瘤的技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0-10-01-2012-10-01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胸腰椎溶骨性转移瘤患者87例,DSA导向经椎弓根途径穿刺行椎体成形术。病变累及胸椎36例,腰椎51例。术后观察患者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isualana logue pain scale,VAS)变化,行CT扫描观察患者椎体骨水泥填充情况,并经X射线片测量病变椎体前缘高度的变化。结果87例患者96节病变椎体手术均获得成功,手术成功率为100%。骨水泥注射量在腰椎为3~5mL,胸椎2~3mL。出现椎旁骨水泥渗漏3例,椎外静脉渗漏2例,皮下血肿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8.0%(7/87)。术后腰背部疼痛均有不同程度缓解,手术前后疼痛VAS分别为6.5±1.5和2.5±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23,P<0.01。手术前后摄正侧位片测量椎体前缘高度分别为(15.53±2.23)和(16.37±2.36)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术后1周、1个月和3个月得到随访,脊柱生理曲度正常,无椎体压缩塌陷及脊髓受压、瘫痪等神经系统症状,局部疼痛控制及功能恢复好。结论 DSA引导下PVP治疗胸、腰椎溶骨性恶性肿瘤定位准确,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可有效缓解患者腰背部疼痛,改善了椎体转移瘤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草酸铂为主联合方案持续滴注治疗晚期大肠癌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草酸铂目前被认为是治疗大肠癌有效的第三代铂类抗癌药,我科自2003年1月~2004年12月用草酸铂联合氟尿嘧啶(5-FU)、甲酰四氢叶酸(CF)方案持续滴注治疗晚期大肠癌19例。现总结报告如下。1材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晚期大肠癌患者19例,均经病理或组织学证实。至少有一个可测量病灶;且  相似文献   
10.
中晚期鼻咽癌根治放疗后辅助化疗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彪  梁谨  黄世庆  张倬彬  黄嵩峰  黄冰 《肿瘤》2005,25(4):408-408
鼻咽癌的主要治疗方法是放射治疗,但对中晚期病例治疗效果欠佳,失效主要原因是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化疗配合放射治疗能提高生存率。作者于1999年1月~2001年12月对68例中晚期的鼻咽癌病人进行临床对比研究,观察中晚期鼻咽癌根治放疗后辅助化疗的疗效,评价其在鼻咽癌综合治疗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