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10篇
特种医学   10篇
综合类   31篇
预防医学   11篇
药学   16篇
  2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29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艾迪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80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艾迪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疗效、生活质量及毒副反应.方法 8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应用多西他赛(TAX) 顺铂(DDP)化疗的同时加用艾迪注射液80-100 ml,每天1次,连用14 d,均3周为一周期,治疗两周期.B组单纯使用TAX DDP化疗.结果 A组有效率为57.5%,B组为40.0%,差异有显著性(P<0.05).A组生活质量Xarnofsky评分高于B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A组血液毒副反应、胃肠道反应明显低于B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 艾迪注射液配合T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可提高疗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化疗对患者的毒副反应.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恶性肿瘤的发病率逐渐增加,心理因素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和预后、转归之间的关系,已成为心理学和肿瘤学研究的热点.化疗是恶性肿瘤治疗中最为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也是不良反应较大的一种治疗方法.多数肿瘤患者对化疗会产生紧张、恐惧、焦虑、抑郁等心理反应,这种状态会减低化疗耐受性,影响肿瘤的治疗与康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腹腔循环热灌注化疗对晚期胃癌患者外周血和腹水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的影响和意义。方法 48例胃癌合并腹水患者,采用替吉奥(S-1)联合顺铂腹腔循环热灌注化疗方案治疗2周期后参照世界卫生组织(WHO)标准进行疗效评价。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有效组和无效组化疗前后外周血及腹水中Treg细胞比例变化。结果 48例患者中,完全缓解(CR)2例,部分缓解(PR)30例,无效(NC)11例,进展(PD)5例,腹水有效控制率(CR+PR)为66.67%(32/48)。腹水的Treg细胞比例均高于外周血(P0.05)。有效组化疗后外周血和腹水中Treg细胞比例均较化疗前下降(P0.05);无效组化疗前后Treg细胞比例变化不明显(P0.05)。化疗前两组间外周血及腹水中Treg细胞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两组间外周血及腹水中Treg细胞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1联合腹腔热灌注化疗可有效治疗胃癌合并腹水,可能主要通过杀伤肿瘤的方式,间接解除Treg细胞的免疫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重组人白介素-11(rhIL-11)治疗恶性肿瘤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 62例第1个周期化疗后血小板≤50×109/L的患者,非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第2个周期化疗结束后24 h皮下注射rhIL-11,1.5 mg/次,1次/d,连续用药7~14 d,或血小板从最低点恢复至≥100×109/L停药;对照组第2个周期化疗结束后不接受rhIL-11.结果 治疗组化疗后血小板上升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72.73±0.34)×109/L和(13.69±6.52)×109/L,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需要输注单采血小板平均数为(0.29±0.58)单位,对照组需要输注单采血小板平均数为(0.81±1.37)单位,有显著性差异(P<0.01).主要不良反应:乏力、注射部位疼痛、恶心呕吐、肌肉关节疼痛、结膜充血、皮疹.结论 rhIL-11能治疗化疗引起的血小板降低,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治疗血小板减少的药物.  相似文献   
5.
肺癌患者外周血BJ-TSA-9,LUNX和CK19 mRNA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肺癌患者外周血循环中BJ-TSA-9,LUNX和CK19mRNA的表达情况,并探讨BJ-TSA-9,LUNX和CK19mRNA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巢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Nested-RT-PCR)技术检测84例肺癌患者、32例肺良性病变患者和20例健康人.结果 肺癌患者外周血中BJ-TSA-9,LUNX和CK19 mRNA阳性率分别为59.5%,40.4%和22.6%.32例良性病变者外周血中BJ-TSA-9,LUNX和CK19mRNA阳性率分别为9.3%,12.5%和6.3%.20例健康志愿者外周血中无BJ-TSA-9,LUNX和CK19mRNA表达.Ⅳ期肺癌患者BJ-TSA-9,LUNX和CK19mRNA阳性率明显高于Ⅱ期和Ⅲ期(P<0.05).结论 BJ-TSA-9,LUNX和CK19 mRNA均可作为RT-PCR法检测肺癌患者外周血微转移的肿瘤标志物.BJ-TSA-9mRNA在有效率上优于LUNX mRNA和CK19 mRNA,肺癌患者外周血中检测出BJ-TSA-9 mRNA提示可能有血循环转移.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化疗药物对肺癌患者外周血中Treg(CD4+ CD25+调节性T细胞)的影响及意义。方法采集60例肺癌术后患者化疗前1天及化疗后第10天外周静脉血,应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外周血中Treg细胞以及CD3+、CD4+、CD8+T、NK细胞占T淋巴细胞百分比,CD4+T/CD8+T比值。结果化疗前NSCLC患者外周血CD4+ CD25+调节T细胞比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且Ⅳ期患者调节T细胞比率明显高于Ⅲ期患者(P〈0.05)。化疗后NSCLC患者外周血CD4+ CD25+调节T细胞较化疗前显著降低(P〈0.05)。化疗前后不同病理分型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细胞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化疗后CD8+T细胞占T淋巴细胞比例(28.129±10.900)%较化疗前(24.876±6.631)%升高(P〈0.05)。化疗后CD4+/CD8+(1.506±0.691)较化疗前(1.680±0.704)降低(P〈0.05)。结论肿瘤负荷可显著促进肺癌患者外周血Treg细胞分化,化疗后肺癌患者Treg细胞比例下降。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鼻咽癌患者在放疗过程中应用紫杉醇增敏的疗效.方法:46例鼻咽癌患者,随机分成两组,23例行单纯放疗(单纯放疗组);23例放疗同时给予国产紫杉酵增敏(紫杉醇增敏组),用法为紫杉醇90mg,静漓,1/周.结果:单纯放疗组达到部分缓解(PR)的为12例,紫杉醇增敏组达到PR的为21例.两组之闻差异有统计学上显著意义.结论:鼻咽癌患者经紫杉醇增敏后,疗效明显优于单纯放疗,此方法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恶性肿瘤的发病率逐渐增加,心理因素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和预后、转归之间的关系,已成为心理学和肿瘤学研究的热点.化疗是恶性肿瘤治疗中最为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也是不良反应较大的一种治疗方法.多数肿瘤患者对化疗会产生紧张、恐惧、焦虑、抑郁等心理反应,这种状态会减低化疗耐受性,影响肿瘤的治疗与康复.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恶性肿瘤的发病率逐渐增加,心理因素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和预后、转归之间的关系,已成为心理学和肿瘤学研究的热点.化疗是恶性肿瘤治疗中最为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也是不良反应较大的一种治疗方法.多数肿瘤患者对化疗会产生紧张、恐惧、焦虑、抑郁等心理反应,这种状态会减低化疗耐受性,影响肿瘤的治疗与康复.  相似文献   
10.
我科对 5 6例出现腹膜种植转移和腹腔淋巴结转移的晚期胃癌患者使用腹腔、静脉双路化疗 ,取得一定疗效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  临床资料 :本组 5 6例 ,男 34例 ,女 2 2例 ,平均年龄 5 4岁 ,全部经胃镜活检或手术病理证实。所有患者均经B超或CT检查提示有腹腔转移。方法 :患者平卧 ,取右下腹麦氏点或左下腹反麦氏点为穿刺点 ,常规消毒铺单 ,用 2 %普鲁卡因 2~ 4ml局部麻醉 ,将普通 7号注射针穿入腹腔 ,连接输液器 ,先滴入生理盐水约 10 0ml ,如滴入通畅 ,局部无隆起 ,患者无明显不适 ,提示穿刺针在腹腔内 ,将化疗药物滴入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