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1.
目的探讨抑癌基因p53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与胆囊癌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分别检测50例胆囊癌、35例胆囊腺瘤和26例慢性胆囊炎组织中p53和VEGF蛋白表达。结果胆囊癌组织中p53和VEGF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4.0%和72.0%,明显高于胆囊腺瘤的17.1%和22.9%及慢性胆囊炎的19.2%和23.1%,χ2=4.25,P=0.006,根据Nevin分期,胆囊癌S1、S2、S3期的p53阳性表达率为63.2%,明显高于S4、S5期的35.5%,χ2=7.29,P=0.009,而VEGF在胆囊癌S4、S5期的阳性表达率为87.1%,明显高于S1、S2、S3期的47.4%,χ2=4.29,P=0.007,胆囊癌中p53和VEGF的阳性表达明显相关,r=0.87,P=0.009。它们与胆囊癌病理分级均未发现明显相关性。结论p53和VEGF的过度表达可能对胆囊癌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判断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2.
乳腺叶状肿瘤临床十分罕见,以中年女性为好发人群,该疾病的发病机制目前尚未明确,可能与基因缺失、扩增、雌激素水平升高等因素有关。乳腺叶状肿瘤因临床缺乏典型的症状,误诊率较高,容易延误了患者的最佳治疗时机,影响患者的预后效果。临床将乳腺叶状肿瘤分为良性、交界性、恶性三种,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治疗、内分泌治疗,其中手术为该疾病的首选疗法。乳腺巨大恶性叶状肿瘤伴破溃及感染性休克加重了病情,对患者全身系统均造成极为严重的影响,危及了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予以该疾病患者早期的诊断、积极的治疗,对患者安全具有重要的保障作用。本次研究中主要以1例乳腺巨大恶性叶状肿瘤伴破溃及感染性休克患者为例,对其诊断与治疗方法进行分析,旨在为今后临床乳腺叶状肿瘤疾病的诊治提供必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为观察负压引流对促进肛周脓肿术后创面愈合的疗效。将100例肛周脓肿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治疗组采用一期肛周脓肿戳洞负压引流和内口修补术治疗,对照组采用肛周脓肿常规一期根治术治疗。观察两组术后创面愈合时间、肛门疼痛评分及术后复发评分。结果显示,治疗组在创面愈合时间、术后疼痛评分及术后6个月复发评分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戳洞负压引流和内口修补术能显著缩短肛周脓肿术后创面愈合时间,并减轻术后疼痛,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本实验在分析以往无血切肝术式基础上 ,自行设计了一种双球囊导管门腔心房内转流装置 ,探讨一种对机体血液动力学影响更小的全肝血流阻断方法。方法 实验将 12条成年健康家犬随机分为 2组 ,A组采用Henaney在 196 6年首创的经腹全肝血流阻断法做为标准对照组 ,B组采用自行设计的球囊导管门腔心房内转流法 ,在阻断肝血流中及开放肝血流后不同时间监测全身MAP、MPAP、CVP、CO的变化。结果 在阻断肝血流前、阻断即刻、2 0min及开放肝血流后 5min、30min、6 0minA组MAP、MPAP、CVP、CO与B组相比存在显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通过双球囊导管门腔心房内转流对无血切肝时全身血液动力学影响小。  相似文献   
5.
为观察洁尔阴洗液保留灌肠在环状混合痔术后应用的临床疗效,将70例行外剥内扎术治疗的环状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一组术后予洁尔阴洗液保留灌肠(治疗组),一组术后予1:5000高锰酸钾溶液保留灌肠(对照组),每晚1次,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疗效及术后第4天、第8天疼痛和水肿程度。结果显示,两组总有效率均为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术后第4天和第8天疼痛及水肿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果表明,洁尔阴洗液保留灌肠用于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疗效肯定,可以明显减轻术后疼痛及水肿。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肝细胞生长因子对慢性肝损伤时肝部分切除术后肝再生和肝功能的影响。方法对慢性肝损伤模型SD大鼠行30%肝部分切除术,术后10d,经腹腔注射肝细胞生长因子,同时建立正常对照组。观察不同剂量肝细胞生长因子对肝再生,肝功能和肝储备功能的影响。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AST,ALT,总胆固醇、动脉血酮体比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应用外源性肝细胞生长因子可明显改善肝功能和肝储备功能,促进肝细胞再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抑癌基因p53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与胆囊癌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分别检测50例胆囊癌、35例胆囊腺瘤和26例慢性胆囊炎组织中p53和VEGF蛋白表达.结果: 胆囊癌组织中p53和VEGF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4.0%和72.0%,明显高于胆囊腺瘤的17.1%和22.9%及慢性胆囊炎的19.2%和23.1%,χ^2=4.25,P=0.006,根据Nevin分期,胆囊癌S1、S2、S3期的p53阳性表达率为63.2%,明显高于S4、S5期的35.5%,χ^2=7.29,P=0.009,而VEGF在胆囊癌S4、S5期的阳性表达率为87.1%,明显高于S1、S2、S3期的47.4%,χ^2=4.29,P=0.007,胆囊癌中p53和VEGF的阳性表达明显相关,.r=0.87,P=0.009.它们与胆囊癌病理分级均未发现明显相关性.结论: p53和VEGF的过度表达可能对胆囊癌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判断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8.
在外科临床实践中 ,许多肝脏占位性病变及严重肝外伤时为切除病肝而需控制肝脏出血往往需要阻断入肝及出肝血流 ,藉以在无血情况下切除病肝。196 6年Henaney[1] 首创经腹全肝血流阻断法 ,但此法增加了创伤和出血 ,加重了开放血流后对肝脏的再灌注损伤。本研究应用自制的球囊导管门腔心房内转流装置 ,拟通过转流减轻高压门瘀血对残余肝的再灌注损伤 ,观察在无血切肝时对全身血液动力学影响[2 ] ,同时并用“复方仙台合剂” ,观察其对残余肝的损伤修复情况。1 材料和方法1.1 药品与试剂 “复方仙台合剂” ,中国上海制药厂提供 ;超氧化物歧…  相似文献   
9.
患者女性,53岁,左侧乳腺红肿疼痛半年,破溃流脓半个月。CT示左侧乳腺体积增大,密度不均匀,可见不规则片状高密度灶,边缘模糊,考虑慢性感染性病变。入院后第2天,行左侧乳腺坏死组织清除术。入院后第5天,行乳腺单纯切除术。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70岁以上高龄老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可行性和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68例70岁以上高龄老人行胆囊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151例(89.9%)有1种以上合并病,其中93例(55.36%)有2种以上合并病,完成LC152例,中转开腹手术16例,中转率10.53%。术后发生各种并发症18例,均经积极治疗后痊愈出院,平均术后住院6.3天。结论:充分做好围手术期处理,熟练手术操作,正确处理合并症,老年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安全可靠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