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5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孟小勇 《中外医疗》2014,(32):83-84
目的探讨胸腔镜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临床疗效与价值。方法通过对2010年3月—2014年3月期间前来该院治疗肺大疱破裂引起的自发性气胸的172例患者病历进行分析和回顾,将两组按照住院先后进行分组,分别为治疗组79例和对照组93例,对对照组采用保守治疗,如胸腔引流,而对治疗组则采用单操作口的胸腔镜手术,同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统计数据对患者住院时间、气胸复发率、疼痛程度以及住院费用进行对比。结果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的临床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镜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具有安全、便捷、简单、高效等优点,值得大力推广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2.
HPLC法测定组织中雷帕霉素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测定雷帕霉素在组织中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方法采用AlltechC18柱,以乙腈∶四氢呋喃∶(55∶4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78nm。结果线性回归方程为A=3.2481C+7.4082×10-水5∶3,r=0.9925。在4~128ng/ml范围内线性良好。结论本法操作简单,重现性好,可用于测定组织中雷帕霉素的含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冠状动脉旁路术后移植静脉桥狭窄的动物模型。方法游离一段兔颈外静脉,与同侧中间剪断的颈总动脉的两断端间行端端连续吻合,每个吻合口12针。术后常规饲喂。结果4周后取材,可见静脉桥管腔狭窄,病理切片示内膜增殖。结论本模型能真实反映冠状动脉旁路术后静脉桥狭窄的情况,是进一步研究防治静脉桥狭窄的理想模型。  相似文献   
4.
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是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后桥静脉再狭窄的重要机制[1-2].PCNA是增殖细胞核抗原,其蛋白质出现于增殖期细胞核中,是反映增殖细胞活性的一项良好指标.P27kipl则是广泛存在的周期素依赖性激酶抑制剂(CDKI),它可使活跃的VSMC增殖受抑.本实验观察在CABG桥静脉再狭窄模型中.桥静脉周围局部应用雷帕霉素后管壁中PcNA及P27kipl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表达改变在雷帕霉素抑制桥静脉再狭窄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全胸腔镜肺叶切除与开胸肺叶切除对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方法将119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传统开胸组61例和VATS组58例,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VATS组的淋巴结清扫组数和阳性数与传统开胸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而淋巴结清扫数目[(12.3±2.3)个]明显少于传统开胸组,淋巴结清扫时间[(24.9±4.6)min]明显短于传统开胸组,VATS组术中出血量[(231.1±78.3)ml]、胸腔引流量[(1353.5±486.2)ml]和住院时间[(12.1±3.1)d]也明显少于传统开胸组,VATS组并发症也较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效果佳、安全性好、术后恢复快,是未来胸外科微创手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管状胃在胃代食管根治术中的价值。方法:选取105例食管癌行胃代食管癌根治术患者,分为管状胃组及全胃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肺部感染发生、吻合口瘘的发生及术后反流情况。结果:管状胃组患者与全胃组患者相比手术时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管状胃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术后肺部感染、术后吻合口瘘及返流性食管炎均优于全胃组患者。结论:管状胃应用于胃代食管癌根治术,能够显著降低患者术后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血管周围局部应用雷帕霉素对兔自体移植静脉段内膜过度增殖的抑制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大耳白兔30只,采用自身对照设计建立模型。任取一侧静脉旁路为干预组,外涂含0.3 mg雷帕霉素的Pluronic凝胶;另一侧为对照组,外涂空凝胶。4周后测旁路静脉内膜厚度、细胞的增殖指数及PCNA、P27~(kipl)免疫组化阳性细胞数。并于术后1、2、4、8周检测血管壁中雷帕霉素的含量。结果干预组旁路静脉内膜厚度(63.72±14.00)μm与对照组(77.76±14.90)μm相比,增生明显减少(P<0.05)。增殖指数对照组(29.30±7.15)明显高于干预组(20.10±9.48)(P<0.05)。在干预组和对照组均有阳性PCNA免疫组化染色表达细胞,正常静脉未见阳性表达,对照组较干预组细胞的阳性表达更强(P<0.05)。P27~(kipl)免疫组化染色干预组见阳性表达细胞,对照组表达阴性(P<0.05)。干预组血管壁术后1~8周均可测到雷帕霉素,含量呈逐步递减趋势。结论血管周围局部应用雷帕霉素具有抑制兔移植静脉内膜过度增殖的作用;这种作用和P27~(kipl)的上调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8.
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是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后桥静脉再狭窄的重要机制[1-2]。PCNA是增殖细胞核抗原,其蛋白质出现于增殖期细胞核中,是反映增殖细胞活性的一项良好指标。P27kip1则是广泛存在的周期素依赖性激酶抑制剂(CDKI),它可使活跃的VSMC增殖受抑。本实验观察在CABG桥静脉再狭窄模型中,桥静脉周围局部应用雷帕霉素后管壁中PCNA及P27kip1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表达改变在雷帕霉素抑制桥静脉再狭窄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雷帕霉素抑制兔自体移植静脉内膜过度增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宏林  尤庆生  沈卫东  刘琨  孟小勇 《江苏医药》2007,33(5):500-502,F0003
目的 观察血管周围局部应用雷帕霉素对兔自体移植静脉段内膜过度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 大耳白兔15只,采用自身对照设计建模.任取一侧静脉桥为干预组,外涂含0.3 mg雷帕霉素的Pluronic凝胶;另一侧为对照组,外涂空凝胶.4周后测桥静脉内膜厚度、细胞的增殖指数及p27kip1免疫组化阳性细胞数.结果 干预组桥静脉内膜厚度为(63.7±14.0) μm,明显少于对照组的(77.8±14.9) μm(P<0.05).增殖指数,干预组为29.3±7.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0.1±9.5(P<0.05).p27kip1免疫组化染色在干预组见有阳性表达细胞,而对照组表达呈阴性.结论 血管周围局部应用雷帕霉素具有抑制兔移植静脉内膜过度增殖的作用;这种作用与p27kip1的上调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0.
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VATS)已被广泛应用于胸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2008年8月至2011年12月,我们对58例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采用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治疗,现总结体会报道如下. 资料和方法 本组中男35例,女23例.均为术前cTNM Ⅰ期、无明显肺门及纵隔淋巴结肿大,拟行肺叶切除者.术前未获得病理诊断. 手术采用双腔气管插管,健侧卧位.1.5 cm观察孔在第7肋间腋后线,1 cm辅助操作孔在肩胛下角线第6或第7肋间.3 cm操作孔在第4或第5肋间腋前线.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