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2篇
  2013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
背景:肠道细菌易位是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时胰腺坏死感染的主要来源,因此保护肠黏膜屏障对SAP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目的:探讨复合益生菌制剂对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NP)大鼠肠黏膜屏障和胰腺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50只SPF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10)、ANP模型组(n=20)和益生菌干预组(n=20)。采用胰腺被膜下均匀注射牛磺胆酸钠制备ANP模型,干预组术前30 min以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溶液灌胃。术后6 h采集标本,检测血淀粉酶、二胺氧化酶(DAO)、TNF-α水平,观察胰腺组织病理学表现和末端回肠组织超微结构。结果:ANP模型组血淀粉酶、DAO、TNF-α水平和胰腺组织学评分均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0.05),益生菌干预组各项指标均较ANP模型组有所改善(P<0.05)。假手术组末端回肠黏膜结构完整;ANP模型组回肠黏膜上皮细胞微绒毛萎缩、排列稀疏,细胞间连接松弛;益生菌干预组微绒毛稍稀疏,细胞间连接紧密度较ANP模型组增高。结论:复合益生菌制剂对ANP大鼠具有保护作用,不仅能减轻肠黏膜损伤,保护肠黏膜屏障功能,还能减轻胰腺局部损伤和全身性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p16、CyclinD1、PTEN蛋白和DNA异倍体在宫颈癌中的表达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和流式细胞仪技术检测19例正常宫颈NC、22例CIN,82侧浸润性宫颈癌ICC中p16、CyclinD1、PTEN和DNA异倍体数的表达。结果:p16、CyclinD1、DNA异倍体从NC到CIN再到ICC中逐渐升高,而PTEN逐渐缺失,P〈0.05;p16、FrrEN、CyclinD1与临床分期、淋巴转移相关,P〈0.05;而DNA异倍体与各项参数均不相关(P〉0.05)。CyclinD1与p16、DNA异倍体、PTEN,PTEN和DNA异倍体表达相关(P〈0.05),p16与PTEN、DNA异倍体不相关(P〉0.05)。结论:p16、CyclinD1、PTEN和DNA异倍体的异常表达共同影响了宫颈癌细胞的分裂周期,可以联合起来作为宫颈癌恶性生物学行为的观测和干预指标。  相似文献   
3.
Leser-Trelat征是指成年人突然出现大量瘙痒性脂溢性角化皮损合并内脏恶性肿瘤的征象。如果脂溢性角化病患者皮损短期内出现体积增大、数量增多并伴瘙痒,常提示内脏肿瘤,应进行相关排癌检查,特别是皮损的表皮生长因子免疫组化分析。本文就1例脂溢性角化病的Leser-Trelat征合并肺癌患者的诊治过程进行报道,以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康宁克通对瘢痕血管影响的实验研究与临床应用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康宁克通对瘢痕的成纤维细胞的抑制作用已为人证实^[1],而康宁克通对瘢痕组织的血管有什么影响,却鲜有报道。我们从康宁克通注射瘢痕组织后对其血管影响作了实验研究及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5.
 窦组织细胞增生伴巨大淋巴结病(sinus histiocytosis with massive lymphadenopathy,SHML)是一种罕见的淋巴组织增生性病变。由Rosai和Dorfman于1969年首先报道及研究,国内仅见零星报道。现报道2例,并结合文献着重讨论其临床病理特征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尖锐湿疣的临床病理特征,对其诊断和鉴别诊断进行讨论.方法:收集我科100例尖锐湿疣患者活检标本,用10%福尔马林固定,HE染色,并以石蜡切片组织常规ABC法免疫组化染色检测人乳头状瘤病毒衣壳抗原(HPV-Ag).结果:尖锐湿疣发病高峰年龄20~30岁,好发部位肛门、生殖器,尖锐湿疣组织的特征性改变是光镜子下见到的挖空细胞;免疫组化显示尖锐湿疣HPV-Ag阳性率达70.0%.结论:尖锐湿疣为常见性传播疾病的一种,掌握其临床病理特征,有利于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7.
孙津明 《时珍国医国药》2002,13(11):679-680
目的:探讨尖锐湿疣的临床病理特征,对其诊断和鉴别诊断进行讨论。方法:收集我科100例尖锐湿疣患者活检标本,用10%福尔马林固定,HE染色,并以石蜡切片组织常规ABC法免疫组化染色检测人乳头状瘤病毒衣壳抗原(HPV—Ag)。结果:尖锐湿疣发病高峰年龄20一30岁,好发部位肛门、生殖器,尖锐湿疣组织的特征性改变是光镜子下见到的挖空细胞;免疫组化显示尖锐湿疣HPV—Ag阳性率达70.0%。结论:尖锐湿疣为常见性传播疾病的一种,掌握其临床病理特征,有利于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