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9篇
内科学   3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9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4 毫秒
1.
"什么是骨肉瘤啊?""我家孩子得骨肉瘤了,怎么办啊?他刚刚20岁!"我在接诊时常常听到这样的问话。这里,我简单地向大家介绍一下骨肉瘤。骨肉瘤和常见的肺癌、胃癌、乳腺癌一样,都是恶性肿瘤,只是它们的来源不同。顾名思义,骨肉瘤长在骨头上,它来自于骨头的梭形间质细胞。正常的间质细胞发生了恶性变化,不受控制,生长得特别快、特别活跃。而且,这些快速生长的细胞还不愿意在一个地方好好待着,要通过血液向全身各个地方跑,最常见的地方是肺,这就形成了肺转移、远处转移。  相似文献   
2.
人体解剖学是研究正常人体形态结构及其发生规律的科学,是医学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医学基础课的基础,同时也是医学临床课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原代心肌细胞培养的条件和方法。方法采用胰蛋白酶、胶原酶Ⅰ型和透明质酸酶混合消化分离心肌组织,差速贴壁和化学抑制法相结合纯化心肌细胞。结果心肌细胞未贴壁时呈圆形,24 h后贴壁生长,伸出伪足,呈三角形、多边形等,细胞完整,细胞核大且胞浆丰富,立体感明显,折光性强。3~4 d后伪足可相互接触交织成网,形成细胞单层或细胞簇,其搏动同步化。结论该心肌细胞培养方法存活率较高,是一种可靠的的心肌细胞培养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比观察帕洛诺司琼和恩丹西酮预防化疗诱发恶心和呕吐的作用及其不良反应。方法:采用随机自身对照方法对36例接受中~高度致吐化疗药物的恶性肿瘤患者使用帕洛诺司琼进行止吐治疗,并与恩丹西酮作对照,于化疗第1个周期或第2个周期使用帕洛诺司琼止吐,同一患者于另1个周期使用恩丹西酮作自身对照。结果:帕洛诺司琼于急性呕吐期(化疗后24h内)止吐完全有效率为94.4%,恩丹西酮组为83.3%,帕洛诺司琼控制急性呕吐的疗效优于恩丹西酮,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帕洛诺司琼于延迟呕吐期(化疗后d2~d5)止吐的有效率(完全有效率+部分有效率)均高于恩丹西酮,但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帕洛诺司琼的不良反应主要为头痛和便秘,与恩丹西酮比较,两组主要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帕洛诺司琼能有效预防中、高度致吐化疗药物所致的恶心和呕吐反应,对于急性和延迟性呕吐反应相比恩丹西酮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5.
孙永琨  杨林  张雯  王金万 《癌症进展》2009,7(5):581-582,580
甲胎蛋白(AFP)临床上常作为肝细胞性肝癌和生殖细胞肿瘤的血清标志物及诊断指标。近年来发现其他内胚层肿瘤如胃肠道癌、胰腺癌、胆囊癌等也可产生AFP,并以胃癌最为常见,被认为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胃癌,称为产甲胎蛋白胃癌( alpha - fetoprotein - producing gas- tric cancer, AFPGC)。我院于2004年收治1例患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笔者在对一具年龄约55岁女性尸体进行解剖时发现其肩胛提肌有4个肌腹,且有一肌束止点变异,经查阅文献资料,本例所见异常未见记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1mLTrizol试剂提取大鼠心室肌高质量RNA的最适取样量。方法分别用1 mL Trizol提取80,60,40,20 mg大鼠心室肌总RNA。结果心室肌取样量小于40 mg时,提取的RNA完整性和纯度可满足后续实验要求。  相似文献   
8.
医学生是祖国医学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如何让学生既能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又能使其综合能力得到提高,成为摆在广大教师面前的一项艰巨而紧迫的任务。目前人体解剖学的授课方式主要是大班理论课和小班实验课相结合,前者以多媒体授课为主,提纲挈领;后者则主要观察实物标本和模型,二者相互配合,彼此互补。其中,小班实验课以学识多、学生少、好组织、易管理等大班理论课无法比拟的优势成为学习解剖学最主要的场所。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卢比替康片在人体的安全性,确定卢比替康片口服给药对肿瘤患者的最大耐受剂量(MTD)及剂量限制性毒性(DLT),为Ⅱ期临床研究提供安全有效的给药剂量及方案。另外初步观察卢比替康的抗肿瘤疗效。方法:共纳入23例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研究分为单次给药和连续给药两部分。19例患者,分5个剂量组(0.75,1.5,2.5,3.75,5.0 mg.m-2)单次口服卢比替康片,待清除期(7 d)后,患者再接受每日1次,每周连续5 d,停2 d的连续给药方案,所对应接受的连续给药剂量为:0.5,1.0,1.3,1.5和1.8mg.m-2.d-1。其余4例患者仅进行连续给药研究,给药剂量为2.0 mg.m-2.d-1。结果:卢比替康片经口服后患者主要不良反应为消化道反应(表现为恶心、呕吐和食欲减退)、乏力、骨髓抑制,另外观察到的不良反应还包括:腹泻、发热、头晕、肝功能异常和尿常规异常。单次给药研究中,共19例患者单次服药后均未出现DLT,但因考虑到单次给药方式并非今后临床治疗的给药方式,因此未再继续进行。在连续给药第6剂量组(2.0 mg.m-2.d-1)出现DLT,MTD为1.8 mg.m-2.d-1。本研究共20例患...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医学院校规模不断扩大,在校生逐年增多;同时,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以及医学科学的发展,许多新学科如医学行为学、生物医学工程学以及医用电子技术等纷纷以选修或必修的姿态挤进了医学课程设置表,解剖学因学时最多而首当其冲地被大量的受到挤压。这就为解剖学教学提出了新的严峻的课题:如何在学生多、标本少、学时有限的情况下高效率的学好解剖课?本文以我校学生系统解剖学学习模式做一探讨。我校系统解剖学采用大班理论课和小班实验课相结合的模式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