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8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5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8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9 毫秒
1.
目的 研究一种水溶性茶多糖中的中性糖组成及其对糖醛酸含量测定的影响,为准确测定茶多糖中糖醛酸含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气相色谱法分析了10种茶多糖样品单糖组成,考察了其主要的三种单糖组分组成的混合中性糖(1∶1∶0.5,摩尔比)对硫酸咔唑法、间羟联苯法两种方法 测定糖醛酸含量的影响.结果 10种水溶性茶多糖样品的主要单糖组成为阿拉伯糖(Ara)、半乳糖(Gal)以及葡萄糖(Glc).结论 在测定茶多糖中糖醛酸含量时,这3种中性糖对间羟联苯法的干扰远小于硫酸咔唑法.  相似文献   
2.
美国医师执照考试对我国医学遗传学教学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美国医师执照(United States Medical Licensing Examination,USMLE)考试中与医学遗传学教学相关的大纲内容,并比较了我国医学遗传学教学范围与美国USMLE测试考点的异同。分析发现USMLE更加注重临床思维的培训以及临床案例的运用,启示国内医学遗传学教学工作应加强运用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模式(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提出邀请临床医生参加教材编写,以及在中国执业医师考试中增加医学遗传内容等建议。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一种在人原代肝细胞中可诱导调控表达HBx的慢病毒表达系统,以便研究HBx生物学特性及其对人肝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Tet-on系统构建四环素诱导调控的慢病毒-HBx表达系统,并用流式细胞术对其进行优化以达到较高的表达效率。应用该系统制备LV-HBx和LV-rtTA重组慢病毒共同转导肝癌细胞系HepG2和人原代肝细胞后,再加入强力霉素(Dox)诱导调控HBx表达,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人原代肝细胞中肿瘤转移相关基因1(MTA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转化生长因子β1(TGFB1)、上皮型钙黏附素1(CDH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重组慢病毒-HBx表达系统构建成功,LV-HBx和LV-rtTA重组慢病毒用量配比经过优化,采用1:1或2:1转导后可达到较高的表达效率,Dox诱导产生的表达HBx的阳性细胞率分别为67.3%和66.7%。应用该系统将HBx基因转导入肝癌细胞系HepG2和人原代肝细胞后,可用Dox进行诱导调控HBx的高效表达。其中人原代肝细胞中Dox诱导组的HBx表达水平约为对照组(不加Dox诱导)的45倍,经qPCR检测高表达HBx的人原代肝细胞中MTA1、VEGFA、TGFB1 mRNA的表达水平较对照组均显著升高(P均 < 0.05),而CDH1、IGFBP3 m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均 < 0.05)。结论:成功建立了转导人原代肝细胞的LV-HBx四环素诱导调控表达系统,该系统的建立为研究HBx等乙肝病毒基因对人原代肝细胞的影响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初步探索应用人胚胎干细胞来源的肝细胞作为乙肝病毒(HBV)体外研究模型的潜力。方法:定向分化人胚胎干细胞为肝细胞(hESC-Heps);采用免疫荧光方法检测肝性因子如肝细胞核因子-4α(HNF4α)、白蛋白(ALB)和HBV功能性受体钠离子/牛磺胆酸共转运蛋白(NTCP)受体的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Ⅲ型干扰素受体表达,Western blotting 检测hESC-Heps在Ⅲ型干扰素刺激下干扰素通路中磷酸化转录信号传导子与激活子2 (STAT2)的表达。结果:成熟的hESC-Heps表达肝性因子HNF4α和ALB,表达HBV功能性受体NTCP受体,并且具有人原代肝细胞特异性的Ⅲ型干扰素反应。结论:人胚胎干细胞来源的肝细胞hESC-Heps可能成为一种具有潜力的HBV研究模型。  相似文献   
5.
目的:乙肝患者的精子活力降低且有较高比例的凋亡和坏死,但其机制未明。本研究主要考察乙肝病毒表面蛋白(HBs)对人精子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方法:对经不同浓度的HBs(0、25、50、100μg/ml)孵育4h后的人精子活力进行分析,并进一步采用JC_1染料结合流式细胞术监测人精子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人精子在体外加入100μg/mlHBs孵育后,a+b级精子数比例显著下降(P〈0.01),精子线粒体膜电位显著下降,25、50、100μg/mlHBs处理组丧失线粒体膜电位的精子百分率分别为24.83%、44.43%和92.22%。结论:乙肝病毒可能通过表面蛋白HBs对人精子活力和线粒体膜电位产生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一种简单、快速、高通量的检测GFP蛋白的方法。方法:用TECAN多功能酶标仪Infinite M200pro检测GFP蛋白在不同缓冲液中的荧光强度;用酶标仪检测含GFP的蛋白样品梯度稀释后的荧光强度,建立荧光强度与GFP相对含量之间的标准曲线;分别比较荧光酶标仪的检测结果与流式细胞术和Western-blotting检测结果的相关性。结果:使用50 mmol/L Tris-HCl(pH=10)的缓冲液稀释GFP蛋白更有利于检测低浓度的GFP;荧光酶标仪检测GFP的荧光读数同GFP相对含量之间的回归系数R2>0.99。荧光酶标仪检测GFP蛋白的结果与流式细胞术、Western-blotting的检测结果之间均呈现明显的相关性。结论:建立的利用多功能酶标仪检测GFP蛋白方法方便快捷,可以实现短时间对大样本进行检测。  相似文献   
7.
目的 对Neurospom crassa基因组中与黑曲霉phyA具有46.85%相似性的EAA33149.1蛋白基因进行鉴定并确定其功能.方法 利片j信号肽预测软件SignalP 3.0 Server,真核蛋白序列中精氨酸和赖氮酸前导肽切割位点以及信号肽切割位点预测软件PmP 1.0 server,跨膜结构域预测软件Tmpred和TMHMM Server v.2.0,GP I锚定位点预测软件big-P I Predictot以及哑细胞器中蛋白定位分布预测软件TargetP v1.01对EAA33149.1蛋白基因进行预测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将该基冈克隆到酿酒酵母中表达.结果 确定了该蛋白的信号肽、信号肽切割位点以及分泌途径.重组酿酒酵母表达的54 000重组蛋白,显示了植酸酶活性.结论 初步确定该蛋白基因为N.crassaphyA基因.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绿茶阿拉伯半乳糖蛋白(AGP)对四氧嘧啶致小鼠高血糖的预防作用。方法:40只正常健康小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绿茶AGP(200、400和800mg·kg^-1·d^-1,各10只)溶液组和对照组(NS灌胃,10只)。连续灌胃2周后,尾静脉注射45mg/kg四氧嘧啶。注射后3d测定空腹血糖、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血清丙二醛及肝糖元浓度。结果:绿茶AGP能显著增加小鼠肝糖元浓度(P〈0.05),且连续灌胃2周,400或800mg·k^-1·d^-1的绿茶AGP能显著降低注射四氧嘧啶的小鼠血糖(P〈0.01)。结论:灌胃绿茶AGP能预防小鼠高血糖的形成。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乙肝表面蛋白(HBs)与其单克隆抗体(MAb)复合物对人精子功能的影响,探讨乙肝病毒(HBV)损害人精子的可能机制。方法:对HBs-HBsMAb孵育后的精子活力进行分析,采用JC-1染料结合流式细胞术监测人精子线粒体膜电位(MMP)。结果:人精子在体外与25μg/mL的HBs和不同浓度(20、40、80μg/mL)HBsMAb共孵育后,活力好的精子百分比例显著下降(P〈0.01),MMP也下降。结论:HBV可能通过HBs-HBsMAb对人精子功能产生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0.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是造成肝炎、肝硬化、肝癌的主要诱因之一,已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健康问题。乙型肝炎疫苗的推广应用显著降低了HBV感染率,但现阶段慢性乙肝病毒感染仍然无法根治。HBV研究模型对推动HBV相关研究和临床治疗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缺乏合适的研究模型,HBV生物学以及HBV与宿主之间相互作用等方面仍存在很多问题未明了,制约了抗HBV新药研发。近年来,HBV功能性受体钠离子-牛磺胆酸共转运多肽(NTCP)的发现以及干细胞技术的发展应用,极大推动了HBV研究模型的发展。本文分别从病毒来源、细胞和动物感染模型等角度对HBV研究模型领域的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