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1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目的:探讨根据新生儿足跟特点选择不同采血部位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00例新生儿随机分观察组300例和对照组100例,观察组根据新生儿不同足跟特点选择不同采血部位,对照组随机选择采血部位。观察两组采血一次成功率、血斑直径、采血所需时间及有无足跟瘀斑发生。结果:观察组采血一次成功率为98%,对照组为90%;观察组标本血斑直径平均为10.60 mm,对照组为8.57 mm;观察组采血所需时间平均为34.5 s,对照组为58.6 s;观察组发生瘀斑2例,对照组发生瘀斑9例;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根据新生儿不同足跟特点选择不同采血部位,可提高一次性采血成功率,缩短采血时间,减少对新生儿的损伤,提高护士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2.
孔桂香  王兴蕾 《齐鲁护理杂志》2005,11(17):1208-1209
神经原性膀胱是由于任何原因使膀胱的神经支配受到损害,导致某部分的功能丧失或不协调,贮尿和排尿功能受到损害.近年来,我院应用膀胱扩大、膀胱颈悬吊、盆底悬吊加强治疗神经原性膀胱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探讨血小板糖蛋白特异性抗体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发病中的作用。采用改良的MAIPA法检测血浆血小板糖蛋白特异性抗体(抗GPⅡb/Ⅲa抗体和抗GPIb/Ⅸ抗体)。若患者的OD值大于正常OD值的均数+3倍标准差则为阳性。结果表明:MDS组总阳性率为16.67%(5/30),ITP组总阳性率为46.67%(14/30),两者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部分MDS患者的糖蛋白特异性抗体为阳性,这表明部分MDS患者的血小板减少与免疫因素有关;血小板糖蛋白特异性抗体所致的血小板破坏在MDS患者的血小板减少中可能具有一定作用,这为MDS患者的免疫抑制剂治疗提供了新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患儿,男性,11岁,阵发性抽搐伴青紫,无发热及头痛,发作对双眼向上凝视,面肌痉挛,下颌抽动。病程两年余,伴有智力低下。足月顺产,生下即发现全身点片状黑斑。父母非近亲婚配。母孕期无患病史及服药史。该患儿入院第二天死亡。发育良好,营养中等。身高130厘米,体重23公斤。双眼球结膜苍白,巩膜无黄染及出血点,有贫血外观,左眼内毗部可见0.6×0.3厘米瘀血斑,角膜半混浊,左耳前4.5厘米外有3×3厘米大小黑恁,表面有毛发,其他部位也可见大小不等的黑痣及毛发。胸部、双上肢、腰部以下,双下肢以上,臀部周围大面积黑痞,总面…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2种剂量排石汤对胆总管结石ERCP术后疗效的影响。方法:将65例患者随机分为小剂量组(37例)和大剂量组(38例),2组均在ERCP取石后24小时服用不同剂量的排石汤治疗,连续治疗4天后行血生化、胆汁生化检测。结果:胆汁总胆汁酸、总胆固醇、钙离子、黏蛋白、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等治疗前后2组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胆汁酸、总胆固醇、钙离子和黏蛋白等治疗后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治疗后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2组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化指标治疗后2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排石汤更有助于改善胆总管结石ERCP术后患者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甘肃省胃癌高发区近33年经内镜检出胃癌的流行病学特点,为该疾病的预防和控制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选择甘肃省河西地区36所医院33年间胃镜检出并经病理确诊的胃癌患者病历资料。对其主要的内镜下改变、临床及组织学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3年来甘肃省河西地区胃癌总检出率为5.57%,胃癌高发于50~69岁,男性多见,好发于贲门、胃体及胃窦部,且以低分化腺癌为主,武威地区检出率最高(6.39%)。结论甘肃省河西地区33年中胃癌检出率呈逐年下降趋势,早期胃癌的检出率较低,在当地开展胃癌早期防治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采用内镜下曲张静脉套扎联合生长抑素治疗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60例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生长抑素治疗)与观察组(内镜下曲张静脉套扎联合生长抑素治疗治疗),每组230例。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后近期和远期的出血情况以及治疗后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的1个月再出血率(5.22%)、3个月再出血率(3.48%)、止血率(74.78%)以及死亡率(5.65%)与对照组患者的1个月再出血率(30.00%)、3个月再出血率(35.22%)、止血率(46.65%)以及死亡率(25.22%)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6.52%)明显低于对照组(33.0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采用内镜下曲张静脉套扎和生长抑素联合治疗可以有效控制出血情况,降低再出血的发生,提高静脉曲张消失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泪小管断裂伤最为常见。我院于1969年以前处理内眦部眼睑断裂伤时,忽视了泪小管的吻合,则遗留泪溢和内眦部畸形的痛苦。于1969—1980年对泪小管断裂伤进行吻合,经随访11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应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对接受输液治疗的门诊患者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抽取110例接受输液治疗的门诊患者病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平均每组55例。对照组患者在输液期间实施常规门诊护理;干预组患者在输液期间实施优质护理。结果干预组患者接受输液治疗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对门诊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和不良时间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应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对接受输液治疗的门诊患者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10.
先天性上斜肌麻痹手术治疗体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先天性上斜肌麻痹手术治疗体会车桂兰,张力威,王莹,王倩,孔桂香,宋云艳文献报道多认为上斜肌麻痹的手术疗效减弱直接拮抗肌下斜肌优于加强麻痹的上斜肌。下斜肌减弱术方法很多,如后徙术,断腱术,肌肉部分切除术,肌肉边缘切开术等。如何运用这些方法,本文通过6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