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3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0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8篇
  200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通过分析中国最早以区域协同救治体系为依托的胸痛中心数据,评价胸痛中心建设对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PCI)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的救治时间和院内死亡率的影响。方法:从2010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南部战区总医院共收治了STEMI患者2 782例,其中有1 570例接受了PPCI的患者符合入选条件,根据不同年份,将患者分为8个组(2010组~2017组),比较不同年份患者的救治时间及院内死亡率的变化。结果:8组患者在性别、年龄、高血压史、罪犯血管、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等方面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8组患者从发病到首次医疗接触时间(S-to-FMC)自2010年的116 min降至2017年的85 min (P=0.247);患者的首次医疗接触到球囊扩张时间(FMC-to-B)从2010年的264 min降至2017年的163 min(P<0.001);患者的进门到球囊扩张时间(D-to-B)从2010年的109 min降至2017年的43 min(P<0.001);患者从发病到球囊开通血管(总缺血)时间(S-t...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术中行肋间神经阻滞联合术后静脉使用镇痛泵对开胸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行开胸手术的病人42例,随机分为两组,镇痛泵组(A组) 20例,肋间神经阻滞联合术后镇痛泵组(B组) 22例。比较两组病人术后静止、活动、咳嗽状态下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辅助使用止痛药次数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B组在静息、活动、咳嗽状态下的VAS总评分为(16. 43±0. 36)分,辅助止痛药使用率为45. 5%,A组分别为(27. 89±0. 45)分和55. 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B组病人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1. 8%,A组为65. 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术中肋间神经阻滞与术后静脉使用镇痛泵联合应用对开胸术后病人镇痛效果良好,安全性好,但不能缓解恶心、呕吐、嗜睡等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尿纤溶酶原激活物(uPA)、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食管癌中的表达及对肿瘤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正常食管黏膜上皮组织(18例)及食管癌组织(68例)中uPA、VEGF的表达,检测CD。用以标记肿瘤微血管密度(MVD),根据MVD均值分为高、低MVD组,分析食管癌uPA、VEGF的表达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对肿瘤血管形成的影响。结果uPA蛋白在正常食管黏膜上皮组织、食管癌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27.8%(5/18)和70.6%(48/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63,P〈0.05);VEGF蛋白在正常食管黏膜上皮组织、食管癌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22.2%(4/18)和63.2%(43/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78,P〈0.05)。食管癌组织中uPA与VEGF表达有一致性(X^2=9.72,P〈0.05)。MVD平均为42.38±11.62,高MVD组uPA、VEGF蛋白表达显著高于低MVD组(X^2值分别为6.13和10.12,均P〈0.05)。uPA、VEGF蛋白表达与年龄、性别、病理类型无关(均P〉0.05),均与临床病理分期、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结论食管癌组织中uPA、VEGF蛋白高表达,可能促进肿瘤血管形成,提示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在食管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正常食管黏膜上皮组织(18例)、食管黏膜上皮不典型增生组织(23例)及食管癌组织(68例)中uPA、PAI-1蛋白的表达,并分析其和食管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uPA蛋白在正常食管黏膜上皮组织、食管黏膜上皮不典型增生组织及食管癌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27.8%、39.1%、70.6%,三者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PAI-1蛋白在正常食管黏膜上皮组织、食管黏膜上皮不典型增生组织及食管癌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22.2%、34.8%、64.7%,三者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uPA、PAI-1蛋白表达与年龄、性别、病理类型无关(P〉0.05),在临床病理Ⅰ-Ⅱ期和Ⅲ-Ⅳ期间有升高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分化程度和淋巴结有无转移有关(P〈0.05)。结论:uPA、PAI-1蛋白在食管癌发生、发展不同阶段的表达呈进行性上升的趋势,可能与食管癌的发生、发展相关,过度表达提示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NEDD9在食管鳞癌中表达的意义及与肿瘤发生发展和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及Real-time PCR技术检测NEDD9在40例食管鳞癌癌组织、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NEDD9的表达与肿瘤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食管癌组织与癌旁正常组织中NEDD9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7.5%、25.0%,mRNA表达CT值分别为1.704±0.360、0.843±0.526,食管癌组织中NEDD9蛋白及mRNA水平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及正常食管组织。NEDD9的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无关(P>0.05),与肿瘤组织分化程度、TNM分期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结论:NEDD9在食管癌组织中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癌旁食管组织,可能促进食管癌的侵袭及转移,可作为食管癌治疗的潜在靶点。  相似文献   
6.
7.
孔冉冉  陈战 《环球中医药》2022,15(5):873-875
中医脉象机理复杂,特征抽象,不易理解和接受.本文以《黄帝内经·素问》有关脉象动物隐喻为研究对象,分析三种代表性英译本的翻译策略.对于脉象动物隐喻的英译,译者需根据隐喻类型,明晰脉象本体和动物喻体的相似性,以医理传递和文化传播为考量,使用异化为主的翻译策略,才能使译文准确,使读者理解复杂抽象的脉象学说,进而有效促进中医文...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单操作孔胸腔镜下微创治疗纵隔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2例行胸腔镜手术的纵隔肿瘤患者相关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22例均完全在胸腔镜下完成手术,16例在单孔操作下完成,6例因游离困难加开副操作孔,手术时间30-1 10min,平均65min;术中出血30-200ml,平均100ml;术后胸管引流时间2-4天,平均3天;术后住院时间5-8天,平均6.5天.均顺利恢复出院,无术后出血、气胸、感染、肺不张等并发症.随访1-20个月,未有局部复发.结论:单操作孔胸腔镜下切除纵隔肿瘤可达到双操作孔的手术效果,进一步减少手术创伤,加快术后恢复,可在临床上加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摘要】 目的 研究阿米洛利对人类食管癌EC9706细胞体外侵袭能力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食管癌细胞EC9706经阿米洛利处理后,采用Transwell小室法检测其对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及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阿米洛利对细胞尿纤溶酶原激活物(uPA)mRNA及蛋白相对于β-actin表达的影响。结果 经10、20、40、80 μmol/L阿米洛利作用24 h后,EC9706细胞体外侵袭人工重组基膜的能力降低,并随着阿米洛利浓度的增加,EC9706细胞的穿膜细胞数由对照组的(96±7)个分别下降为(78±6)、(57±6)、(33±4)、(15±3)个(F=43.46,P<0.01)。随着阿米洛利浓度的增加,uPA mRNA的表达由对照组的(0.623±0.065)分别下降为(0.526±0.054)、(0.389±0.041)、(0.312±0.038)、(0.247±0.025)(F=6.71,P<0.01),uPA 蛋白由对照组的(0.732±0.064)分别下降为(0.644±0.057)、(0.533±0.058)、(0.391±0.036)、(0.267±0.043)(F= 6.71,P<0.01)。结论 阿米洛利能抑制食管癌细胞的侵袭能力,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uPA系统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重症胸外伤合并胸壁软化不同手术时机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比研究了49例重症胸外伤救治的临床资料,包括治疗前后动脉血气、氧合指数、基础生命体征变化、疼痛程度、手术时间、平均住院日、机械通气辅助时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病死率以及胸片情况。结果早期手术26例患者全部存活,无一例死亡,胸片改善时间最快治疗后第3天,最长第9天效果满意;晚期手术23例患者1例死亡。两组患者血气分析显示:SAT、PO2、PCO2、PaO2/FiO2在手术后均有显著改善,与术前比较均有显著差异。疼痛程度手术后明显减轻、主动咳嗽增加。结论创伤性连枷胸患者早期行手术内固定治疗,辅以呼吸机辅助呼吸,可大大改善患者的缺氧状况,减少气管切开,缩短呼吸机辅助时间,明显缩短恢复期,并未加重肺损伤和增加病死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