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2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7篇
  2020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检测血管生成素-2(angiopoietin-2,Ang-2)和C-erbB-2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探讨它们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SABC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94例乳腺癌和24例腺瘤标本中Ang-2和C-erbB-2的表达情况。结果在腺瘤中Ang-2的阳性率为20.83%(5/24),C-erbB-2的阳性率为4.17%(1/24);在乳腺癌中Ang-2的阳性率为62.77%(59/94),C-erbB-2阳性率为74.77%(70/94),二者表达呈正相关(r=0.73)。Ang-2及C-erbB-2在有淋巴结转移组中的阳性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Ang-2和C-erbB-2在浸润型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髓样癌(P〈0.05)。结论⑴Ang-2和C-erbB-2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呈正相关;⑵检测Ang-2和C-erbB-2表达对临床制定化疗方案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肿瘤标志物Bcl-2和c-erb B-2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和两者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对70例乳腺恶性肿瘤标本和24例纤维腺瘤标本进行Bcl-2和c-erbB-2癌基因蛋白检测. 结果 Bcl-2和c-erbB-2在乳腺癌中的阳性率分别为68.1%和67.1%;在纤维腺瘤中的阳性率分别为87.5%和0%.Bcl-2和c-erbB-2的阳性表达与有无淋巴结转移呈显著相关.乳腺癌中Bcl-2和c-erbB-2的阳性表达呈负相关(r=-0.28).结论 乳腺癌中Bcl-2的高表达提示患者的预后较好,c-erbB-2 的高表达提示患者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胃癌组织中0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SABC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6例胃癌组织MGMT的表达。结果:胃癌中MGMT总阳性率为47.83%(22/46)。MGMT在浸润浆膜组和有淋巴结转移组阳性率明显增高,与浸润肌层和无转移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胃体部癌MGMT阳性率较高,与贲门部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MGMT在胃癌中的表达与性别、年龄、分化程度相关性不明显(p〉0.05)。结论:MGMT在胃癌中的表达与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癌的部位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吡格列酮对去卵巢大鼠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γ2)、骨钙素(OCN)、骨特异性的碱性磷酸酶(BALP)的影响,探讨其与绝经后骨质疏松(PMOP)的关系及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 选用144只健康雌性3月龄Wistar大鼠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去卵巢组及假术手组,分别给予生理盐水、吡格列酮4mg/(kg.d)或20mg/(kg.d)灌胃,在干预的不同时间点采用逆转录PCR(RT-PCR)检测PPARγ2表达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OCN 、BALP水平,DPX双能X线骨密度扫描仪检测实验动物骨量的变化。结果 (1)不同浓度的吡格列酮干预后两组大鼠PPARγ2呈时间依赖性上升,OCN、BALP、 BMD呈时间依赖性下降,去卵巢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2)同一时间点不同浓度吡格列酮干预后两组大鼠PPARγ2呈剂量依赖性上升,OCN、BALP、BMD呈剂量依赖性下降,去卵巢组大鼠更明显,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吡格列酮可能通过启动PPARγ2基因的转录活性上调其表达,降低成骨指标OCN、BALP的表达,从而导致骨质疏松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乳腺癌中拓扑异构酶Ⅱ(TopoⅡα)和金属硫蛋白(MT)的表达与乳腺癌预后的关系,并分析两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SABC免疫组化方法检测72例乳腺癌标本中MT和TopoⅡα的表达。结果:MT和TopoⅡα的阳性率分别为33.33%和48.61%。MT阳性表达率与乳腺癌病理类型及有否巴结转移有关(P〈0.05)。TopoⅡα阳性表达率与是否有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结论:检测MT和TopoⅡα对提示预后和临床选择化疗方案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胃癌组织中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SABC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6例胃癌组织MGMT的表达.结果: 胃癌中MGMT总阳性率为47.83%(22/46).MGMT在浸润浆膜组和有淋巴结转移组阳性率明显增高,与浸润肌层和无转移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胃体部癌MGMT阳性率较高,与贲门部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MGMT在胃癌中的表达与性别、年龄、分化程度相关性不明显(P>0.05).结论:MGMT在胃癌中的表达与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癌的部位有关.  相似文献   
7.
8.
<正>妊娠糖尿病(GDM)可导致母婴多种并发症给孕妇及胎儿带来难以挽回的后果,因此一经确诊应及时干预。对GDM患者的治疗,首先选择饮食调整及安全有效的运动,胰岛素是药物治疗的首选,而门冬胰岛素是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批准的目前唯一可以用于GDM治疗的胰岛素类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长链非编码RNA 中浆细胞瘤多样性异位基因1(lncRNA PVT1)、炎症因子与支气 管哮喘患儿激素治疗敏感性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9 年1 月—2019 年12 月张家口市第一医院收治的60 例 支气管哮喘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激素治疗敏感性分为敏感组和抵抗组,各30 例。采集两组患儿 气管平滑肌细胞进行原代培养,使用RT-PCR 检测lncRNA PVT1 相对表达量,ELISA 法检测血清炎症因 子及siRNA 沉默lncRNA PVT1 前后原代培养细胞的炎症因子表达水平。结果 抵抗组血清及原代培养细 胞lncRNA PVT1 较敏感组高(P <0.05)。抵抗组血清IL-1β、IL-6、IL-10 及TNF-α 表达水平较敏感组 高(P <0.05)。抵抗组沉默前后原代培养细胞中IL-1β、IL-6、IL-10 及TNF-α 表达水平的差值较敏感组 高(P <0.05)。lncRNA PVT1[Ol ^ R=0.145(95% CI :0.057,0.762),P =0.029]、IL-10[Ol ^ R=2.853(95% CI : 1.542,5.969),P =0.017] 及TNF-α[Ol ^ R=4.482(95% CI :1.404,13.858),P =0.031] 为支气管哮喘患儿激素 治疗敏感性的影响因素(P <0.05)。血清lncRNA PVT1、IL-10 与TNF-α 联合预测支气管哮喘患儿发生激 素治疗抵抗的敏感性为91.25%(95% CI :0.835,0.986),特异性为88.74%(95% CI :0.810,0.965),AUC 为 0.955(95% CI :0.903,1.000),且较单独指标预测的AUC 高(P <0.05)。结论 过表达lncRNA PVT1 可明 显加剧支气管哮喘患儿的气道炎症反应,进而降低气管平滑肌对激素治疗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本实验通过观察吡格列酮对去卵巢大鼠体重、血脂、FNS、HOMA-IR、E2、BMD 、BALP及PPARγ2、IL-1β、IL-6、TNF-α的影响,探讨其与绝经后骨质疏松的关系及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 选用144只健康雌性3月龄Wistar大鼠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去卵巢组及假手术组,两组分别给予生理盐水、吡格列酮4mg/(kg.d)或吡格列酮20mg/(kg.d),在0、4、8、12w不同时间点各取6只大鼠进行各项生化指标的测定,用DPX双能X线骨密度扫描仪检测实验动物骨量的变化, RT-PCR检测PPARγ2 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IL-1β、IL-6、TNF-α、BALP水平。结果 1. 去卵巢组大鼠与假手术组比较,体重、TG、CHO、LDL-C、FNS、HOMA-IR、PPARγ2、IL-1β、IL-6、TNF-α、BALP均升高,E2、HDL-C、BMD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 去卵巢组大鼠以不同浓度吡格列酮干预后PPARγ2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上升(P<0.05),IL-1β、IL-6、TNF-α及BALP水平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下降(P<0.05),同时相关性分析结果证实PPARγ2与IL-1β、IL-6、TNF-α呈负相关(-0.5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