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5篇
耳鼻咽喉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4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1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UICC第7版TNM分期标准中病理N3(pN3)期胃癌患者的预后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06年12月间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实施胃癌根治术或扩大根治术的310例pN3期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和随访资料,分别采用Logrank检验和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预后分析。结果310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为2~103(平均35.7)月,术后5年生存率为14.6%。其中pN3a期201例,pN3b期109例,5年生存率分别为16.8%和1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单因素预后分析显示,肿瘤部位、Borrmann分型、pT分期、pN分期、淋巴结转移率及手术方式与患者预后有关(均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浸润深度、手术方式及淋巴结转移率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1),而pN分期并不是独立的预后影响因素(P=0.658)。按浸润深度对患者进行分层分析显示,对于210例pT4a期患者,pN3a和pN3b亚组5年生存率分别为16.1%和1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但对于88例pT4b期患者,pN3a和pN,b亚组5年生存率的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8.6%比3.1%,P=0.137)。结论pM期胃癌患者预后较差,肿瘤浸润深度和不同手术方式是影响其预后的重要因素,淋巴结转移率对判断pM期胃癌预后有重要意义。第7版TNM分期中pN3分期能较好反映患者的预后情况。  相似文献   
2.
染料木素抗大鼠心肌肥厚作用及其与ATPase活性的关系   总被引:10,自引:10,他引:0  
目的:观察染料木素(Gen)对异丙肾上腺素(iso)所致大鼠心肌肥厚的保护作用及其对心肌组织Na+-K+-ATPase,Ca2+-Mg2+-ATPase活性及羟脯氨酸含量的影响。方法:0.2 g·L-1的iso 5 mL·kg-1·d-1,背部皮下注射,连续10 d,建立大鼠心肌肥厚模型。造模第2天开始给予不同浓度的染料木素、二甲基亚砜或NS,连续14 d,末次给药后禁食12 h,称体重,麻醉,取心脏,称全心及左心室质量,计算全心质量指数及左心室质量指数,测定心肌组织Na+-K+-ATPase,Ca2+-Mg2+-ATPase活性及羟脯氨酸(Hyp)含量。结果:模型组全心质量指数及左心室质量指数分别为(3.30±0.24),(2.55±0.14)mg·kg-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P<0.001);心肌组织Na+-K+-ATPase和Ca2+-Mg2+-ATPase活力为(1.81±0.25),(1.00±0.22)U·mg-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活性显著降低(P<0.01);Hyp含量为(0.80±0.05)mg·g-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含量显著升高(P<0.001)。与模型组相比,染料木素高、低剂量组(0.3,0.1μmol.kg-1)全心质量指数分别为(2.83±0.22),(2.97±0.19)mg·kg-1;左心室质量指数分别为(2.32±0.16),(2.34±0.13)mg·kg-1均显著降低(P<0.01或P<0.05);高剂量组心肌组织Na+-K+-ATPase(2.58±0.40)U·mg-1及Ca2+-Mg2+-ATPase(1.35±0.22)U·mg-1活性升高(P<0.01或P<0.05),染料木素高、低剂量组心肌组织Hyp含量分别为(0.48±0.11),(0.57±0.14)mg·g-1显著降低(P<0.01或P<0.05)。结论:染料木素可通过提高Na+-K+-ATPase及Ca2+-Mg2+-ATPase的活性,降低Hyp含量,从而抑制心脏纤维化,起抗心肌肥厚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检测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中T-heper和T-reg细胞的比值(Th/Tr),探讨其评估患者抗肿瘤免疫状态的意义.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60例结直肠癌患者和30例健康者外周血Th/Tr比值,分析结直肠癌患者与健康者外周血Th/Tr是否存在差异,不同临床分期、不同病理分级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Th/Tr值是否存在差异.结果 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Th/Tr值为5.28±2.43,低于健康对照组的11.24±1.84(P<0.01);早期患者外周血Th/Tr为6.64±2.39,高于进展期患者的4.71±2.16(P<0.01),Th/Tr比值与病理分级无关.结论 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中Th/Tr降低,提示结直肠癌患者的免疫受损,其水平变化可作为评估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核磁共振波谱成像在不同部位、不同大小脑膜瘤的核磁共振在影像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寻找具有特异性波峰的化合物,为临床的制定治疗方案,为脑膜瘤进展及术后疗效评估提供影像学依据。方法:检查前未经手术及放化疗患者,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分析脑膜瘤病灶侧与对侧正常脑组织的NAA、Cho、Ala、Cr,以NAA/Cr、Cho/Cr比率的差异。结果:脑膜瘤出现Cho显著增加,肿瘤实质中的NAA明显减少或不存在,Cho/Cr比值增加,NAA/Cr比值减少,Ala出现10例,Lac出现1例。结论:脑膜瘤的1H-MRS具有一定的特点,可成为诊断脑膜瘤的重要辅助方式。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联合脏器切除术治疗T4b期胃癌的治疗效果。探讨其手术适应证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2005年间在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接受联合脏器切除治疗的96例T4bN0-3bM0期胃癌患者的临床和随访资料。结果12例(12.5%)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其中胰瘘4例,腹腔感染5例,肺部感染3例;均经保守治疗后治愈,全组未出现围手术期死亡病例。全组患者均获随访,中位随访时间为73个月,术后1、3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70.5%、42.1%和23.5%。单因素预后分析显示,Borrmann分型、病理类型、淋巴结分期及胰腺侵犯与TAb期胃癌患者的生存有关(均P〈O.05):多因素预后分析显示,淋巴结分期和病理类型是本组‘I曲期胃癌的独立预后因素(均P〈0.05)。结论淋巴结分期为pN0或pN,的高分化T4bM。期胃癌患者,在接受根治性联合脏器切除后可获得较好的预后。  相似文献   
6.
138例淋巴结转移阴性胃癌患者的预后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淋巴结转移阴性胃癌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00—2005年间接受根治性胃切除手术治疗.且术后病理证实为淋巴结转移阴性的138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预后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本组患者5年生存率为62.4%。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大小、肿瘤部位、分化程度、浸润深度、胃切除方式、Lauren分型与患者预后有关(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大小、分化程度和浸润深度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对于接受根治性手术治疗的淋巴结转移阴性的胃癌患者,肿瘤大小、肿瘤分化程度及是否浸润浆膜是评估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神经浸润(perineural invasion,PNI)对胃癌患者生存预后的影响。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收治的1 007例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根据术后病理标本中有无PNI将所有患者分为PNI阴性组和PNI阳性组,分析PNI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及其对胃癌患者生存预后的影响。  结果  1 007例胃癌患者中PNI阳性120例,阳性率为11.9%。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和脉管癌栓是PNI的独立危险因素。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肿瘤部位、Borrmann分型、肿瘤大小、根治度、TNM分期、术式、癌结节、脉管癌栓、PNI、术前CA19-9及CEA水平与胃癌患者预后相关。PNI阴性和PNI阳性患者5年生存率分别为66.6%和38.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01)。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BorrmannⅣ型、TNM分期、根治度、癌结节和PNI是胃癌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分层分析显示,PNI仅对Ⅰ、Ⅱ和Ⅲa期胃癌预后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PNI是胃癌患者独立预后因素,可作为Ⅰ、Ⅱ和Ⅲa期患者预后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RF)对糖尿病动物模型皮肤创面的治疗作用及疗效.方法 将20只大白兔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4只)、糖尿病模型组(4只)、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rhEGF)组(4只),PRF组(8只),将糖尿病模型组、rhEGF组、PRF组建立糖尿病动物创面模型,4组动物创面分别予以1%碘伏清创、1%碘伏清创、rhEGF外敷、PRF外敷.观察各组创面面积及容积变化情况,标本予以HE染色观察创面组织生长情况,免疫组化标记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蛋白,计算VEGF平均光密度.结果 干预后3、7 d显示,rhEGF组、PRF组创面面积和容积缩小的速度高于空白对照组及糖尿病模型组(P<0.05).第2、3 周末大体病理观察rhEGF组、PRF组创面组织表皮覆盖完全,真皮结构致密,皮肤结构基本恢复正常,有大量毛细血管存在.第2、3 周末标本VEGF平均光密度蛋白含量,rhEGF组、PRF组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糖尿病模型组(P<0.05).结论 PRF可显著促进糖尿病兔皮肤创面的愈合.  相似文献   
9.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70岁。吸烟史40余年,约20支/日。有高血压病史20年,长期口服非洛地平控释片,血压控制良好。2019年8月因“阵发性右上腹痛、右下胸痛2周”于外院就诊,胸部CT检查示:右肺上叶尖段占位性病变,考虑恶性肿瘤并空洞形成,双肺门及纵隔多发淋巴结,右侧第8肋骨转移;上腹部增强MRI检查示:脾脏占位,考虑转移瘤;头顶部皮肤小结节切除病理报告示:皮肤附件恶性肿瘤,倾向外毛根鞘癌或汗腺来源肿瘤,建议免疫组织化学检查进一步鉴别诊断及分类。  相似文献   
10.
近端胃切除术被认为是早期胃癌的保留功能性手术,本研究旨在评估早期胃癌近端胃切除术后的远期疗效。对1993-2005年间日本国立癌症中心医院对施行近端胃切除术128例可疑胃上部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肿瘤学疗效及外科疗效进行评估。结果显示:本组128例可疑胃上部早期癌患者中进展期胃癌14例(10.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