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3篇
综合类   6篇
肿瘤学   19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中西医结合即中医解毒散结扶正法与调强放疗相结合治疗鼻咽癌的临床疗效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住院的鼻咽癌患者5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9例与对照组29例.对照组给予调强放疗:GTVnx及GTVnd剂量为68-72 Gy、66-70 Gy,CTV1和CTV2剂量分别为60-64 Gy和50-54 Gy.所有患者采用分割照射法,每周进行5次,共6~8w.观察组采用调强放疗的同时加用祖国医学的解毒散结扶正法治疗:调强放疗法同对照组,放疗期间同时服中药汤剂,每日一付,早晚分服.结果:治疗后,对比2组鼻咽癌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及毒副反应.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8%(P<0.05);观察组毒副反应发生方面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解毒散结扶正法联合调强放疗能够提高鼻咽癌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且降低毒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Ⅱb期宫颈癌经术前放疗后的手术适应症.方法1991年1月~2001年1月,43例Ⅱb期宫颈癌接受术前放射治疗,继而接受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结果全组均能按手术规范完成手术,术中未发生不可控制的大出血,无输尿管、膀胱及直肠损伤.术后常见并发症尿潴留发生率9.30%(4/43),泌尿道感染发生率11.63%(5/43),无一例发生尿瘘.结论Ⅱb期宫颈癌经术前放疗后,有手术适应症.术前放疗不增加术中及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化疗间歇期行乳腺癌骨转移灶短程放疗止痛的疗效。方法  1991年 1月至 2 0 0 0年 10月 ,共32例乳腺癌骨转移患者接受化疗间歇期短程放疗止痛 (化放组 ) ,将同期单纯接受化疗的乳腺癌骨转移患者与化放组病例进行配对 (单化组 ) ,进行回顾性配对分析 ,比较两组止痛疗效及毒副作用。结果 化疗组止痛总有效率为 93.8% ,单化组为 46 .9% ,两组比较 ,差异非常显著 (P <0 .0 1) ;两组病例毒副反应主要以骨髓抑制为主 ,化放组Ⅰ~Ⅱ度及Ⅲ~Ⅳ度白细胞减少发生率均高于单化组 ,两组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化疗间歇期行短程放疗止痛 ,对乳腺癌骨转移灶的疼痛具有良好的止痛效果 ,治疗时间短 ,且不明显增加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4.
山东齐鲁制药厂生产的恩丹西酮 ,对顺铂所致的恶心呕吐有较好的防治效果。我科自 2 0 0 0年 5月— 2 0 0 1年 1月 ,采用恩丹西酮改进方案防治顺铂所致的恶心呕吐 31例 ,运用自身交叉随机对照方法观察其疗效。现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病例资料本组 31例 ,男性 17例 ,女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NPE和MVP两组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和毒性。方法:采用NPE和MV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68例,并对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NPE组和MVP组总有效率分别为51.5%(17/33)和42.9(14/33),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1495)。毒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结论:NPE和MVP两方案为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较为有效而安全的化疗方案。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盐酸吗啡缓释片直肠给药治疗头颈部肿瘤放射性黏膜损伤所致口腔疼痛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行放射治疗的头颈部肿瘤患者共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两组均行全程IMRT放疗,给予营养支持等处理,观察组加用盐酸吗啡缓释片直肠给药,比较两组患者疼痛评分变化、营养状况评分变化等情况.结果 放疗结束后,观察组患者NR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放疗后的体质量评分、进食评分、症状评分、活动和身体功能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JP<0.05).结论 通过盐酸吗啡缓释片直肠给药治疗头颈部肿瘤放射性口腔黏膜损伤所致疼痛,临床易于操作,可以明显地减轻放射性口腔黏膜损伤所致疼痛,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对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临床疗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肺癌的脊椎转移常伴有剧烈疼痛 ,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放疗是肺癌脊椎转移止痛的方法之一。目前 ,在肺癌脊椎转移止痛的放射治疗上 ,最佳的放疗方案尚无定论。我科于 1991年~ 1999年采用 4 0 0cGy/次× 5次 /周 ,总量 2 0Gy短程放疗方案 ,对肺癌脊椎转移行放疗止痛 53例 ,取得较好疗效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资料 本组共 53例 ,男性 34例 ,女性 19例。年龄 2 8~ 76岁。其中腺癌 2 2例、鳞癌 16例、小细胞癌 9例、腺鳞癌 3例、大细胞癌 2例、支气管腺癌 1例。脊椎转移灶均经X线平片、CT、骨ECT和MRI证实 …  相似文献   
8.
转移癌脊髓压迫症的短程放射治疗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评价短程放疗方案对转移癌脊髓压迫症的近期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1991年1月至1999年10月,对43例因转移癌引起的脊髓压迫症行短程放疗400cGy/次×5次/周,总量 20Gy,放疗同时辅以激素加脱水剂以预防放射所致的急性水肿。观察背痛、运动功能及括约肌功能变化情况。结果:43例转移癌脊髓压迫症患者背痛缓解、运动功能改善和括约肌功能恢复有效率分别为 81.4%、72.1%和50.0%。无明显毒副反应。结论:短程放疗治疗转移癌脊髓压迫症,毒副反应轻,是一种合适有效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调强放疗(IMRT)与三维适形放疗(3D-CRT)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的毒副作用及治疗效果.方法 将120例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采用调强适形放疗,对照组采用三维适形放疗.结果 2组随访时间、生存率及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时间延长,对照组中耳炎发生率增高速度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口腔毒副作用占46.67%,消化系统毒副作用占36.67%,血液系统毒副作用占10.00%,皮肤毒副作用占70.00%.对照组口腔毒副作用占56.67%,消化系统毒副作用占46.67%,血液系统毒副作用占16.67%,皮肤毒副作用占90.00%.由于样本量限制,2组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IMRT与3D-CRT相比,效果相当,但毒副作用相对较小,需要进一步大样本验证.  相似文献   
10.
临床资料 患者男 ,55岁。因咳嗽、咳痰、发热1周于 1995年 4月 2 6日入院。既往有右肺部感染病史。入院后 ,X线胸片检查提示右肺炎并右上肺不张 ,给予抗感染治疗 ,症状完全控制。复查X线胸片 ,发现右肺门 2× 3× 3cm结节状孤立性阴影 ,密度中等 ,结节轮廓较模糊 ,边缘有毛刺状阴影。行胸部CT检查提示右肺中央型肺癌。随后转上级医院 ,再次行胸部CT检查仍提示右肺中央型肺癌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3次 ,3次检查均发现右肺上叶后段开口处有一结节状肿物 ,边界欠清 ,取材病检 :支气管粘膜下淋巴细胞浸润。在上级某医院临床诊断为右肺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