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8篇
外科学   19篇
综合类   6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明确经尿道等离子柱状电极膀胱肿瘤整块切除术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146例非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等离子柱状电极膀胱肿瘤整块切除术患者80例(等离子柱状电极整块切除组),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患者66例(TURBT组),分析两组患者术前、术中和术后临床资料,统计两组各项并发症差异并纳入Clavien-Dindo分级进行比较,随访肿瘤复发情况。结果:两组手术均获成功。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手术时间、术后膀胱冲洗时间、留置尿管时间、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标本所含逼尿肌数目等离子柱状电极整块切除组明显高于TURBT组(P<0.01)。等离子柱状电极整块切除组和TURBT组2年累积复发率分别为37.5%和39.4%,两组无复发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等离子柱状电极整块切除术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生育酚结合蛋白(TAP)对氧化应激所致前列腺癌细胞凋亡的调控作用.方法 脂质体法分别转染pEGFP-N3-TAP质粒及空载体质粒进入前列腺癌细胞PC-3.以过氧化氢(H2O2)刺激PC-3细胞构建氧化应激模型,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Western blot检测TAP的表达,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各组细胞的凋亡.结果转染TAP后的PC-3细胞中TAP表达量明显升高.RT-PCR结果显示,H2O2单独或联合促氧化剂丁胱亚磺酰亚胺(BSO)刺激细胞后TAP的mRNA表达量分别为(2.457±0.113)、(3.643±0.162)较对照组(0.721±0.048)显著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无H2O2刺激的对照组PC-3、PC-3-vector、PC-3-TAP细胞的凋亡率分别为2.42%、3.69%、15.37%;在H2O2刺激下,各组凋亡率分别为7.56%、16.71%、43.93%;联合应用BSO与H2O2,各组凋亡分别为13.73%、26.36%、49.19%.结论 TAP基因可参与前列腺癌细胞对氧化应激的应答反应,并促进氧化应激所致的前列腺癌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微小RNA-23a(miR-23a)影响前列腺癌细胞骨架迁移及侵袭行为的分子机制.方法 PC-3前列腺癌细胞转染siPAK6、miR-23a模拟物,48 h后以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细胞骨架的改变;Western blot法检测LIMK1、磷酸化LIMK1( p-LIMK1)、丝切蛋白(cofilin)和磷酸化丝切蛋白(p-eofilin)蛋白的表达.结果 转染siPAK6组及miRNA-23a组PC-3细胞骨架的应力纤维均明显减少,肌动蛋白形态皱缩.Western blot检测显示转染siPAK6组的p-LIMK1、p-cofilin的表达分别下降75%、80%(P<0.01),而LIMK1、cofilin表达量无明显变化(P>0.05);转染miRNA-23a组的p-LIMK1、p-cofilin的表达分别下降60%、70% (P <0.01),LIMK1、cofilin的表达量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miR-23a可通过p21活化激酶6(PAK6)-LIMKl-cofilin信号通路,影响前列腺癌细胞骨架的重构,抑制癌细胞迁移及侵袭能力.  相似文献   
4.
5.
目的 制备生育酚结合蛋白(TAP)重组腺相关病毒,并探讨其对前列腺癌生长的作用.方法 构建重组腺相关病毒质粒pSNAV-TAP-EGFP,酶切、聚合酶链反应(PCR)、测序.225 cm2细胞培养瓶中,接种293T细胞,以重组质粒转染.扩增、纯化病毒,并转染DU-145细胞,噻唑蓝(MTT)比色法观察第2、4、6天的细胞增殖.结果 成功构建pSNAV-TAP-EGFP质粒,并制备滴度6.4×1011vg/ml、纯度95%的rAAV2-TAP.该病毒转染DU-145细胞后TAP表达量明显上升.转染后第4天,TAP转染组的细胞吸光度(A值)0.546±0.072,对照组以及空载体转染组的A值分别为0.673±0.015、0.638±0.051,生长明显受到抑制(P<0.05).至第6天各组细胞生长差异更显著.结论 成功制备高滴度的rAAV-TAP-EGFP病毒,并可抑制前列腺癌细胞的生长.
Abstract:
Objective To produce recombinant rAAV2 virus carrying α-tocopherol associated protein (TAP) and to observe its effect on prostate cancer cells. Methods The pSNAV-TAP-EGFP plasmid was constructed and digested with restriction enzy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 and sequence analysis were performed to identify the correct recombinant clones. The plasmid was transfected into 293T cells to produce virus. The virus was amplified and purified. DU-145 cells were infected by rAAV-TAPEGFP. Cell growth was detected by MTT assay. Results The pSNAV-TAP-EGFP was constructed successfully. The titer of rAAV2-TAP-virus was 6. 4 × 1011 vg/ml and the purity was 95%. The rAAV-TAP-EGFP was infected into the DU-145 cells with high efficiency. The expression of TAP was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by real-time PCR. MTT assay showed differences at the 4th day. The cellular absorbance value in the TAP transfection group, control group and empty vector transfection group was 0. 546 +0. 072, O. 673 +0. 015,and 0. 638 + 0. 051 (P < 0. 05 ). The differences became more significant after 6 days. Conclusion High tier recombinant adeno-associated virus rAAV2-TAP-EGFP was obtained, which was able to inhibit the proliferation of prostate cancer cells.  相似文献   
6.
肾淋巴管瘤是一种极为少见的良性肿瘤.本文报道2020年11月23日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1例肾囊性淋巴管瘤伴同侧肾盂输尿管交界处狭窄患者,探讨肾淋巴管瘤的病因、影像学表现、临床表现、病理学特征及治疗方式.该患者术前诊断为左肾囊肿伴同侧肾盂输尿管交界处狭窄,行后腹腔镜左肾部分切除术.术后病理提示:囊壁为扁平内皮细...  相似文献   
7.
肾癌是一种常见的泌尿系统恶性肿瘤,我国近年来发病率也不断上升[1]。目前手术已经进入微创的时代,需要提供不同的手术方式来治疗不同类型的肾癌。传统的2D影像学资料渐渐地不能完全满足精准手术和个体化治疗的需求。详细的术前成像可以为手术计划提供更多信息[2]。精准手术3D分析规划系统可为不同类型肾癌患者术前诊断、术前评估、手术方案的个体化规划和手术入路的选择提供决策。本文将对精准手术3D分析规划系统在不同临床分期肾癌的手术应用现状及发展前景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应用一个血管夹防止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术中结石移位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06年3月至2009年6月共收治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58例,随机分组后所有患者均行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26例术中采用无损伤血管夹钳夹结石上方输尿管再行输尿管切开取石,32例术中直接切开输尿管取石,两组术中均留置双J管,比较两组的总手术时间、取石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随访手术疗效。结果 58例手术全部成功,无一例中转开放手术,术中均无输血。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血管夹组较直接切开取石组取石时间短。两组术后复查均未见结石残留,无并发症发生。结论术中应用血管夹可防止结石向输尿管上方移位,降低取石难度,缩短术中取石时间,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糖尿病对大鼠前列腺形态及基因表达的改变。方法 链脲霉素(STZ,60 mg/kg)诱导糖尿病动物模型,观察前列腺组织形态、筛选表达差异基因及测定8-羟基脱氧鸟苷(8-OHdG)水平。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验证Mrel1和Xrcc3表达差异,并检测高糖(25~75 mmol/L)刺激下细胞内活性氧(ROS)强度。结果 糖尿病大鼠前列腺形态上出现显著变化。基因芯片发现糖尿病大鼠的前列腺组织中有2304个差异基因,糖尿病大鼠和糖尿病患者前列腺组织中Mrel1和Xrcc3的表达均下降,而DNA氧化损伤标记物8-OHdG增加,高糖还可导致细胞内氧化应激水平上升。结论 糖尿病可引起前列腺形态异常以及多基因的改变。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微创手术治疗上尿路结石致急性梗阻性肾功能不全、肾积脓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5月至2012年9月收治的30例上尿路结石所致的急性上尿路梗阻性肾功能不全患者.30例均合并肾积脓感染,其中予以急诊行输尿管镜下逆行插管引流21例,经皮肾穿刺造瘘9例,配合全身应用三代头孢抗生素治疗.术前及术后记录生命体征及尿量变化,检查血像及肾功能等指标.结果 全部输尿管逆行插管引流术和经皮肾造瘘术均顺利完成,所有患者均成功解除了尿路梗阻,无邻近脏器损伤或大出血、败血症等严重并发症.术后生命体征改善,急诊解除梗阻后血尿素氮(BUN)由(23.2±3.8) mmol/L降至(5.6 ±2.2) mmol/L、血清肌酐(Scr)由(472.3± 142.5) μmol/L降至(54.8±22.3)μmol/L,尿量明显增加,肾功能改善,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上尿路结石引起肾功能不全合并肾感染积脓的处理原则是早期解除梗阻,联合全身抗感染治疗.输尿管插管引流术与经皮肾造瘘术均是有效的微创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