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2篇
  2006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伊米配能/西司他丁对免疫功能低下患者合并感染的疗效郭乃榄,陆道培,卢锡京,范蕴明,王德炳,付剑峰,任汉云,吴彤,刘剑,刘素贤,单福香,史琪,郑缓,张捷白血病与骨髓移植患者由于接受大剂量化疗或超大剂量化疗与放疗,患者免疫功能极度低下,感染是其最常见的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功能锻炼的最佳方法。方法:对26例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进行不同阶段的功能锻炼指导。结果:按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标准(HSS)评分,优18例,良6例,中2例,优良率达92.30%。结论:对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系统化、针对性阶段康复锻炼,恢复肢体活动度,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二维斑点追踪显像评价阵发性房颤患者左心房功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显像(STI)技术评价阵发性房颤(PAF)患者左心房功能变化。 方法 分别对30例PAF患者(PAF组)和30名正常人(对照组)进行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测定左心房内径(LAD)、舒张早期二尖瓣跨瓣血流速度(E)、舒张晚期二尖瓣跨瓣血流速度(A)、E/A、肺静脉收缩峰值流速(PVs)、肺静脉舒张峰值流速(PVd)、肺静脉收缩峰值流速/舒张峰值流速(S/D)、心房收缩期流入肺静脉血流流速(PVa),计算左心房最大容积(LAVmax)、左心房最小容积(LAVmin)、左心房收缩前容积(LAVp)、左心房被动射血分数(LAPEF)和左心房主动射血分数(LAAEF);应用STI技术获取左心房各壁各节段的应变率曲线,分别测量左心室收缩期左心房峰值应变率(SRs)、左心室舒张早期左心房峰值应变率(SRe)和左心室舒张晚期左心房峰值应变率(SRa),计算其平均值(mSRs、mSRe、mSRa)。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PAF组LAD、LAVmax、LAVp、LAVmin增大(P<0.05),LAAEF、LAPEF减低(P<0.05);E升高、A减低、E/A升高(P<0.05),PVs、PVd减低,S/D减低(P<0.05);PAF组左心房各壁各节段SRs、SRe和SRa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AF组中,SRs与SRe及SRa之间无相关性(P>0.05),mSRa与LAAEF之间呈正相关(r=0.78,P<0.01);对照组中,SRs分别与SRe及SRa呈负相关(r分别为-0.347、-0.384,P<0.05)。 结论 PAF患者左心房各壁应变率峰值减低,左心房辅泵功能、管道功能和储蓄功能相互代偿作用减弱或消失。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二维斑点追踪显像技术(STI)评价肥厚性心肌病(HCM)患者左心房收缩和舒张功能改变的价值。方法 20例肥厚性心肌病患者(HCM组)和22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应用STI技术分别获取左房前壁、后壁、侧壁、下壁、房间隔的基底段、中间段、心底段的应变率曲线。结果与对照组比较,HCM组左房各壁各节段收缩期应变率(SRs)、舒张早期应变率(SRe)和舒张晚期应变率(SRa)均显著减低;对照组左房各壁心底段的SRs、SRe、SRa均高于基底段;对照组和HCM组的SRs与SRe、SRa呈负相关;HCM组SRe与LVMI(左室质量指数)呈显著负相关。结论肥厚性心肌病左房各壁应变率峰值减低,且运动规律消失,代偿关系尚存在。  相似文献   
5.
鼻咽癌IMRT远期疗效和不良反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鼻咽癌IMRT的远期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2009—2010年间869例病理诊断明确、无远处转移、接受全程IMRT的鼻咽癌患者纳入研究。84.8%接受以顺铂为基础化疗。鼻咽原发灶放疗66~70.4 Gy分30~32次,颈部阳性淋巴结66 Gy分30~32次。 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Logrank法检验差异和单因素预后分析,Cox模型多因素预后分析。结果5年OS率为84.0%,5年LRFS、RRFS 、DMFS、DFS率分别为89.7%、94.5%、85.6%、76.3%。对局部晚期患者同期化疗有降低远处转移趋势(83.6%比75.7%,P=0.050)和改善OS趋势(82.6%比77.0%,P=0.082)。诱导化疗有提高OS趋势(80.7%比71.4%,P=0.057),其中含多西他赛或吉西他滨的诱导化疗有提高OS趋势(83.3%比72.2%,P=0.058)。初始放疗后接受推量者DFS率更低(52.2%比71.1%,P=0.004)。同期化疗增加远期口干、张口困难,高剂量顺铂增加口干和听力损伤。结论 IMRT治疗鼻咽癌远期疗效较好。同期化疗联合IMRT有降低远处转移趋势,其价值需进一步研究。放疗后残留接受推量似乎与不良预后有关。化疗增加远期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七氟醚复合丙泊酚维持麻醉对老年风湿性心脏病(Rheumatic Heart Disease,RHD)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2月—2020年12月收治RHD老年患者9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丙泊酚组和复合组,各45例。丙泊酚组采用丙泊酚维持麻醉,复合组在此基础上予以七氟醚维持麻醉。比较两组各时间点心肌损伤标志物水平[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I(cTnI)、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临床时间指标及心脏不良事件(MACE)。结果:两组主动脉开放2、4、6 h的cTnI、CK-MB、MDA水平高于麻醉诱导,SOD水平低于麻醉诱导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合组ICU停留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丙泊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合组MACE发生率为4.44%,低于丙泊酚组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七氟醚复合丙泊酚与单独应用丙泊酚维持麻醉对老年RHD患者均为安全有效方法,但七氟醚复合丙泊酚术后康复速度较快...  相似文献   
7.
背景与目的:2013年欧洲肿瘤学会官方杂志Radiotherapy & Oncology发表了新版头颈部肿瘤颈部淋巴结分区指南,对规范颈部淋巴结靶区的勾画有重要意义。该研究采用2013版颈部淋巴结分区指南,旨在探讨鼻咽癌颈部淋巴结转移规律,以及颈部淋巴结影像特征与预后的关系,为将来修订N分期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9年1月—2010年12月病理诊断明确的、初诊无远处转移、接受调强放射治疗的鼻咽癌患者656例。所有患者治疗前行鼻咽和颈部MRI扫描。回顾分析所有患者的MRI图像,并根据2013版颈部淋巴结分区指南进行重新分区,分析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影像学特征与预后的关系。结果:中位随访时间为46.9个月。4年无局部复发生存率为91.3%,4年无颈部复发生存率为95.1%,4年无远处转移生存率为87.7%,4年无病生存率为78.5%,4年总生存率为92.8%。最常见的颈部淋巴结转移分区为:Ⅱ区76.2%,Ⅶa区65.1%,其次为Ⅲ区(50.4%),Ⅴa(17.5%)和Ⅳa(11.7%)。淋巴结的跳跃转移率为1.0%。颈部淋巴结阳性的患者中,46.4%的患者有淋巴结坏死,74.4%的患者有包膜外侵犯。单因素分析显示,颈部淋巴结受累侧数、颈部淋巴结最大径≥6 cm、颈部淋巴结坏死、T分期和N分期都是影响无远处转移生存和无病生存的因素(P<0.05)。淋巴结包膜外侵犯有影响无远处转移生存率的趋势(P=0.060)。环状软骨下缘以下的颈部分区受累对无远处转移生存和无病生存无显著影响。多因素分析发现,T分期、淋巴结最大径是影响无远处转移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P<0.05);T分期、淋巴结最大径和淋巴结坏死是影响无病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P<0.05)。结论:该研究阐明了鼻咽癌颈部淋巴结转移规律,发现颈部淋巴结受累侧数、淋巴结最大径、淋巴结坏死是影响远处转移和无病生存的重要因素。下颈部受累对无远处转移生存和无病生存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8.
肝炎病毒感染与骨髓移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肝炎病毒感染是亚洲人包括中国的特殊感染问题,肝炎病毒感染与骨髓移植之间的关系尚不很明确。笔者通过对106例骨髓移植患者乙型、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及其与临床结果的综合分析,发现骨髓移植后患者乙型、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率分别为7/106(6.6%)、65/106(61.3%),乙型、丙型肝炎病毒活动均可致轻到中度肝功能上升,1例HBV、HCV混合感染患者因急性肝功能衰竭死亡,但无论乙型或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均不影响骨髓的植活,亦不导致急、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及肝静脉阻塞综合征发病率上升,因而肝炎病毒感染并非骨髓移植禁忌症,但肝炎病毒感染的防治仍是我们面临的一重大课题。人类重组干扰素可防治丙型肝炎病毒活动,笔者对此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
目的 应用斑点追踪成像技术及经食管实时三维超声成像评价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左心耳舒缩运动及功能变化特点.方法 22例阵发性房颤组患者、21例持续性房颤患者.将左心耳分为基底段(B)、中段(M)、顶部(A)三个部分.应用三维容积法测量左心耳整体排空分数(LAA-EF)、基底段排空分数(B-EF)、中段排空分数(M-EF)和顶部排空分数(A-EF).应用斑点追踪成像技术测量左心耳基底段、中段、顶部各节段收缩期应变率(SRS)和舒张期应变率(SRD).结果 阵发性房颤组和持续性房颤组LAA-EF、B-EF、M-EF、A-EF均低于对照组,持续性房颤组低于阵发性房颤组.与对照组比较,阵发性房颤组和持续性房颤组的左心耳基底段、中间段、顶部各段的SRS和SRD均降低,以持续性房颤组降低更显著.结论 阵发性房颤和持续性房颤均可导致左心耳整体和局部舒缩功能降低,以持续性房颤为甚.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left atrial appendage regional function and movement changes of systolic and diastolic in patients with atrial fibrillation by speckle tracking imaging(STI) and real-time three-dimensional transesophageal echocardiography(RT-3D TEE).Methods Sixty-seven patients underwent RT-3D TEE was divided into 24 controls,22 paroxysmal atrial fibrillation,21 persistent atrial fibrillation.Left atrial appendage was divided into basal,middle and apical segment.Left atrial appendage emptying fraction of the overall (LAA-EF),basal emptying fraction (B-EF),middle emptying fraction (M-EF) and apical emptying fraction (A-EF) was measured by three-dimensional volume measurement.Each segment systolic strain rate (SRS) and diastolic strain rate (SRD) was measured by STI.Results LAA-EF,B-EF,M-EF,A-EF of paroxysmal atrial fibrillation and persistent atrial fibrill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and persistent atrial fibrillation group was the lowest in the three groups.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SRS and SRD of left atrial appendage basal,middle,apical segment was lower in paroxysmal atrial fibrillation group and persistent atrial fibrillation group,and persistent atrial fibrillation group decreased more significantly.Conclusions Paroxysmal atrial fibrillation and persistent atrial fibrillation can lead to left atrial appendage global or local systolic and diastolic function to reduce,and persistent atrial fibrillation decreased more significantly.  相似文献   
10.
背景:心肌梗死后不同时间点进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其归巢至损伤组织的能力以及起到的修复作用将有很大的不同。 目的:探索心肌梗死后移植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归巢于心肌组织的最佳时间窗。 方法:将18头中华小型猪采用开胸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的方法建立急性心肌梗死模型。造模成功后1 d,3 d,1周,2周,3周,4周6个时间点经冠状动脉注射BrdU标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于移植后3 d处死动物,检测心肌梗死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归巢量。 结果与结论:心肌梗死后1 d,3 d,1周,2周,3周,4周均可见有细胞核呈棕黄色的BrdU标记的阳性细胞,其中心肌梗死后1周的阳性细胞分布最多且最集中,高于其他5个时间点(P < 0.05)。说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归巢的最佳时间窗为心肌梗死后1周,在此时间点给予干细胞移植促进心肌修复有一定意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干细胞;骨髓干细胞;造血干细胞;脂肪干细胞;肿瘤干细胞;胚胎干细胞;脐带脐血干细胞;干细胞诱导;干细胞分化;组织工程全文链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