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4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26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45篇
  2024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检测乳腺癌骨髓微转移 ,探讨其与乳腺癌临床病理学因素的关系。方法 采用RT -PCR法 (一步法 )检测骨髓中CK19mRNA表达。结果  10 2例乳腺癌患者骨髓CK19mR NA表达阳性率 5 6.9%。骨髓CK19mRNA表达率随乳腺癌肿块增大而增高 ;随临床分期增加而增高 ;随组织学分级增加而增高。但与腋淋巴结转移与否无关 ,亦与乳腺癌患者年龄、月经状况及病理类型无关。结论 乳腺癌骨髓微转移与某些临床病理学因素有关。癌细胞播散无固定模式 ,早期乳腺癌亦可发生远处转移。骨髓微转移应作为常规检测方法 ,以更早、更准确地预测全身转移情况 ,进行个体化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检测乳腺癌骨髓组织CK19 mRNA的表达,判断骨髓微转移状况,探讨其与各因子的关系.方法:采用RT-PCR法(一步法)检测骨髓组织中CK19 mRNA表达;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乳腺癌组织中ER、PR、Cath-D、C-erbB-2及VEGF的表达.结果:102例乳腺癌患者骨髓组织CK19 mRNA表达阳性率56.9%.骨髓CK19 mRNA表达随乳腺癌组织中ER及PR蛋白表达增强而降低(P<0.05,P<0.01);随Cath-D、VEGF蛋白表达增强而呈增高趋势(P<0.005,P<0.05);但与C-erbB-2表达状况无关.结论:乳腺癌骨髓微转移与癌组织中某些生物学因子表达有关;这些因子决定癌细胞的生物学行为.  相似文献   
3.
乳腺原发性恶性淋巴瘤4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乳腺原发性恶性淋巴瘤(breast primary malignant lymphoma BPML)临床罕见,现报告4例.  相似文献   
4.
近几十年,在分子肿瘤的研究中发现一些能够促进肿瘤生长、存活的分子,为肿瘤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是最早发现的对抑制肿瘤具有重要意义的分子之一,大约50%的三阴性乳腺癌和炎性乳腺癌都过度表达表皮生长因子受体.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及其下游通路可以促进上皮问质转化、肿瘤细胞迁移以及肿瘤浸润.此外,由于凋亡信号转导的发生针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治疗可以提高三阴性乳腺癌细胞化疗的敏感性.研究表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靶向治疗可能对三阴性乳腺癌和炎性乳腺癌的治疗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背景与目的 富亮氨酸α2糖蛋白1(LRG1)是富亮氨酸重复序列(LRR)家族蛋白成员,近些年研究显示LRG1在恶性肿瘤的发生、上皮间质转化、侵袭转移、异常血管生成、预后预测中发挥重要作用。然而LRG1在乳腺癌中的表达、预后、功能和潜在机制方面尚待阐明。本研究旨在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系统分析LRG1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使用TCGA、Breast Cancer Gene-Expression Miner、UALCAN、Kaplan-Meier Plotter、GeneMANIA、DAVID等多个数据库对LRG1在乳腺癌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关系、预后价值、相互蛋白作用网络及功能富集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TCGA数据库分析显示,LRG1 mRNA在乳腺浸润癌中的表达量明显高于正常组织(23.461 vs. 8.357,P<0.001)。在不同分子亚型中,luminal型乳腺癌中LRG1 mRNA表达量为37.462(9.930~74.197),高于HER-2阳性型乳腺癌和三阴性乳腺癌(TNBC)(均P<0.01);I、II、III期乳腺癌中LRG1 mRNA的表达水平均高于正常乳腺组织(均P<0.05)。Breast Cancer Gene-Expression Miner数据库分析显示,雌激素受体(ER)和(或)孕激素受体(PR)阳性乳腺癌中LRG1 mRNA的表达水平高于ER和(或)PR阴性乳腺癌,HER-2阴性乳腺癌中LRG1 mRNA表达高于HER-2阳性型乳腺癌(均P<0.05);淋巴结阳性乳腺癌LRG1 mRNA表达量高于淋巴结阴性乳腺癌(P<0.000 1)。用GEPIA在线平台对TCGA数据库中乳腺癌数据进行生存分析发现,LRG1高表达患者总生存率(OS)及无复发生存率(RFS)均低于低表达患者,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R=0.81,P=0.200;HR=0.70,P=0.064);用Kaplan-Meier plotter对TCGA中乳腺癌数据进行生存分析发现,LRG1的表达与luminal A型、luminal B型、HER-2阳性型乳腺癌的OS无明显关系(均P>0.05),但在basal-like亚型中,LRG1低表达患者OS明显优于LRG1高表达患者(HR=3.12,95% CI=1.54~6.29,P<0.001)。使用GeneMANIA数据库进行分析,共筛选出20个与LRG1相互作用蛋白质,GO富集分析显示,LRG1及与其共表达相关的20个蛋白富集于细胞胞外区,外泌体,血液微粒,受体复合物等结构中,参与细胞的血管生成调控、上皮间充质的转化、缺氧反应等相关生物学过程。结论 LRG1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上调,并可预测部分不良乳腺癌亚型的预后,LRG1可能为乳腺癌治疗提供新的靶点。  相似文献   
6.
李明  刘霞  刘运江  高鹏志 《现代肿瘤医学》2006,14(11):1385-1387
目的:检测乳腺癌组织中CD105表达,探讨其与相关生物学因子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SP)检测乳腺癌组织中CD105、IL-8、VEGF、ER、PR表达水平。结果:①以CD105标记的微血管密度值(MVD)在乳腺癌组织中计数值范围为0~17.67,中位数为5.33;②MVD与VEGF及IL-8表达均呈现一定正相关性,rs值分别为0.361、0.359,P=0.000;③MVD与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状况、组织学分级相关(P<0.05);④MVD与乳腺癌预后有关(P=0.004);⑤MVD与ER、PR、肿瘤大小及病理类型无关(P>0.05)。结论:CD105标记MVD与影响乳腺癌患者预后的某些生物学因子及临床指标相关,MVD高表达,预后差,可作为判断乳腺癌预后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检测乳腺癌骨髓中hMAM mRNA表达,判断骨髓微转移状况,探讨其与生物学因子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RT—PCR法检测骨髓组织中hMAM mRNA表达;免疫组化SP法检测乳腺癌组织中ER、PR、Cath—D及VEGF的表达。结果:102例Ⅰ~Ⅲ期乳腺癌患者骨髓组织hMAM mRNA表达阳性率37.3%。ER、PR阴性及弱阳性的患者骨髓hMAM mRNA表达率高(P〈0.001,P〈0.05);骨髓hMAM mRNA表达随Cath—D、VEGF蛋白表达增强而呈增高趋势(P〈0.05,P〈0.05)。,乳腺癌患者骨髓hMAM阳性者易发生远处转移(P〈0.05)。结论:乳腺癌骨髓微转移与癌组织中某些生物学因子有一定相关性;骨髓hMAM阳性患者发生远处转移机会高,微转移检测可以作为判断乳腺癌预后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8.
本文应用免疫放射分析法对46例大肠癌患者进行血清糖类抗原CA-50测定,阳性率为 63.04%,均值为 29.57±77.60μ/ml。发现浸润型癌、粘液癌、高分化腺癌 CA—50值明显升高,并与肿瘤大小、侵犯深度、转移情况等呈正相关。提示CA-50值越高,临床病期越晚,手术切除肿瘤的可能性越小,预后亦差。术后定期复查CA-50,如持续不降或下降后又升高,说明肿瘤有复发或转移之可能。  相似文献   
9.
甲状腺癌临床上不甚常见 ,但其误诊率较高 ,这是因为有些早期癌肿的临床表现和良性腺瘤、甲状腺囊肿相似 ;有些多发性甲状腺腺瘤、甲状腺结节或桥本氏甲状腺炎的诸多结节中伴有乳头状癌病灶 ,一般不易发现。另外 ,在治疗过程中亦存在一些误区 ,如局部切除、活检式颈清扫等。本文重点讨论甲状腺癌术前正确诊断方法和治疗原则。1 诊  断1.1 临床诊断要点 :首先强调询问病史 ,了解发现结节的时间 ,近期生长的速度 ,有无症状 ,诸如疼痛与否、是否影响吞咽、发音有无变化以及全身有无症状 ;其次进行颈部检查时 ,必须全面仔细地触摸甲状腺 ,确…  相似文献   
10.
背景与目的:机体自身免疫功能与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密切的关系.自然杀伤(natural killer,NK)细胞在天然免疫和获得性免疫中均发挥重要作用.目前已发现多种NK细胞表面受体,根据功能可分为抑制性受体和活化性受体二大类.抑制性受体NKG2A和活化性受体NKG2D对NK细胞的杀瘤功能发挥着相反的调节作用,在发生肿瘤的情况下,二者是如何表达以及与肿瘤免疫逃逸的关系尚不明确.本研究旨在探讨乳腺癌与乳腺良性疾病患者外周血NK细胞表面受体NKG2A与NKG2D的平衡状态,分析宿主NK细胞受体与肿瘤免疫逃逸的关系.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对37例乳腺癌患者和30例乳腺良性疾病患者血样标本行NKG2A、NKG2D检测,同时检测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结果:乳腺癌患者与乳腺良性疾病患者相比,NKG2A明显上调,NKG2D表达降低;CD3+、CD4+、CD56+细胞百分比更低(p<0.05).在乳腺癌患者中,细胞免疫功能低下组及腋淋巴结转移数≥4枚组中,NKG2D表达更低(P<0.05).Ⅲ+Ⅳ期及C-erbB2高表达乳腺癌患者,NKG2A表达更高(P<0.05).NKG2A、NKG2D表达率在乳腺癌不同病理类型及组织学分级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周血NKG2A、NKG2D的测定对于了解肿瘤患者机体免疫功能的状态、估计病情及判断预后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