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8篇
基础医学   12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11篇
神经病学   4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54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4篇
肿瘤学   1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探讨鸟氨酸脱羧酶(ODC)基因表达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笔者利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测定20例乳腺癌组织及相应癌旁乳腺组织中ODCmRNA表达的相对水平,观察其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及与乳腺癌临床分期的关系。结果示乳腺癌组织中ODC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5),乳腺癌组织中ODC的相对水平与临床TNM分期呈正相关趋势(P<0.01)。提示ODC在乳腺癌组织中呈高表达,并与临床TNM分期呈正相关,说明其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大鼠脑组织单胺类递质及其代谢产物的检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 :研究大鼠脑组织中单胺类递质及其代谢产物的高效液相反相离子对色谱测定法。方法 :采用LiChrosorbC18,10 μm色谱柱 ,流动相为甲醇 :水 (4 0 :60 ) ,含 0 .0 2 8g LEDTANa2 ,0 .15g LSDS ,0 .2ml LH2 SO4(pH 2 .5~ 3 ) ,荧光检测波长 :λEX=2 85 ,λEM=3 3 3。结果 :对 87只大鼠脑组织中 4种单胺类递质及其代谢产物的含量进行了同时测定 ,高香草酸 (HVA) 2 .5 0~ 40 .0 μg ml、去甲肾上腺素 (NE) 0 .0 1~ 0 .5 0 μg ml、多巴胺 (DA)0 .0 5~ 1.0 0 μg ml、5 羟色胺 (5 HT) 0 .0 2 5~ 0 .5 0 μg ml,峰面积与其含量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结论 :该法操作简便、快速、准确 ,为组织中单胺类递质及其代谢产物检测的一种理想方法 ,并适用于临床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3.
收集正常的及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的前列腺组织,用细胞培养、同位素掺入法分别测定各例标本的组织液对Swiss3T3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BPH组织液促细胞增殖效应为正常前列腺的5倍。正常前列腺组织用硫酸铵分级沉淀、肝素亲和层析、NaCl浓度梯度洗脱(收集1.3~1.7mol部分),分离纯化人前列腺生长因子(hPGF)。经SDS-PAGE鉴定达电泳纯,分子量约为17000,纯化约800倍。所得的hPGF对Swiss3T3细胞的增殖刺激作用呈现浓度依赖性,BPH组织hPGF活性显著高于正常前列腺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鸟氨酸脱羧酶(ODC)基因表达与前列腺良性增生的关系,采用Northern印迹和RNA斑点杂交技术,测定分析了正常人(10例)和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病人(15例)前列腺组织中ODCmRNA的丰度。结果显示,良性增生前列腺组织中ODCmRNA丰度较正常前列腺组织显著升高。经密度扫描测定结果显示,Northern印迹分析中BPH前列腺组织中ODCmRNA丰度约为对照组的6~20倍,斑点杂交为5倍以上。提示ODC基因表达增强在良性前列腺增生症形成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RP-HPLC法测定六味地黄丸中没食子酸的含量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建立 RP-HPLC 法测定六味地黄丸中没食子酸含量的方法。方法:色谱柱:日本岛津 GL Sciences Inc.C_(18)(250mm×4.6mm,5μm),流动相:甲醇-0.1%醋酸水溶液(30∶70),流速:1mL·min~(-1),检测波长为273nm。结果:没食子酸在4-40μg·mL~(-1)范围内,峰面积积分值与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5);平均回收率为99.5%,RSD 为2.1%。结论:该法准确、快速、灵敏,重复性好。  相似文献   
6.
从人胎儿前列腺组织中分离培养了间质成纤维细胞,观察雄激素(DHT)、雌激素(E_2)及部分纯化的人前列腺生长因子(hPGF)对该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发现:(1)DHT及hPGF对体外培养的人前列腺间质成纤维细胞均具有明显的促增殖作用,但前者表现为延迟反应,后者为即时效应;(2)雌激素对该细胞无刺激增殖作用;(3)E_2与DHT联合应用对该细胞增殖刺激作用也无明显影响。实验结果提示:DHT对人前列腺间质成纤维细胞具有间接的刺激增殖作用,可能通过刺激前列腺细胞自分泌或旁分泌作用而调节前列腺生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抑癌基因p73、FHIT和PTEN与中老年人肺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抑癌基因p73、FHIT和PTEN蛋白在65例中老年人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并与癌旁组织和正常肺组织对比,同时结合肺癌的分期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肺癌组织中p73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肺组织和癌旁组织(P<0.05),而正常肺组织和癌旁组织中FHIT和PTEN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肺癌组织(P<0.05);Ⅰ期和Ⅱ期肺癌组织中p73、FHIT和PTEN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Ⅲ期和Ⅳ期(P<0.05);生存3年以上者肺癌组织中p73、FHIT和PTEN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生存3年以下者(P<0.05)。结论p73基因表达可能参与了调控肺癌的发生过程,其存在并未阻止肺癌的进展,在肺癌中可能没有担当起主要的抑癌基因;肺癌组织中存在着FHIT和PTEN基因蛋白表达的显著缺失,FHIT和PTEN基因可能参与了调控肺癌的发生过程,在肺癌发生、发展中二者可能担当着重要抑癌基因的作用。p73、FHIT和PTEN基因蛋白表达缺失在中老年人肺癌的发生、发展中可能存在着普遍意义,三者可作为判断肺癌生物学行为和患者预后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8.
泛素结合酶UbcH10(Ubiquitin—conjugating enzymes,UbcH10)又称周期蛋白选择性泛素载体蛋白E2-C,属于泛素结合酶E2家族的成员,是肿瘤相关的泛素结合酶。在泛素介导的蛋白质降解途径中,E2蛋白的作用将来自E1活化酶的泛素转至具有E3连接酶活性的特异的底物蛋白的赖氨酸残基,泛素化的靶蛋白被26s蛋白酶体识别而降解”0。该泛素蛋白酶体系统(ubiquifin—proteasome system,UP—S)对调控蛋白质的动态平衡起关键作用而且对调控细胞进展(不论正常细胞还是肿瘤细胞)起决定性作用。特异性干涉UP—S的某一环节已被认为是一种很有前途的创新性抗肿瘤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用2,4-二硝基苯肼比色法和琼脂糖凝胶电泳法分别测定大肠癌和癌旁组织的LDH活性及其同工酶谱。结果表明,大肠癌组织的LDH总活性为62.70±13.50U/g组织,LDH比活性为63.41±12.41U/mg蛋白,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构成比也明显改变,LDH5增高明显,LDH4+LDH5/LDH1+LDH2为3.6±1.4,明显高于癌旁组织。提示大肠癌组织的LDH同工酶谱明显向M型转移。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用于脑脊液(CSF)蛋白分离的双向电泳(2-DE)技术体系,寻找多发性硬化患者和对照组脑脊液蛋白质差异,从分子水平探讨多发性硬化患者脑脊液蛋白整体变化规律。方法:分别取对照组及多发性硬化患者的脑脊液,用三氯乙酸(TCA)沉淀蛋白质后,加入适量裂解液使蛋白质充分裂解,离心后取上清液上样。进行第1向等电聚焦(IEF)电泳和第2向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染色脱色后,分析所得蛋白质斑点。结果:对照组和多发性硬化患者脑脊液2-DE图谱上均可得到近200个蛋白质斑点,其中2个蛋白质在多发性硬化患者脑脊液中含量增加,4个蛋白质在多发性硬化患者脑脊液中含量减少,12个蛋白质斑点为多发性硬化患者脑脊液特有。结论:对照组和多发性硬化患者脑脊液的双向电泳图谱存在明显差别,这些发现可为研究多发性硬化疾病机制提供线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